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朴槿惠彈劾案前,韓國憲法法院還直播宣判過這四起案件

朴槿惠的最終命運即將揭曉。

明天上午10點,韓國憲法法院將對朴槿惠彈劾案作出宣判。整個過程將通過現場直播進行。

朴槿惠是黯然下臺?還是完成餘下的總統任期?一切都將有明確的答案。

這四起案件都發生在2000年後,都對韓國政局產生過深遠影響。

盧武鉉彈劾案

盧武鉉是韓國歷史上首位遭彈劾的總統。

2002年底,出生貧寒的盧武鉉成為草根逆襲的典範——當選為韓國總統。

不過,盧武鉉就任後沒多久就遭遇大麻煩。

一是他的親信被指在競選期間收受非法政治資金,但他本人一直在公眾場合表示否認。二是他在議會選舉前公開表達了支持開放國家黨的言論,被指違反總統應在議會選舉中保持中立的《選舉法》。

2014年3月,在野黨以盧武鉉涉嫌對國會選舉“施加不公正影響”等為由,

向國會提交了彈劾總統動議案。

因當時幾大在野黨在國會的席位超出通過彈劾案所需的三分之二議席,彈劾案最終在一片混亂的局面中獲得通過。盧武鉉隨即被中止總統權力,由總理高建代行代理行使。

韓國民眾集會抗議國會彈劾盧武鉉。

按規定,彈劾案被移送至韓國憲法法院。

2004年5月,憲法法院宣佈駁回國會通過的彈劾案,稱“盧武鉉違反了法律,但嚴重性還不足以使他被解職”。盧武鉉立即恢復行使總統權力,直至2008年2月任期結束。

然而,躲過了彈劾案的盧武鉉最終因捲入受賄醜聞,在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殺。

遷移行政首都

這起案件同樣發生在盧武鉉任內。

盧武鉉在競選期間的一個主要理念就是遷都。他的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漢城(當時還未改名首爾)過於靠近“三八線”,

安全無法得到完全保障;二來以首爾為中心的城市圈聚集了韓國近半數的人口和全國70%的GDP,遷都有利於全國各地區經濟均衡發展。

2003年12月,盧武鉉政府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預計將韓國首都從漢城遷往中部忠清南道的世宗市。

但遷都事關重大,韓國公眾的首都情結被喚起,一些黨派和地區的實際利益也將受影響。

於是在2004年7月,韓國部分政治團體和在野黨國會議員向憲法法院遞交訴訟,認為《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憲。

10月21日下午,憲法法院9名大法官中8人認為,《新行政首都特別法》侵犯了國民的投票權,最終被判定為違憲,政府推進的新行政首都計畫立即終止。

憲法法院認定,遷都問題應該通過修改憲法或舉行全民公決解決。

時任憲法法院院長尹永哲表示,憲法雖沒有明文規定漢城為首都,但漢城作為韓國首都的地位早已是公認的,因此其首都地位已經“約定俗成”地成為憲法習慣。

BBK特檢法許可權爭議案

這起案件同樣發生在盧武鉉任內,涉及其繼任者李明博。

2001年,李明博曾經的商業夥伴金景俊通過散佈虛假消息等手段操縱BBK公司股價,非法牟利數千萬美元,令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

2007年,李明博在競選總統時被反對者指控稱其與“BBK公司股價操縱案”有染,要求國會對其進行調查。

同年12月17日,在李明博當選總統兩天前,國會在其所在大國家黨缺席的情況下通過《BBK特別檢察法》。

這一法案隨後在盧武鉉政府的國務會議上獲表決批准,李明博成為韓國首位面臨刑事調查的當選總統。

為此,李明博的親友和原商業夥伴向憲法法院提起申訴,要求法院判決《BBK特別檢察法》違憲。

2008年1月10日,憲法法院做出裁決,認為該法案沒有違反憲法,但特檢組對李明博的刑事調查“不可進行傳訊調查”。

特檢組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後宣佈,李明博未涉及“BBK股價操縱案”及其他違法行為。

