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母親節原創:《當你老了》,葉芝一生絕望的愛情

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

葉芝 (袁可嘉譯)

當你老了,頭白了,

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淒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當你老了》手稿及葉芝和茅德·岡

現在是母親節了,寫給母親的文章肯定不少。想了很久,突然想起威廉·巴特勒·葉芝這首著名的詩《當你老了》。每次看到這首詩,母親蒼白稀少的頭髮和滿臉的褶皺就會浮現在眼前。

但我不想庸俗的說些感恩的話,或者買些禮物。感恩的話每天都可以說,

禮物每天都可以買。

其實更想談一場愛情,準確地說是葉芝一個人一生的愛情,因為葉芝從23歲認識他心目中的女神——茅德·岡開始,一直到74歲去世,五十多年的執著依舊只是單相思,或者是一場妄想症。

但沒有茅德·岡,就沒有葉芝大量經典的詩,他的一生,也將註定是平談無奇,就像茅德·岡說的:“我只是把他還給了世界”。

還想說一句:人都會老,趁著有人愛,趕緊愛吧。

像葉芝這樣癡情,茅德·岡如此無情的人,世間少有。實際上,茅德·岡的婚姻沒有一場是幸福的。

年輕的葉芝和茅德·岡

1、墜入愛河

1865年,葉芝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1882年17歲時,寫出最早的詩。1885年20歲開始發表詩歌,1986年放棄美術,專注寫作。188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漫遊的奧辛和其他的詩》並出名,

也是這一年,24的葉芝遇到了足以改變他一生的女人,23歲的女演員茅德·岡。

茅德·岡不僅美貌非凡,苗條動人,而且投身於愛爾蘭民族獨立的運動中,並且成為領導人之一。因此,葉芝覺得茅德·岡高貴、神秘,如同女神一樣環繞著他。

高傲的威廉·巴特勒·葉芝第一次見到茅德·岡時,目光都不敢直視,他低下頭顱,心道:“從現在開始,我的麻煩來了。”

葉芝所說的麻煩就是愛情,

其實當時葉芝已經很有名,因此當23歲的茅德·岡知道他就是葉芝時,也表現出了超長的興奮。

但葉芝覺得自己不夠成熟和缺乏成就,他覺得茅德·岡太光彩奪目了,以至於不敢向她表白,只是默默承受的愛的煎熬。在一首詩中,葉芝這樣描寫第一次見到茅德·岡的情形:

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

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

年輕茅德·岡

2、求愛遭拒

茅德·岡對葉芝的才華是認可的,1891年7月,茅德·岡給葉芝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兩年前的偶遇,註定是我一生的幸運。若沒了你的詩歌,我難以想像,這個世界將會怎樣?”

葉芝捧著信箋,明顯感覺到了紙背透過來的灼熱。他以為這是茅德·岡在向他暗示。葉芝使勁嗅著信箋上的味道,仿佛上面留存著茅德·岡的體溫和馨香。葉芝興沖沖地找到茅德·岡家,虔誠地說:“你就是我的女神,嫁給我吧!”

茅德·岡被葉芝的舉動嚇住了,片刻才回過神來,驚訝地說:“天啊,你這是做什麼?”

葉芝以為這是女人專有的小害羞,急忙解釋說:“信我看過了,我早就愛上你了,既然你也喜歡,那麼,請嫁給我吧。”

茅德·岡搖搖頭說:“我只是對你的詩充滿興趣,喜歡的是你的詩,不是你想像的愛情,威廉先生,我們只是朋友。”

葉芝聽了差點暈過去,要知道,葉芝在當時,也算是文壇上的名人了,但卻遭受茅德·岡的如此奚落。

深深陷入愛情的葉芝天真的認為,茅德·岡的拒絕也許是一個小女孩的害羞之舉,因為茅德·岡並沒有將他掃地出門,而是依舊熱情地招待他。他覺得不是愛情還沒有來到,只是還沒到瓜熟蒂落時。

