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兵團第七師2017年病蟲情報第三期

兵團第七師師部

目前蟲情動態和防治工作建議

一、氣象因素和物候分析

根據5月中下旬氣溫偏高,降水量略偏少等氣象因素分析,氣象條件利於各種蟲害種群的繁殖和發生,特別是棉葉蟎、棉薊馬、棉盲蝽和棉鈴蟲蟲口的增殖或羽化,防治失控極可能偏重發生。

近期根據團場物候觀測,沙棗花5月15日初花較去年偏晚5~7天。

二、主要蟲情發生動態

1.棉鈴蟲

據各團5月以來監測,5月5~7日各團相繼誘到越冬代棉鈴蟲成蟲,羽化始見期基本接近於去年同期,

今年越冬代棉鈴蟲成蟲羽化出現羽化集中、雌成蟲較多的現象。目前正值羽化盛期,預計5月下旬將進入羽化高峰期。產卵盛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一代棉鈴蟲田間危害期為6月上中旬,加工番茄田棉鈴蟲預計中等發生。

自製棉鈴蟲誘捕器

2.棉葉蟎

據各團植保站4月下旬和5月初田邊寄主雜草上調查,有蟎株率在3~70%,百株蟲口3~200頭,蟲口量普遍偏重於去年同期;棉田始見期為5月10日前後,棉田發生期普遍較去年偏晚5~10天。由於5月份我區風頻陣性天氣多,有利於棉葉蟎種群的積累和傳播蔓延。

早期葉蟎危害

葉蟎中心株

3.棉薊馬

截止5月12日全師統計,棉薊馬發生面積為21.5萬畝,防治面積36.4萬畝,發生和防治面積分別偏高於去年同期。據各團4月底至5月上旬田內外寄主上調查,田外雜草上發生普遍偏晚於去年,蟲口數量較小;棉田棉薊馬普遍發生始期為5月上旬,

從各團植保站上報情況來看,調查點棉田棉薊馬有蟲株率在1~10%,百株蟲口1~12頭。5月上中旬受大風、風頻和高溫天氣的影響,棉薊馬種群數量波動較大,棉薊馬5月中旬為危害盛期,在棉田中等發生。

4.棉盲蝽

據各團5月上中旬苜蓿和小麥田網捕調查,百網蟲口密度為6~50頭(成蟲和若蟲)。據130團近期在苜蓿地調查,百網捕獲19.8頭,較上年同期減少2.2頭。另據125團植保站5月6日在苜蓿地百網牧草盲蝽22頭髮生量接近去年同期,

目前棉盲蝽已開始遷入棉田危害,5月11日在棉田調查,百株盲蝽2頭。由於近期的溫濕度條件非常適合棉盲蝽的發生,棉田發生將進一步加重。發生程度較去年有偏重發生的趨勢。

5.地老虎

4月30日至5月初各團蟲情測報燈相繼誘到越冬代地老虎成蟲,發生期普遍接近于歷年和去年。目前成蟲進入羽化高峰期,田間始見產卵期為5月10日前後。根據物候觀測及氣象因素分析,預測: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一代地老虎在田間危害期,輕發生,發生面積和危害程度和去年相當。

地老虎

6.小麥白粉病

由於近期多風並伴有陣型小雨天氣,利於白粉病擴散蔓延,主要集中在奎冬5號,目前發病株率為0~10%,以點片發生為主。據130團近期調查,小麥白粉發病率平均為13.6%,最高可達64.7%,病葉平均嚴重度可達1%。由於近期高溫天氣的影響,預計5月中下旬部分密度大、濕度大的小麥田會進一步擴散蔓延,並有危害加重的趨勢。

7.春尺蠖和楊夢尼夜蛾

根據各團5月以來林區調查,春尺蠖危害高峰期為5月初,發生程度偏重於去年,其中127團調查發生量較去年偏多1.2倍;130團調查平均蟲口密度為0.67頭/50釐米標準枝,最高可達5.6頭/50釐米標準枝。目前春尺蠖多處於3至5齡幼蟲發生期。今年春尺蠖發生呈現出發生偏晚,發生期集中,危害重,與楊夢尼夜蛾同步發生危害的特點。由於各團4月底至5月上旬集中殲滅防控,大部分林區春尺蠖危害得到有效控制。預計,5月中旬末開始入土化蛹。

8.天敵:據各團5月10日前後田邊雜草和苜蓿田網捕調查,天敵數量較去年同期略偏多。隨著天敵食源的不斷的增加,溫濕度適宜,天敵量將會繼續增長。

誘捕器誘集棉鈴蟲

三、下階段植保工作建議

當前是農作物病蟲害點片發生和擴散蔓延期,也是實施綠色防控措施的最佳時期。各單位必須加強領導,強化田間調查,按照“防早、控少、治小”的原則,狠抓越冬代棉鈴蟲、棉葉蟎、棉蚜和棉盲蝽的防治,將病蟲危害防治在田外,控制在點片。全力協調和督促各項植保措施落實,為全年病蟲害防控降基數降成本奠定基礎。

