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浦口區“危險駕駛類”矯正基地開課 各交通違法服刑人員接受培訓

龍虎網訊今天,浦口區“危險駕駛類”社區矯正實踐基地首次開課,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等服刑人員走進社區普法課堂。

為推進“交通秩序治理三年行動計畫”,落實危險駕駛罪後續警示跟蹤機制,交警九大隊、浦口區司法局共同將危險駕駛罪、交通肇事罪社區矯正人員納入“警示跟蹤機制”。今天,服刑人員參與路面不文明交通行為勸導工作後,又走進社區矯正實踐基地接受法制教育。

九大隊副大隊長袁軍介紹:“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因為交通肇事罪或者危險駕駛罪,

被法院判處刑罰的,在緩刑期內的矯正人員,我們對他們進行繼續再教育。希望通過‘再教育’讓他們做合格開車人。這屬於人文法制的範疇,我們將這些矯正人員納入這個範疇,主要目的是通過教育影響他,改變他的交通安全出行的觀念,從而讓這一個人影響他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去影響一群人,讓這一群人去影響更多的人,
從而提升城市交通文明形象。”在今天的法制講堂上,一名45歲的醉駕者向記者表示,他的一時疏忽,不僅釀成了交通事故,使他成為了全家的眾矢之的,也使他成為了拒絕酒駕的義務宣傳員。

方先生說:“當時我喝了一杯多白酒,還有一些啤酒。那天是2016年的7月1號晚上九點多,不是交警查酒駕查到我的,是我當時在鄭和北路高架行駛,當時下著雨,我撞了車。我還是中午喝的酒,

一直沒醒,正好交警在前面清理積水、疏導交通,看到發生事故了來撤除的時候,發現我一身酒味,就把我帶到414醫院去抽血。血檢是122.2。我下午還睡了四個小時,這個事故我覺得還是跟喝酒有很大關係。”

記者:以前有過喝酒開車的經歷嗎?

方先生:“有過,以前也有過的。這次判了一個半月,緩刑六個月,教訓太深刻、太嚴重了,對家人、自己都是。最起碼,出行不能開車了,要坐公交或者打車,

總是不方便。家裡也吵死了,老婆孩子都講我哎,小孩子17歲了,他什麼都懂,跟他媽媽一起,臉拉著,回家也不跟我講話。吃飯的時候,喝酒的時候還要來兩句。”

記者:五年之後,還準備再重新考駕駛證嗎?重新考取後還會再酒駕嗎?

方先生:“以後再也不會酒駕了,要不就不再考了,決心再考肯定不會再有這種情況發生了。”記者:從去年7月份被查到現在,一定也經歷過一些飯局,遇到開車前來的朋友,

會進行現身說法嗎?

方先生:“我首先第一句話就跟我朋友說,我就是你們的鏡子,你好好照一照,不能喝酒再開了。”

交警表示,社區矯正“危險駕駛類”服刑人員,就是要讓嫌疑人和犯罪分子主動的認罪、悔罪,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達到用反面案例警示交通參與者、進一步降低危險駕駛發案率,減少交通事故,保證公眾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全市交通文明形象。

九大隊副大隊長袁軍說:“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在緩刑期間再發生醉駕,終止緩刑,轉入實刑的服刑階段。”

九大隊副大隊長袁軍說:“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在緩刑期間再發生醉駕,終止緩刑,轉入實刑的服刑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