1892年、1893年、1901年,葉芝又先後三次正式向茅德·岡求婚。但是,每一次都依舊遭到了茅德·岡的拒絕。

儘管屢遭拒絕,葉芝的心也極度痛苦,難以排解的苦悶讓他寫下大量詩歌。1892年遭拒後,他寫出第一本劇本《胡裡痕的凱薩琳》,原型就是茅德·岡,這個劇本1899年在都柏林阿比劇場初次上演時,由茅德·岡扮演主角。

1893年遭拒後,他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詩《當你老了》。當時茅德·岡依舊美貌如初,風韻迷人,但詩人偏要穿越時光隧道,想到紅顏少女的垂暮之年,想像她白髮蒼蒼、身軀佝僂的樣子。

年輕的葉芝

3、茅德·岡婚姻災難

茅德·岡始終拒絕著葉芝,在她的眼裡,葉芝不過是個纖細敏感、有些才氣像個女人一樣的布爾喬亞文人。葉芝的性格與茅德·岡不拘小節,敢於向世俗挑戰,經常在革命中洗禮自己的性格完全格格不入。

茅德·岡是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愛爾蘭自治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之—,更是愛爾蘭名冠一時的美人,她出生於上流社會,父親是駐愛爾蘭英軍上校,給她留下的大量遺產。

在這樣的環境下,茅德·岡所做的一切都出乎別人的預料。茅德·岡19歲時,就和法國右翼政客呂西安同居了,並且生下一個兒子,但這個私生子在兩歲的時候就夭折了。後來又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孩就是後來葉芝向她求婚的伊莎貝爾。

試想,葉芝24歲時遇到23歲的茅德·岡,而茅德·岡19歲就已經和人同居並且生有私生子,葉芝的求婚怎麼會成功呢?

實際上,伊莎貝爾不是茅德·岡和呂西安的女兒,而是茅德·岡和呂西安的兒子所生。由於第一個兒子夭折,為了讓兒子復活,茅德·岡和呂西安的兒子在墓地交☆禁☆合,生下伊莎貝爾。

茅德·岡把這些全部告訴了葉芝,葉芝如遭雷擊,他從心底鄙視茅德·岡,可他又全心全意愛著茅德·岡。很快,葉芝選擇“原諒”,並繼續向她求婚。只是結果依舊是被拒絕。

真正給葉芝以打擊的,是1903年的春天。那一年,37歲的茅德·岡嫁給了愛爾蘭民族運動政治家約翰·麥克布萊德。消息傳來,葉芝幾乎暈倒在地,覺得受到了侮辱。因為在葉芝看來,麥克布萊德是一個“粗鄙的好虛榮的酒鬼”,粗野下流,性情暴虐,其貌不揚,而且喜歡追蜂逐蝶。

果然,茅德·岡婚後並不幸福,經常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沒多久就婚變。1916年,夫婦兩人同時參加復活節起義,但起義失敗了,約翰·麥克布萊德被處以極刑,茅德·岡被判入獄六個月。

1916年愛爾蘭復活節起義

4、矢志不渝

1917年,茅德·岡出獄後,葉芝前往法國,再度誠摯地向她求婚。當然,一如從前,茅德·岡還是拒絕了他,並且態度極其堅決。

沒人理解,葉芝愛慕茅德·岡的那顆心,是如何的忠貞不渝。在別人看來,葉芝對茅德·岡已愛得走火入魔,完全失去了理性。但又能如何?葉芝就是這麼傻。張愛玲說過:“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誰也沒想到,葉芝受到拒絕後,再次做出一件驚世駭俗的舉動,轉身向伊莎貝爾求婚。葉芝也許是想娶到伊莎貝爾後,可以長久陪伴在茅德·岡的身邊,儘管他需要稱呼茅德·岡為“媽媽”,但這不妨礙葉芝的愛情。

結果可想而知,無論是茅德·岡,還是伊莎貝爾本人,都堅決反對葉芝的求婚。

她們覺得葉芝瘋了。

葉芝和茅德·岡唯一合影照

5、念念不忘

葉芝仿佛真的累了,被無望的愛情折磨了大半生後,葉芝在52歲的時候,迎娶了一直仰慕他的喬治·海德·利斯,葉芝在這個聰慧溫柔的年輕女性身上得到世外桃源一樣的溫存和安慰。

