華文網

學習他——對文物懷有敬畏之心

原標題: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

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2016年4月 習近平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央視網消息:中華文化發展繁榮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保護歷史文物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指出:“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3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和沙特國王薩勒曼共同參觀了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沙特出土文物展。對於文物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下面讓我們跟隨1號線上,一起瞭解總書記是如何身體力行推動保護文物工作的。

“我們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會愧對後人”

習近平同志非常重視文物保護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整改。上世紀80年代,時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正定縣隆興寺院西側,看到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撰寫的名碑“本命長生祝延碑”上沾滿泥土,缺乏保護,當即找到主管領導,並提出嚴肅批評。習近平同志說:“我們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會愧對後人。”

圖為習近平在上世紀80年代在河北省正定縣擔任縣委書記

“小心別碰到,砸了我得負責”

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在“燕薊神韻”“國際都會”“日下積勝”等展區,他在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前駐足,認真聽取介紹。習近平在參觀時強調:“搞歷史博物展覽,

為的是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啟迪後人。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在珍貴館藏文物展臺,習近平提醒忙著拍攝的記者們“小心別碰到,砸了我得負責”,幽默話語引來大家一陣笑聲。

圖為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

“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

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到陝西省西安市調研時就曾指出: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圖為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西安博物院

文物是文化的載體之一,對文物工作的重視體現了傳統文化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分量。我們每個人都要懷著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把保護文物和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繫在一起,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圖為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西安博物院

文物是文化的載體之一,對文物工作的重視體現了傳統文化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分量。我們每個人都要懷著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把保護文物和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繫在一起,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