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裡兩個孩子同時發燒,婆婆幫忙按了下這裡,立馬都退燒了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生完孩子之後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就把婆婆也接了過來。孩子小的時候都很平穩、沒有生過病的。現在寶寶們已經3歲啦,越長大操心的事情就越多。最近天氣忽冷忽熱,

我家兩位寶很不幸的被發燒纏上了。因為前一天狂風大作我給寶寶加了厚衣服,誰知道下午就出大太陽了,我又怕孩子熱著就給減了衣服。這一冷一熱,就讓我的兩個寶寶經歷了第一次發燒。。。

當天吃完飯的時候,大寶就有點咳,我以為是吃飯嗆到了就給拍了拍背沒放心上。

小寶倒是還挺精神的。到了晚上睡覺之前我就發現大寶有點不對勁,很沒精神,因為平時這個點兩個寶都是精神的很的。我默默了大寶的額頭有點燙,有點慌了神,急忙給喂了點水就哄寶睡了,想著如果沒有到39°的話還是不要給孩子喂藥。每隔半小時我都去看看寶,第二次去看的時候發現二寶也有些燙,完了感覺自己hold不住了。我就叫來了我婆婆。

婆婆說“一般小兒發燒很容易燒到39度以上,那叫高燒了,其實這是因為小孩子是純陽之體,體內正氣足,感冒發燒了正是正氣和邪氣在鬥爭,是寶寶增強抵抗力的大好時機。”家裡有備用藥箱,我拿出來紅色退燒藥水給倆寶喂下去。這個效果好,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就能退燒,缺點就是還要反彈。

二寶還是很有精神,弄醒喂藥也沒有鬧脾氣。

婆婆二話沒說去廚房拿了兩塊濕濕的紗布來給寶寶們敷上。

“這是雞蛋清,當年我兒子發燒的時候我就是用這個退燒的。”

很簡單,打個雞蛋,把雞蛋清弄出來,然後找塊餐巾紙或是紗布,把雞蛋清塗在上面或浸透紗布,然後貼到孩子額頭上,過一會兒換一下。

一般情況下半小時內就能退燒,

效果很靈,也不受罪,去試試吧。大人也可以。

接著婆婆就用手在寶寶的頭上輕輕的點揉,照著婆婆的方法,我也給二寶同時進行揉。一套下來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又量了下體溫,現在37.5°,還有點低燒。我又給寶們補充點水分。摸了摸額頭已經跟平時的溫度一樣了,看著寶寶們睡的那麼香,心裡真的很開心。同時也很感激婆婆。我對婆婆說

“媽,要不是你過來了我真不知道今天要怎麼熬過去。

婆婆笑了笑說,帶娃你還有很多要學的呢!於是我就偷偷把婆婆的這一套給記錄了下來,真的是經歷過才會相信。以前打死我也不會去嘗試給孩子進行穴位按摩。一是不會怕按錯;二是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可是今天的經歷讓我有了180度的轉彎。不用吃抗生素,綠色護理寶寶的健康。

下面我把寶寶發燒要按摩的穴位告訴大家:

開天門100次

位置:兩眉中間至前髮際成一直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又稱開天門。推50~100次。

功用:醒腦、鎮驚、安神。

推坎宮100次

位置: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稱推坎宮。推50~100次。

功用:疏散解表、提精神。

清肺經200次

位置:無名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旋推為補,稱補肺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補肺經和清肺經統稱推肺經。此處選用清肺經,推100~300次。

功用:用清法能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用補法補肺益氣。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稱推天河水,或稱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此穴性溫涼平和,能清熱解表、泄火除煩,用於治療熱性病症,清熱而不傷陰。

婆婆是一名老中醫,我老公一直說從小到大他就沒去過醫院,打針的次數都是數得出來的。老公體質這麼好,這都要歸功於我的婆婆,不讓他打針吃藥,而是通過這樣一種綠色的方法,技能治療又不損害身體。可能穴位按摩對你來說是一種很新穎的護理手段。但這其實是老祖宗流傳了上千年的智慧結晶。我婆婆從接觸到現在已經有20餘年。現在我也在跟著婆婆一起學習。不止是發燒,像感冒咳嗽積食便秘,我們都能有辦法;哮喘鼻炎這樣的慢性疾病,我們也有非常有效的護理方法。如果你想學習到更多關於穴位按摩的知識,可以在文末留言和我一起交流。

我是鄒媽媽,更多育兒方法和護理方法,我都分享在朋友圈裡,寶媽可以隨時查看,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你可以通過tuina603找到我。

位置:兩眉中間至前髮際成一直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又稱開天門。推50~100次。

功用:醒腦、鎮驚、安神。

推坎宮100次

位置: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稱推坎宮。推50~100次。

功用:疏散解表、提精神。

清肺經200次

位置:無名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旋推為補,稱補肺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補肺經和清肺經統稱推肺經。此處選用清肺經,推100~300次。

功用:用清法能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用補法補肺益氣。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稱推天河水,或稱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此穴性溫涼平和,能清熱解表、泄火除煩,用於治療熱性病症,清熱而不傷陰。

婆婆是一名老中醫,我老公一直說從小到大他就沒去過醫院,打針的次數都是數得出來的。老公體質這麼好,這都要歸功於我的婆婆,不讓他打針吃藥,而是通過這樣一種綠色的方法,技能治療又不損害身體。可能穴位按摩對你來說是一種很新穎的護理手段。但這其實是老祖宗流傳了上千年的智慧結晶。我婆婆從接觸到現在已經有20餘年。現在我也在跟著婆婆一起學習。不止是發燒,像感冒咳嗽積食便秘,我們都能有辦法;哮喘鼻炎這樣的慢性疾病,我們也有非常有效的護理方法。如果你想學習到更多關於穴位按摩的知識,可以在文末留言和我一起交流。

我是鄒媽媽,更多育兒方法和護理方法,我都分享在朋友圈裡,寶媽可以隨時查看,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你可以通過tuina603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