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付“老賴”,原來還可以這樣幹?千萬網友圍觀,太震撼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濟南中院

轉自:江蘇高院

4路視頻、6小時不間斷直播,

16名全國、省、市人大代表全程見證,近千萬網友"零距離"圍觀……5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同發起,聯合24家中央及省市級主流媒體在鹽城開展大型全媒體直播抓"老賴"活動,帶領廣大線民直擊執行現場,讓線民直呼:看到失信"老賴"被抓真是痛快過癮!

10家法院6小時直播抓"老賴"

此次活動是繼常熟、徐州、無錫、蘇州4地法院執行行動直播後,江蘇法院組織的攻堅"執行難"全媒體直播"第五季",參與媒體陣容為歷次之最。本次活動中,鹽城大豐區、亭湖區、鹽都區、城南新區、建湖縣、射陽縣、東台市、阜寧縣、響水縣、濱海縣10家基層法院當天計畫集中執行98起案件。

據統計,截至晚上11時,

10家法院共出動警車84輛,執行幹警371人,拘傳22人,司法拘留13人,當場履行31件,執行到位金額69萬餘元,罰款2萬元,達成履行協定15起。

自當日17時開始,各大網站第一時間在主頁重要位置,用醒目標題全程直播整個執行活動。截至晚上10點,圍觀參與直播報導網路媒體的線民超千萬人次,有力打擊了"老賴"的囂張氣焰,贏得社會各界好評。

16名全國、省和鹽城市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分別跟著各路執行法官深入一線,

一起見證執法過程。全國人大代表沈進進在接受採訪時說,全程直播對"老賴"形成很好的震懾,增強了執行效果,最終在全社會形成讓"老賴無處可逃"的氛圍,同時也是一場生動的普法活動,凝聚了社會共識,提升了老百姓對法律的敬畏。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趙培元介紹,通過直播執行工作,一方面震懾"老賴"們自動履行法律義務,

同時,通過線上和線下互動,向更多的百姓宣傳法律,向社會傳遞誠實守信的核心價值觀,為基本解決執行難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場景一

這些"老賴"太極品

寧願讓198萬存摺"睡大覺" 也不付員工5萬多元工傷補償

寧可讓大筆資金躺在賬上"睡大覺",甚至打牌揮霍,也不願意把錢還給別人,這樣的奇葩"老賴",在今晚的直播行動中抓到不少。

吳某是江蘇金穀不銹鋼有限公司的不銹鋼爐操作工,

2015年4月,吳某在工作中被鋼水燙傷,最終被認定為工傷。傷殘程度為9級。因金谷公司未為申請人吳某參加工傷保險,吳某向東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會員申請仲裁,經裁決,金谷公司應一次性支付吳某59949元。但金穀公司一直未履行該裁決,於是吳某向東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5月11日晚7點多,東台區人民法院執行法官前往金谷公司,但公司法人代表繆某拒絕履行義務。法官依法前往財務室搜查,結果找到九張銀行卡和大量收據,並辦公室裡發現一張存款達198萬元人民幣的存摺。

場景二

寧可傷情也不傷錢

有廠有錢卻無情離婚不養新生兒

晚上6點半,執行法官前往被執行人劉軍民的家中,可沒想到卻撲了個空。

據申請人盧書嬌說,她與前夫劉軍民感情不睦,2014年2月11日辦理離婚登記,雖然孩子撫養權給了劉軍民,但由盧書嬌親自撫養,劉軍民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可是劉軍民至今還有5500元未付,於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據介紹,劉軍民經營一家玻璃工藝廠,生意還不錯,具有履行能力。

承辦法官原計劃直接去劉軍民家中開展執行工作,但在路上得到消息,劉軍民還在工廠,於是立即趕往工廠。然而,當執法幹警抵達工作時,卻怎麼也找不到劉軍民的身影。

記者在現場看到,劉軍民的辦公室內燈光明亮,桌上擺著不少資料,一部手機擺在隔壁房間充電。執行法官撥打劉軍民名片上的電話,卻發現手機在沙發上響起。很顯然,他是在執行法官到來之前聽到了風聲,臨時倉皇而逃的。

