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如何提高通過率?給您支幾招

高新技術企業是不僅是企業的資質榮譽,更意味著減少稅收、獎勵資金、政府扶持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也是很多企業嚮往的方向。

雖然距離2017年高新技術企業審查還有小半年,但是,2016年新實施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從申報領域、認定條件、申報系統、評審流程、打分細則等各方面都發生變動,導致很多企業申報過程中遇到問題,要麼不滿足申報條件,或者來不及準備證明資料,亦或成為被重點抽查的對象,這些都可能直接導致高企的申請失敗。

高新技術企業不能通過認定的幾種可能問題:

1、成長性差的企業,且授權的智慧財產權少於10個;

2、日常研發費用做賬不規範,被稅務抽查後提供不出有效的證明;

3、研發費用專項審計時,從成本費中挖掘研發費;

4、網上申報時,企業提供的證明材料不充分;

5、總收入中,貿易性質產品的收入占比較大;

6、企業近三年發生稅務處罰、重大安全、重大品質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通過率呢?下麵就給您支幾招。

一、瞭解新政策

新政策要求企業創新能力主要從智慧財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準、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各級指標區分等級檔次,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為符合認定要求。

“指標打分”要求企業能夠把控重點,將複雜的資訊資料(技術、財務、制度等)進行有效整合,體現出企業的創新能力。

提前瞭解新政策,清楚知道企業評審的優劣勢,再進行查缺補漏。

二、儲備足夠的智慧財產權

新政策打分指標中智慧財產權的數量和品質佔據60分(“智慧財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智慧財產權可謂對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1、 智慧財產權的數量

新政策明確規定:一項科技成果(授權的智慧財產權)只能用在一項產品(服務)上,即有多少項授權專利即為多少項科技成果。最高檔次打分標準要求:企業科技成果數量平均每年5項及以上,即成立三年以上的企業,至少需要籌備15項授權的智慧財產權。

若企業無法達到最高檔次打分標準,可儘快啟動實用新型專利和軟著的申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週期3-8個月,軟著授權週期1-2個月)。

2、 智慧財產權的品質

與智慧財產權的類型、和產品的相關度、技術先進性等方面相關,其中發明專利的得分高於實用新型或軟著。

發明專利可以提高得分,且可重複使用于高企認定(實用新型專利及軟著等僅限使用一次),企業需引起注意,可提前2-3年申請(發明專利授權週期1.5-2.5年)。

三、做好研發加計扣除工作

新政策要求稅務部門加大對未做過研發加計扣除企業的重點稽查,在需企業提供專項審計研發費用與匯算清繳的研發費金額不一致的情況說明外,還要對企業的研發費用明細帳進行審核,甚至到企業進行實地帳務核實。

對專項審計從生產成本中列支研發費的企業,稅務部門對高企評審具有一票否決權。同時,若企業的年度報表中管理費用下對研發費用有單獨列支,建議要達到高企對研發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要求。

未進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案的企業,需認真對待企業研發費用明細帳,且可儘快補上2016年的研發專案備案。

綜上所述,從2016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流程和評審來看,工作量和獲批難度均大幅增加,請準備申請和複審2017年及以後高企認定的企業,務必要提前做好準備。也可諮詢龍頭智慧財產權的企業顧問,幫助企業進行周全的智慧財產權、財務等規劃指導。

企業需引起注意,可提前2-3年申請(發明專利授權週期1.5-2.5年)。

三、做好研發加計扣除工作

新政策要求稅務部門加大對未做過研發加計扣除企業的重點稽查,在需企業提供專項審計研發費用與匯算清繳的研發費金額不一致的情況說明外,還要對企業的研發費用明細帳進行審核,甚至到企業進行實地帳務核實。

對專項審計從生產成本中列支研發費的企業,稅務部門對高企評審具有一票否決權。同時,若企業的年度報表中管理費用下對研發費用有單獨列支,建議要達到高企對研發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要求。

未進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案的企業,需認真對待企業研發費用明細帳,且可儘快補上2016年的研發專案備案。

綜上所述,從2016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流程和評審來看,工作量和獲批難度均大幅增加,請準備申請和複審2017年及以後高企認定的企業,務必要提前做好準備。也可諮詢龍頭智慧財產權的企業顧問,幫助企業進行周全的智慧財產權、財務等規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