(一)充分利用性誘和光誘技術,狠抓全面積越冬代棉鈴蟲誘殺工作。根據2017年景棉鈴蟲預測偏重發生的態勢,在棉鈴蟲防治上,不能將棉鈴蟲防治寄託在集中用藥上,高度重視全面積越冬代棉鈴蟲誘殺工作,充分利用殺蟲燈和性誘籠等綠色防控手段集中誘蛾,切實壓低蟲口和減輕防控壓力。

1.性誘劑誘殺:棉鈴蟲性誘劑具有誘殺越冬代棉鈴蟲峰值高、誘殺準確的優點,按照綠色防控的要求,各團要認真利用其優點,合理和規範的使用性誘芯,自製誘捕器,按照師發《關於全面積誘殺棉鈴蟲的緊急通知》要求,統一擺放棉鈴蟲性誘籠,嚴格擺放品質,確保全程全面積誘殺效果。性誘籠擺放要成線,間距和高度一致。

2.燈光誘殺:利用頻振式殺蟲燈開燈誘蛾收蟲。殺蟲燈具有誘殺量大,誘殺成蛾較多等特點,對於現有的頻振式殺蟲燈的要做好檢修、懸掛和開啟工作,各單位在使用頻振殺蟲燈時,一定要按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要有收蟲袋,確保安全、有效的誘蛾效果。

(二)狠抓棉葉蟎和棉蚜的點片控制。做好黃板誘蚜,按照“圍株打點、圍點打圈、圍圈打片”的治理原則,科學用藥,降低田間發生量,延緩蔓延,確保不連片發生。

1.對於棉葉蟎,加強田內、田外調查,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將蟲源基數控制到最低程度。對於棉花、玉米和甜菜田內的葉蟎,要做到早調查、早發現、早防治。調查到有棉葉蟎的棉苗要及時插明標記,以防治中心株為主。

2.做好早期棉蚜蟲監測和防治工作。團場測報站要有黃板監測點,各連隊要有沿路擺放的監測黃板。監測到棉蚜遷飛時,在棉田內密擺黃板,以減少和推遲棉蚜危害。對於早期的棉蚜中心株或小點發生的棉田,要及時插明標記,做到點片控制。

(三)高度重視棉盲蝽的監測和防治工作。棉花4片真葉前把棉盲蝽防控于田外雜草上,4~6片真葉期集中防控棉盲蝽若蟲于田內。選用啶蟲脒和阿維菌素混配,傍晚時施藥,堅決做好聯防聯控,減少棉葉的破葉,將棉蕾被害率控制在1%以下。農藥防治時嚴禁使用硫丹類、氧化樂果、菊酯類、丁硫克百威和滅多威等氨基甲酸酯類農藥。

(四)繼續做好糖漿瓶誘殺地老虎工作。擺放必須堅持白天加蓋、收蛾和補漿工作,擺放整齊一條線、高度一致、間距一致。擺放至沙棗花盛末止。

(五)加強加工番茄田病蟲害調查和防治工作。對於番茄疫黴病發生,防控首先要加強中耕,培根護莖,促進次生根下紮,其次是施藥防治。

(六)認真做好甜菜和小麥病蟲害的調查和防控工作。特別是白粉病、銹病、象甲和三點斑葉蟬監測和防控工作,合理選藥,準確施藥,及時防控達標田塊。

(七)繼續堅持植保例會和定期彙報制度。各團場堅持植保周例會,及時召開階段性蟲情現場會和分析會,嚴防病蟲害發生為害,從即日起,每週五12點前定時向師上報蟲情動態和防治進度情況。

(八)加強農藥市場的監管和安全使用農藥。一是嚴格管控綠色防控產品和農藥採購,確保防控效果。二是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嚴禁使用有機磷、硫丹類、三氯殺蟎醇等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污染環境的農藥。三是做好除草劑使用效果調查,及時集中處置農資廢棄包裝物。四是加強農藥市場的抽查和追溯工作,杜絕農藥的藥害和安全事故的隱患發生。

兵團植保,作者:王忠華)

根據物候觀測及氣象因素分析,預測: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一代地老虎在田間危害期,輕發生,發生面積和危害程度和去年相當。

地老虎

6.小麥白粉病

由於近期多風並伴有陣型小雨天氣,利於白粉病擴散蔓延,主要集中在奎冬5號,目前發病株率為0~10%,以點片發生為主。據130團近期調查,小麥白粉發病率平均為13.6%,最高可達64.7%,病葉平均嚴重度可達1%。由於近期高溫天氣的影響,預計5月中下旬部分密度大、濕度大的小麥田會進一步擴散蔓延,並有危害加重的趨勢。

7.春尺蠖和楊夢尼夜蛾

根據各團5月以來林區調查,春尺蠖危害高峰期為5月初,發生程度偏重於去年,其中127團調查發生量較去年偏多1.2倍;130團調查平均蟲口密度為0.67頭/50釐米標準枝,最高可達5.6頭/50釐米標準枝。目前春尺蠖多處於3至5齡幼蟲發生期。今年春尺蠖發生呈現出發生偏晚,發生期集中,危害重,與楊夢尼夜蛾同步發生危害的特點。由於各團4月底至5月上旬集中殲滅防控,大部分林區春尺蠖危害得到有效控制。預計,5月中旬末開始入土化蛹。