場景三

執行也可以很溫情

聾啞母親未付撫養費,執行法官錄"親情視頻"感化

當遇到一些患病或者依靠低保生活的特殊"老賴",執行法官的人性化執法也贏得圍觀線民點贊。

今年31歲的徐某是一個聾啞人,她與前夫離婚後,孩子常某隨父親生活。徐某與另一名聾啞人再婚後,沒有按法院判決每個月給孩子常某300元生活費。5月11日下午,東台法院執行法官特地帶上手語翻譯來到徐某住處,解決撫養費問題。

看到執行法官後,徐某情緒激動,打著手勢表示自己沒錢。法官通過手語翻譯耐心地與徐某溝通,並用手機當場放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是法官特地為小凱錄製的,視頻中小凱說自己學習成績很好,很想念媽媽。看到視頻中的兒子,徐某情緒激動,伏案痛哭。

經法官耐心溝通,徐某現任丈夫答應支付欠下的撫養費,以後每6個月支付一次。目前徐某共欠11個月的撫養費3300元。徐某所在村委會主任在現場表示,可以先通過網上轉帳墊付這3300元。最終,這起執行圓滿結束。

東台法院執行法官表示,該案特殊意義在於被執行主體屬於特殊人群,被執行人已與另一聾啞人重組家庭,居住農村,家庭生活貧困。法官在辦理該案執行時,兼顧特殊執行主體的人文關懷,通過大量細緻工作,最後實現撫養費的現場交接。

編輯:李曉

審核:陳茜

法官依法前往財務室搜查,結果找到九張銀行卡和大量收據,並辦公室裡發現一張存款達198萬元人民幣的存摺。

場景二

寧可傷情也不傷錢

有廠有錢卻無情離婚不養新生兒

晚上6點半,執行法官前往被執行人劉軍民的家中,可沒想到卻撲了個空。

據申請人盧書嬌說,她與前夫劉軍民感情不睦,2014年2月11日辦理離婚登記,雖然孩子撫養權給了劉軍民,但由盧書嬌親自撫養,劉軍民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可是劉軍民至今還有5500元未付,於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據介紹,劉軍民經營一家玻璃工藝廠,生意還不錯,具有履行能力。

承辦法官原計劃直接去劉軍民家中開展執行工作,但在路上得到消息,劉軍民還在工廠,於是立即趕往工廠。然而,當執法幹警抵達工作時,卻怎麼也找不到劉軍民的身影。

記者在現場看到,劉軍民的辦公室內燈光明亮,桌上擺著不少資料,一部手機擺在隔壁房間充電。執行法官撥打劉軍民名片上的電話,卻發現手機在沙發上響起。很顯然,他是在執行法官到來之前聽到了風聲,臨時倉皇而逃的。

場景三

執行也可以很溫情

聾啞母親未付撫養費,執行法官錄"親情視頻"感化

當遇到一些患病或者依靠低保生活的特殊"老賴",執行法官的人性化執法也贏得圍觀線民點贊。

今年31歲的徐某是一個聾啞人,她與前夫離婚後,孩子常某隨父親生活。徐某與另一名聾啞人再婚後,沒有按法院判決每個月給孩子常某300元生活費。5月11日下午,東台法院執行法官特地帶上手語翻譯來到徐某住處,解決撫養費問題。

看到執行法官後,徐某情緒激動,打著手勢表示自己沒錢。法官通過手語翻譯耐心地與徐某溝通,並用手機當場放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是法官特地為小凱錄製的,視頻中小凱說自己學習成績很好,很想念媽媽。看到視頻中的兒子,徐某情緒激動,伏案痛哭。

經法官耐心溝通,徐某現任丈夫答應支付欠下的撫養費,以後每6個月支付一次。目前徐某共欠11個月的撫養費3300元。徐某所在村委會主任在現場表示,可以先通過網上轉帳墊付這3300元。最終,這起執行圓滿結束。

東台法院執行法官表示,該案特殊意義在於被執行主體屬於特殊人群,被執行人已與另一聾啞人重組家庭,居住農村,家庭生活貧困。法官在辦理該案執行時,兼顧特殊執行主體的人文關懷,通過大量細緻工作,最後實現撫養費的現場交接。

編輯:李曉

審核: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