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胃病怎樣才能“不藥而愈”?醫生給你3點建議

對於一些胃病高危人群而言,胃的保養應該引起重視。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柯曉主任醫師指出,胃是人體存儲、消化食物的器官,吃什麼、怎麼吃都會影響它的功能。

關於如何愛護好你的胃,下面這幾點你需要知道。

胃鏡報告中最危險的2個詞

很多人表示看不懂胃鏡報告,但是柯主任介紹,如果在報告中出現下面兩個詞,你就要重視自己的胃病,開始積極治療了。

如果胃部疾病不加以扼制,持續發展,就會出現癌前病變,

而最重要的兩個信號就是腸化生與不典型增生。

1.腸化生

腸化生指胃裡的細胞長期受到不良刺激,發生改變,變成類似小腸或大腸粘膜的細胞,長得類似小腸的就叫小腸化生,類似大腸的就叫大腸化生。

目前認為,大腸化生更容易發生癌變。

2.不典型增生

不典型增生就是正宗的癌前病變。在日本,重度不典型增生已經可以被定為胃癌。

目前,中度、偏重以及重度的不典型增生,

都被認定為高級別的癌變,一定要密切觀察,積極治療。

胃病應該三分治七分養

柯主任認為,不僅是胃病,任何疾病都應該秉持“三分藥,七分養”原則,消化病要做好“五養”——飲食調養,保暖護養,平心靜養,忌嘴保養,運動靜養。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飲食,

食物應以柔軟、易消化的為主。

臨床上,慢性胃病患者的病情總是反反復複,這和許多人管不住自己的嘴有關係。因此想要胃病儘快痊癒,一定要注意忌口。

另外,對大部分胃病患者來說都是怕涼的,因此,在生活上要注意保暖。

淺表性胃炎如何“不藥而愈”

醫生認為,大多數淺表性胃炎只有輕微症狀,是有很大幾率自愈的,即使經過幾個月或幾年的病變,也有機會完全恢復。

1、注意飲食和生活調理

避免長期攝入粗糙、刺激性食物;

避免過熱飲料及過鹹飲食;

做到飲食有節,定時定量,防止暴飲暴食。

2、避免刺激

不用或少用對胃產生刺激的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皮質激素類和鐵、鉀等藥物;

要戒酒戒煙。

3、樂觀豁達

醫生指出,

很多胃病病人的症狀並不是來源於胃病本身,而是受心理因素影響。

因此,在胃病治療上,心理上的調理非常重要。病人要注意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能夠有效改善症狀。

當然,慢性淺表性胃炎也有不能完全“不藥而愈”的。

隨著年紀增大,中老年人和免疫失衡者易演變成慢性萎縮性胃炎。

因此,中老年人的淺表性胃炎要儘早治療。除了抗菌外,還要同時給予胃黏膜保護劑以及抑制胃酸的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