8.天敵:據各團5月10日前後田邊雜草和苜蓿田網捕調查,天敵數量較去年同期略偏多。隨著天敵食源的不斷的增加,溫濕度適宜,天敵量將會繼續增長。

誘捕器誘集棉鈴蟲

三、下階段植保工作建議

當前是農作物病蟲害點片發生和擴散蔓延期,也是實施綠色防控措施的最佳時期。各單位必須加強領導,強化田間調查,按照“防早、控少、治小”的原則,狠抓越冬代棉鈴蟲、棉葉蟎、棉蚜和棉盲蝽的防治,將病蟲危害防治在田外,控制在點片。全力協調和督促各項植保措施落實,為全年病蟲害防控降基數降成本奠定基礎。

(一)充分利用性誘和光誘技術,狠抓全面積越冬代棉鈴蟲誘殺工作。根據2017年景棉鈴蟲預測偏重發生的態勢,在棉鈴蟲防治上,不能將棉鈴蟲防治寄託在集中用藥上,高度重視全面積越冬代棉鈴蟲誘殺工作,充分利用殺蟲燈和性誘籠等綠色防控手段集中誘蛾,切實壓低蟲口和減輕防控壓力。

1.性誘劑誘殺:棉鈴蟲性誘劑具有誘殺越冬代棉鈴蟲峰值高、誘殺準確的優點,按照綠色防控的要求,各團要認真利用其優點,合理和規範的使用性誘芯,自製誘捕器,按照師發《關於全面積誘殺棉鈴蟲的緊急通知》要求,統一擺放棉鈴蟲性誘籠,嚴格擺放品質,確保全程全面積誘殺效果。性誘籠擺放要成線,間距和高度一致。

2.燈光誘殺:利用頻振式殺蟲燈開燈誘蛾收蟲。殺蟲燈具有誘殺量大,誘殺成蛾較多等特點,對於現有的頻振式殺蟲燈的要做好檢修、懸掛和開啟工作,各單位在使用頻振殺蟲燈時,一定要按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要有收蟲袋,確保安全、有效的誘蛾效果。

(二)狠抓棉葉蟎和棉蚜的點片控制。做好黃板誘蚜,按照“圍株打點、圍點打圈、圍圈打片”的治理原則,科學用藥,降低田間發生量,延緩蔓延,確保不連片發生。

1.對於棉葉蟎,加強田內、田外調查,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將蟲源基數控制到最低程度。對於棉花、玉米和甜菜田內的葉蟎,要做到早調查、早發現、早防治。調查到有棉葉蟎的棉苗要及時插明標記,以防治中心株為主。

2.做好早期棉蚜蟲監測和防治工作。團場測報站要有黃板監測點,各連隊要有沿路擺放的監測黃板。監測到棉蚜遷飛時,在棉田內密擺黃板,以減少和推遲棉蚜危害。對於早期的棉蚜中心株或小點發生的棉田,要及時插明標記,做到點片控制。

(三)高度重視棉盲蝽的監測和防治工作。棉花4片真葉前把棉盲蝽防控于田外雜草上,4~6片真葉期集中防控棉盲蝽若蟲于田內。選用啶蟲脒和阿維菌素混配,傍晚時施藥,堅決做好聯防聯控,減少棉葉的破葉,將棉蕾被害率控制在1%以下。農藥防治時嚴禁使用硫丹類、氧化樂果、菊酯類、丁硫克百威和滅多威等氨基甲酸酯類農藥。

(四)繼續做好糖漿瓶誘殺地老虎工作。擺放必須堅持白天加蓋、收蛾和補漿工作,擺放整齊一條線、高度一致、間距一致。擺放至沙棗花盛末止。

(五)加強加工番茄田病蟲害調查和防治工作。對於番茄疫黴病發生,防控首先要加強中耕,培根護莖,促進次生根下紮,其次是施藥防治。

(六)認真做好甜菜和小麥病蟲害的調查和防控工作。特別是白粉病、銹病、象甲和三點斑葉蟬監測和防控工作,合理選藥,準確施藥,及時防控達標田塊。

(七)繼續堅持植保例會和定期彙報制度。各團場堅持植保周例會,及時召開階段性蟲情現場會和分析會,嚴防病蟲害發生為害,從即日起,每週五12點前定時向師上報蟲情動態和防治進度情況。

(八)加強農藥市場的監管和安全使用農藥。一是嚴格管控綠色防控產品和農藥採購,確保防控效果。二是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嚴禁使用有機磷、硫丹類、三氯殺蟎醇等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污染環境的農藥。三是做好除草劑使用效果調查,及時集中處置農資廢棄包裝物。四是加強農藥市場的抽查和追溯工作,杜絕農藥的藥害和安全事故的隱患發生。

兵團植保,作者:王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