統合進步黨解散案

統合進步黨是一個創建於2011年的親朝政黨。

由於其親朝和激進的立場,統合進步党一直與朴槿惠所領導的保守派新國家党多有分歧與爭鬥。其党首李正姬(下圖)還參加過2012年的總統大選,與朴槿惠直接競爭。

2013年9月,韓國政府宣佈逮捕統合進步党議員李石基,罪名是策劃在朝鮮半島爆發戰爭時武裝反叛韓國政府。李石基於2014年2月被判處12年監禁。

2013年11月,韓國法務部以統合進步黨“試圖顛覆韓國體制”違反韓國憲法為由,向憲法法院提議解散該黨。

在經過長達一年的審理後,2014年12月,憲法法院裁定解散統合進步黨,並宣佈撤銷進步黨所屬5名國會議員的議員資格。

憲法法院在宣佈裁定時說,統合進步黨的綱領和活動違反了韓國的“基本民主秩序”,因而作出上述裁定。

統合進步党議員抗議政府申請解散該黨。

統合進步党由此成為韓國憲政史上首個被憲法法院裁定解散的政黨。

撰文丨池甯喬 編輯丨昌老師

歡迎長按二維碼

關注新京報“外事兒”

憲法法院認定,遷都問題應該通過修改憲法或舉行全民公決解決。

時任憲法法院院長尹永哲表示,憲法雖沒有明文規定漢城為首都,但漢城作為韓國首都的地位早已是公認的,因此其首都地位已經“約定俗成”地成為憲法習慣。

BBK特檢法許可權爭議案

這起案件同樣發生在盧武鉉任內,涉及其繼任者李明博。

2001年,李明博曾經的商業夥伴金景俊通過散佈虛假消息等手段操縱BBK公司股價,非法牟利數千萬美元,令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

2007年,李明博在競選總統時被反對者指控稱其與“BBK公司股價操縱案”有染,要求國會對其進行調查。

同年12月17日,在李明博當選總統兩天前,國會在其所在大國家黨缺席的情況下通過《BBK特別檢察法》。

這一法案隨後在盧武鉉政府的國務會議上獲表決批准,李明博成為韓國首位面臨刑事調查的當選總統。

為此,李明博的親友和原商業夥伴向憲法法院提起申訴,要求法院判決《BBK特別檢察法》違憲。

2008年1月10日,憲法法院做出裁決,認為該法案沒有違反憲法,但特檢組對李明博的刑事調查“不可進行傳訊調查”。

特檢組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後宣佈,李明博未涉及“BBK股價操縱案”及其他違法行為。

統合進步黨解散案

統合進步黨是一個創建於2011年的親朝政黨。

由於其親朝和激進的立場,統合進步党一直與朴槿惠所領導的保守派新國家党多有分歧與爭鬥。其党首李正姬(下圖)還參加過2012年的總統大選,與朴槿惠直接競爭。

2013年9月,韓國政府宣佈逮捕統合進步党議員李石基,罪名是策劃在朝鮮半島爆發戰爭時武裝反叛韓國政府。李石基於2014年2月被判處12年監禁。

2013年11月,韓國法務部以統合進步黨“試圖顛覆韓國體制”違反韓國憲法為由,向憲法法院提議解散該黨。

在經過長達一年的審理後,2014年12月,憲法法院裁定解散統合進步黨,並宣佈撤銷進步黨所屬5名國會議員的議員資格。

憲法法院在宣佈裁定時說,統合進步黨的綱領和活動違反了韓國的“基本民主秩序”,因而作出上述裁定。

統合進步党議員抗議政府申請解散該黨。

統合進步党由此成為韓國憲政史上首個被憲法法院裁定解散的政黨。

撰文丨池甯喬 編輯丨昌老師

歡迎長按二維碼

關注新京報“外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