這一年葉芝寫下了他的名詩《茵納斯弗島》。

我就要動身走了,去茵納斯弗島

搭起一個小屋子,築起泥笆房

支起九行雲豆架,一排蜜蜂巢

獨個兒住著,蔭陰下聽蜂群歌唱

我就會得到安寧,它徐徐下降,

從朝霧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

結婚後的葉芝似乎有了好運,寫出的詩越來越好,也不僅僅局限於愛情。1920年,葉芝和妻子美國之行,並且寫出了他一生中最不朽的作品之一《幻象》。很多人說看不懂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具有神秘主義思維體系,那是因為沒人瞭解葉芝,也讀不懂葉芝。

1923年,葉芝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是:“由於他那永遠充滿靈感的詩,它們透過高度的藝術形式展現了整個民族的精神”。似乎和他的愛情詩沒有太大關係。

也許在這個世界,沒有人會像葉芝這樣,一生中追求著一個女孩,也沒有人像茅德·岡那樣,始終如一的拒絕。

如此的愛情為什麼終究走不到一起?

茅德·岡71歲那年,在接受世界著名的攝影家約翰·菲力浦斯訪問時,曾這樣提起她的這位一生忠誠的仰慕者:“葉芝希望戲劇為藝術而藝術,而我要讓戲劇成為宣傳的。……他是女子氣十足的男人,我拒絕了他。”

不用再解釋了,葉芝和茅德·岡本來就是兩根平行線,永遠不會交叉。對萊德·岡來說,她是個戰士,她缺乏耐心來面對葉芝纖秀的激情,她筆直地向前衝鋒而去了。

這是葉芝一生悲劇的注腳,也是許多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即將發生的人類的情感悲劇緣由吧。

年老的葉芝和茅德·岡

6、墓誌銘

1938年,葉芝在寫下最著名的《在本·布林本山下》後,已經73歲高齡。他仍在幻想,他還給毛德·岡寫了一封信,約她出來喝茶,這是保存至今的葉芝寫給毛德·崗的最後一封信,信的全文如下:

“我親愛的毛德,我想請你和你的朋友來我這兒喝茶,星期五下午四點半,四點或稍晚些會有車去接你們的。我一直想見你,但——”

破折號後沒有說出的是百般的無奈、愛的苦澀和克制著的一往情深,只是,萊德·岡仍然無情的拒絕了。

五個月後,1939年1月28日,葉芝,這位偉大的詩人因肺出血突然惡化而去世。葉芝被葬於法國,在他的葬禮上,萊德·岡沒有出現,她連最後的機會都沒給葉芝留下。

1948年,葉芝的屍體運回愛爾蘭,葬於本·布林本山下。葉芝的墓誌銘是他生前最後一首詩《在本·布林本山下》的最後一段:

投出冷眼

看生、看死

騎士,策馬向前。

這是葉芝最後的留言,從墓誌銘上看,在葉芝死前,他的性格漸漸向萊德·岡靠攏了。

葉芝墓碑

年輕茅德·岡

2、求愛遭拒

茅德·岡對葉芝的才華是認可的,1891年7月,茅德·岡給葉芝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兩年前的偶遇,註定是我一生的幸運。若沒了你的詩歌,我難以想像,這個世界將會怎樣?”

葉芝捧著信箋,明顯感覺到了紙背透過來的灼熱。他以為這是茅德·岡在向他暗示。葉芝使勁嗅著信箋上的味道,仿佛上面留存著茅德·岡的體溫和馨香。葉芝興沖沖地找到茅德·岡家,虔誠地說:“你就是我的女神,嫁給我吧!”

茅德·岡被葉芝的舉動嚇住了,片刻才回過神來,驚訝地說:“天啊,你這是做什麼?”

