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2米內江版《清明上河圖》亮相 87歲老人手繪17街景

今年6月,首屆四川特色文化收藏品拍賣會將在寬巷子37號的“記憶四川”館舉行。

近日,館方收到一封87歲內江老人孫新的來信。老人稱想拿出自己所畫的一幅32米畫作《大洲情懷》參加拍賣,這幅畫作在當地被稱為內江版《清明上河圖》,展現了內江原大洲廣場從東到西約兩公里內的十七個景點中,人們休閒娛樂的幸福生活。這幅畫重達6公斤,創作於2009年年末,耗時三個多月所作。

現在大洲廣場已改建,原來的一些景點建築已經被拆除,不可複見。

“我畫的這幅圖就成了一種歷史記錄了,保存了原來大洲廣場的景觀,具有珍貴的收藏價值。”孫新說。

大洲廣場是內江的標誌性休閒場所,從東到西約兩公里的範圍內,就有十七個景點。同時,也是人群集聚地。但是廣場如此之大,要怎樣恰當地取景,

才能將所有的景點融在一幅畫中呢?

孫新發現,以前雖有人畫過大洲廣場,但都是畫的廣場上的一角。“我覺得要完整地表現大洲廣場的繁榮景象,就要把整個大洲廣場都畫出來,就像《清明上河圖》一樣。”有了靈感之後,孫新開始動筆,耗時三個多月,

孫新在2007年7月首次將大洲廣場全景展現出來,畫卷長達15米。

2009年,孫新又重新畫了一次大洲廣場全景圖。他將畫幅增大,也增加了畫作的內容。09年年末,完成了這幅長32米,寬1米,重達6公斤的畫作。他為這幅畫取了一個名字——《大洲情懷》。他說,這裡的情懷,就是指他對家鄉的熱愛。

為了將畫作畫得更生動真實,孫新先每天早上7點起,就獨自一人作畫,一直要持續到晚上6點。

轉眼間,這麼多年過去了,《大洲情懷》還在,而大洲廣場卻已改建,當年的一些景象已不復存在。而孫新的這幅畫就成為了最好的懷念。

說起參加這次拍賣會的初衷,孫新說自己年歲已大,沒有兒女,希望有欣賞者能夠將這幅畫傳承下去。

據孫新介紹,他將這幅畫的起拍價定為50萬。

人物介紹

孫新,1929年生,內江人。幼兒習畫,自學成才。曾在邯鄲市文化館、北京市園林局等單位擔任美術工作,現為四川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內江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內江市中區書法家協會會員、內江市大千書畫院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