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信陽光山——歷經4000年,紅色文化聖地,中國智慧之城

光山縣 河南省信陽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北臨淮河,南依大別山,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面積1831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7個鎮、10個鄉,人口58.5萬。

光山縣周為弦子封國,故稱"弦"。春秋屬楚;秦代轄於九江郡;王莽時廢國立縣,境內設光城、茹由、東安三縣;隋文帝開皇18年(西元589年)更光城為光山,始為光山縣。此後一直是豫南的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重地,有文字可考的歷史4000餘年。

光山歷史悠久。周為弦子封國,故稱"弦";春秋為弦國地,戰國屬楚;秦代轄於九江郡;西漢置西陽縣;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光城縣,

同年並置樂安縣;

光山縣位於河南省的東南部,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地處鄂、豫、皖三省的連接地帶,中心座標:32°00′0″N,114°54′0″E。縣境東臨潢川和商城,西連羅山、南接新縣、北與息縣相望。東距合肥227公里、南離武漢220公里、北至鄭州430公里、西抵西安696公里。

光山縣主要旅遊景點有:白雀園革命舊址、鄧穎超祖居、光山北向店戰鬥舊址、光山中國茶具博物館、花山寨會議舊址、淨居寺名勝風景區、劉伯承脫險紀念地、龍山湖風景區、潑河湖風景區、司馬光故居、 萬海峰舊居 王大灣會議會址、 五嶽湖風景區、永濟橋、尤太忠舊居、紫水塔。

光山皮影戲因其濃郁的本地特色,接近湖廣語系,唱腔、道白亦成一格,被稱之為西路皮影。光山皮影以水牛皮為原料,經製作加工後,呈透明狀,彩繪各種人物、動物圖像,由操縱杆操縱。

表演時,利用燈光或月光照射皮影,影像顯現在面帳上。影子的活動由演員操縱完成,邊操縱邊配音,有樂隊伴奏。這些"影人"完全可以製作成"美妙的工藝品"大批量出口到臺灣和東南亞地區。

光山麻鴨是一種體型中等,產蛋較多,適應性強,耐粗飼,覓食及抗病能力強的蛋肉兼用型地方鴨種,俗稱"爬山虎"。該鴨種群數量大,遺傳性能穩定,是我省地方優良鴨種。

光山種茶歷史悠久,始於春秋,興于唐、宋,盛於明、清,茶文化源遠流長,是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區。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評述:"淮南(茶),以光州(治所在光山)上","生光山縣黃頭港者與峽州同";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光州光山場歲賣茶三十萬七千二百一十六斤,賣錢一萬二千四百五十六貫"。歷經戰亂,現存于大蘇山的清代茶園與古寺名刹(天臺宗祖庭淨居寺)相伴,見證了光山佛茶文化淵源。

光山青蝦體型粗短,體色青藍,生長於水庫、塘、壩、河流之中,不僅無刺、無腥、肉質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含有磷、鐵、鈣等重要營養成分。該縣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在無任何污染的龍山和陳興寨攔河樞紐開發1333公頃適宜青蝦養殖的水面,並對外招商引資,吸引民間資本投入,實現青蝦集約化養殖。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生於光山,有"司馬光砸缸"的美談傳於世間。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先後從政48年,官至宰相。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

鄧穎超(1904-1992),女,河南光山人。中共黨員,周恩來總理之妻。歷任全國婦聯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名譽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主席。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

尤太忠(1918.12~1998.07.24),河南光山人。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大專學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先後任內蒙古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屆、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萬海峰(1920.09~ ) ,漢族,河南光山人。1920年9月生,1933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28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政委。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十三大代表,中顧委委員。第五、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1998年7月被授予2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8年9月離休。

京九鐵路南北貫穿,寧西鐵路橫貫東西,106、312兩條國道和213、338、339線三條省道穿越縣境,滬陝高速與大廣高速在此交匯。

歷經戰亂,現存于大蘇山的清代茶園與古寺名刹(天臺宗祖庭淨居寺)相伴,見證了光山佛茶文化淵源。

光山青蝦體型粗短,體色青藍,生長於水庫、塘、壩、河流之中,不僅無刺、無腥、肉質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含有磷、鐵、鈣等重要營養成分。該縣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在無任何污染的龍山和陳興寨攔河樞紐開發1333公頃適宜青蝦養殖的水面,並對外招商引資,吸引民間資本投入,實現青蝦集約化養殖。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生於光山,有"司馬光砸缸"的美談傳於世間。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先後從政48年,官至宰相。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

鄧穎超(1904-1992),女,河南光山人。中共黨員,周恩來總理之妻。歷任全國婦聯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名譽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主席。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

尤太忠(1918.12~1998.07.24),河南光山人。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大專學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先後任內蒙古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屆、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萬海峰(1920.09~ ) ,漢族,河南光山人。1920年9月生,1933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28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政委。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十三大代表,中顧委委員。第五、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1998年7月被授予2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8年9月離休。

京九鐵路南北貫穿,寧西鐵路橫貫東西,106、312兩條國道和213、338、339線三條省道穿越縣境,滬陝高速與大廣高速在此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