葉芝以為這是女人專有的小害羞,急忙解釋說:“信我看過了,我早就愛上你了,既然你也喜歡,那麼,請嫁給我吧。”

茅德·岡搖搖頭說:“我只是對你的詩充滿興趣,喜歡的是你的詩,不是你想像的愛情,威廉先生,我們只是朋友。”

葉芝聽了差點暈過去,要知道,葉芝在當時,也算是文壇上的名人了,但卻遭受茅德·岡的如此奚落。

深深陷入愛情的葉芝天真的認為,茅德·岡的拒絕也許是一個小女孩的害羞之舉,因為茅德·岡並沒有將他掃地出門,而是依舊熱情地招待他。他覺得不是愛情還沒有來到,只是還沒到瓜熟蒂落時。

1892年、1893年、1901年,葉芝又先後三次正式向茅德·岡求婚。但是,每一次都依舊遭到了茅德·岡的拒絕。

儘管屢遭拒絕,葉芝的心也極度痛苦,難以排解的苦悶讓他寫下大量詩歌。1892年遭拒後,他寫出第一本劇本《胡裡痕的凱薩琳》,原型就是茅德·岡,這個劇本1899年在都柏林阿比劇場初次上演時,由茅德·岡扮演主角。

1893年遭拒後,他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詩《當你老了》。當時茅德·岡依舊美貌如初,風韻迷人,但詩人偏要穿越時光隧道,想到紅顏少女的垂暮之年,想像她白髮蒼蒼、身軀佝僂的樣子。

年輕的葉芝

3、茅德·岡婚姻災難

茅德·岡始終拒絕著葉芝,在她的眼裡,葉芝不過是個纖細敏感、有些才氣像個女人一樣的布爾喬亞文人。葉芝的性格與茅德·岡不拘小節,敢於向世俗挑戰,經常在革命中洗禮自己的性格完全格格不入。

茅德·岡是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愛爾蘭自治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之—,更是愛爾蘭名冠一時的美人,她出生於上流社會,父親是駐愛爾蘭英軍上校,給她留下的大量遺產。

在這樣的環境下,茅德·岡所做的一切都出乎別人的預料。茅德·岡19歲時,就和法國右翼政客呂西安同居了,並且生下一個兒子,但這個私生子在兩歲的時候就夭折了。後來又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孩就是後來葉芝向她求婚的伊莎貝爾。

試想,葉芝24歲時遇到23歲的茅德·岡,而茅德·岡19歲就已經和人同居並且生有私生子,葉芝的求婚怎麼會成功呢?

實際上,伊莎貝爾不是茅德·岡和呂西安的女兒,而是茅德·岡和呂西安的兒子所生。由於第一個兒子夭折,為了讓兒子復活,茅德·岡和呂西安的兒子在墓地交☆禁☆合,生下伊莎貝爾。

茅德·岡把這些全部告訴了葉芝,葉芝如遭雷擊,他從心底鄙視茅德·岡,可他又全心全意愛著茅德·岡。很快,葉芝選擇“原諒”,並繼續向她求婚。只是結果依舊是被拒絕。

真正給葉芝以打擊的,是1903年的春天。那一年,37歲的茅德·岡嫁給了愛爾蘭民族運動政治家約翰·麥克布萊德。消息傳來,葉芝幾乎暈倒在地,覺得受到了侮辱。因為在葉芝看來,麥克布萊德是一個“粗鄙的好虛榮的酒鬼”,粗野下流,性情暴虐,其貌不揚,而且喜歡追蜂逐蝶。

果然,茅德·岡婚後並不幸福,經常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沒多久就婚變。1916年,夫婦兩人同時參加復活節起義,但起義失敗了,約翰·麥克布萊德被處以極刑,茅德·岡被判入獄六個月。

