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慶全力保障三峽庫區環境安全 2016年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零發生”

重慶全力保障三峽庫區環境安全。市環保局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3月17日17時5分訊日前,重慶市環保局通報了2016年環境風險管理工作情況。過去一年,全市妥善處置易引發環境污染的突發事件35件,成功扼制24件,發生一般突發環境事件11件,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有力保障了三峽庫區環境安全。

為了保障三峽庫區環境安全,重慶將保障環境安全納入區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內容,在地方立法工作中落實《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有關環境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置的具體要求,

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部門、企業相關責任。

嚴格執行五大功能區域產業禁投清單,前移環境風險管控埠,2016年共否定不符合產業佈局政策和環保要求的專案環評檔33個。出臺《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規劃》,要求“嚴禁在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岸線5公里範圍內新佈局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堅決關閉或搬遷現有緊鄰長江的化工廠”。

同時,印發了《重慶市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明確了各級黨委、政府、部門、生產經營者的環境保護責任清單。

此外,市環保局還與22個重點部門建立了環境應急管理協作機制,與周邊省市完善了跨區域、跨流域聯動協作機制。開展了“兩會一節”、汛期環境安全、環境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等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專項行動,2016年共排查出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隱患580餘個,

整治銷號比例達90%以上。

重慶妥善應對和處置各類突發環境事件。市環保局供圖 華龍網發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從智慧化環境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入手,不斷加強能力建設,為環境風險防範與事故處置提供能力保障。2016年共投入2400萬元開展環境風險評估試點,

覆蓋重點企業52家,帶動1154家企業完成風險評估。選取長壽經開區34家企業編制“一源一事一案”和崗位應急卡,實現了現場處置預案圖表化、卡片化、視覺化管理。

並且,結合全市環保物聯網建設,整合大氣和地表水監控站、污染源自動監控點、環境風險源等空間資料資訊,將環境風險管理與應急救援指揮有機融合,搭建起6級視覺化環境風險管理應急指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