1916年愛爾蘭復活節起義

4、矢志不渝

1917年,茅德·岡出獄後,葉芝前往法國,再度誠摯地向她求婚。當然,一如從前,茅德·岡還是拒絕了他,並且態度極其堅決。

沒人理解,葉芝愛慕茅德·岡的那顆心,是如何的忠貞不渝。在別人看來,葉芝對茅德·岡已愛得走火入魔,完全失去了理性。但又能如何?葉芝就是這麼傻。張愛玲說過:“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誰也沒想到,葉芝受到拒絕後,再次做出一件驚世駭俗的舉動,轉身向伊莎貝爾求婚。葉芝也許是想娶到伊莎貝爾後,可以長久陪伴在茅德·岡的身邊,儘管他需要稱呼茅德·岡為“媽媽”,但這不妨礙葉芝的愛情。

結果可想而知,無論是茅德·岡,還是伊莎貝爾本人,都堅決反對葉芝的求婚。

她們覺得葉芝瘋了。

葉芝和茅德·岡唯一合影照

5、念念不忘

葉芝仿佛真的累了,被無望的愛情折磨了大半生後,葉芝在52歲的時候,迎娶了一直仰慕他的喬治·海德·利斯,葉芝在這個聰慧溫柔的年輕女性身上得到世外桃源一樣的溫存和安慰。

這一年葉芝寫下了他的名詩《茵納斯弗島》。

我就要動身走了,去茵納斯弗島

搭起一個小屋子,築起泥笆房

支起九行雲豆架,一排蜜蜂巢

獨個兒住著,蔭陰下聽蜂群歌唱

我就會得到安寧,它徐徐下降,

從朝霧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

結婚後的葉芝似乎有了好運,寫出的詩越來越好,也不僅僅局限於愛情。1920年,葉芝和妻子美國之行,並且寫出了他一生中最不朽的作品之一《幻象》。很多人說看不懂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具有神秘主義思維體系,那是因為沒人瞭解葉芝,也讀不懂葉芝。

1923年,葉芝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是:“由於他那永遠充滿靈感的詩,它們透過高度的藝術形式展現了整個民族的精神”。似乎和他的愛情詩沒有太大關係。

也許在這個世界,沒有人會像葉芝這樣,一生中追求著一個女孩,也沒有人像茅德·岡那樣,始終如一的拒絕。

如此的愛情為什麼終究走不到一起?

茅德·岡71歲那年,在接受世界著名的攝影家約翰·菲力浦斯訪問時,曾這樣提起她的這位一生忠誠的仰慕者:“葉芝希望戲劇為藝術而藝術,而我要讓戲劇成為宣傳的。……他是女子氣十足的男人,我拒絕了他。”

不用再解釋了,葉芝和茅德·岡本來就是兩根平行線,永遠不會交叉。對萊德·岡來說,她是個戰士,她缺乏耐心來面對葉芝纖秀的激情,她筆直地向前衝鋒而去了。

這是葉芝一生悲劇的注腳,也是許多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即將發生的人類的情感悲劇緣由吧。

年老的葉芝和茅德·岡

6、墓誌銘

1938年,葉芝在寫下最著名的《在本·布林本山下》後,已經73歲高齡。他仍在幻想,他還給毛德·岡寫了一封信,約她出來喝茶,這是保存至今的葉芝寫給毛德·崗的最後一封信,信的全文如下:

“我親愛的毛德,我想請你和你的朋友來我這兒喝茶,星期五下午四點半,四點或稍晚些會有車去接你們的。我一直想見你,但——”

破折號後沒有說出的是百般的無奈、愛的苦澀和克制著的一往情深,只是,萊德·岡仍然無情的拒絕了。

五個月後,1939年1月28日,葉芝,這位偉大的詩人因肺出血突然惡化而去世。葉芝被葬於法國,在他的葬禮上,萊德·岡沒有出現,她連最後的機會都沒給葉芝留下。

1948年,葉芝的屍體運回愛爾蘭,葬於本·布林本山下。葉芝的墓誌銘是他生前最後一首詩《在本·布林本山下》的最後一段:

投出冷眼

看生、看死

騎士,策馬向前。

這是葉芝最後的留言,從墓誌銘上看,在葉芝死前,他的性格漸漸向萊德·岡靠攏了。

葉芝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