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帶一路”給中國帶來什麼美食 | “番”字美食,除了番茄還有哪些?

昨天我梳理了一下“胡”字輩食材,這一陣容特別強大,大多為兩漢、兩晉時期經由西北陸地絲綢之路引進中國的。過了很久很久,歷史潮流滾滾向前,進入了相對狹長、礁灘處處的宋元,

對外貿易與漢朝開疆辟土那會相比,額度上也不差,也有相當多的食材引進,這些食材不姓“胡”,改姓“番”了。番者,番邦也。“番”字輩食材大多為南宋至元明時期由“番舶”(外國船隻)帶入的。

慢著!大唐盛世那會兒,中國難道就沒有引進外國的食材嗎?

有!大唐盛世,龍騰鳳翔,吞雲吐月,海納百川,在美食這檔事上,怎麼可能無所作為呢?咱就從唐代開始說起吧。

上文說到菠菜,此前有人說是漢代由張騫帶回的,

這個說法不正確。梁實秋先生寫《菠菜》一文,開宗明義說:“我們常吃的菠菜,非我土產,唐太宗時來自西域。唐會要:‘太宗時尼波羅國獻菠棱菜,類紅藍,火熟之,能益食味。’菠菜不但可口,而且富鐵質。”此文寫在1960年代,可見菠菜從何而來早有定論,今天就不必瞎瓣了吧。

▲菠菜

考古界在江蘇邗江西漢墓中曾經發現過菠菜籽,如果以此推斷菠菜在西漢已經有了,也是令人欣喜的結論吧,但是科學強調的是實證,而且最好有文獻記錄。那麼文獻記錄在哪裡呢,喏,《冊府元龜》、《唐會要》、《北戶錄》、《封氏聞見錄》等書中都認為它是貞觀二十一年(西元647年),由尼波羅國(尼泊爾)引進的。最初叫菠棱菜,後簡稱菠菜。又因菠菜根紅,

又有赤根菜之俗稱,引進後就慢慢推廣。一種食物好吃,容易獲得與加工,價格也便宜,就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菠菜的移民史也說道明瞭這個道理。

菠菜色味俱佳,種植方便,而且耐寒,幾乎一年四季都能種植,價廉物美,老少鹹宜。入冬後的菠菜根部還有甜津津的滋味,予人特別的快感。炒、燙、涼拌,拌作餡料也成,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梁實秋還說:“菠菜可以曬乾,儲留過冬。

做幹菠菜都是撿大棵的去曬。做餡吃是很有味的,如同幹扁豆莢一樣。”現在誰還曬乾菠菜啊!梁實秋是老北京,吃福也不如今天的土豪。

▲萵苣

比菠菜稍早一些來中土紮根的是萵苣。萵苣原產于西亞地中海沿岸國家,據說隋朝政府花了一筆重金從來隋外國使節那裡獲得,

大概所費代價很大吧,民間將它稱為“千金菜”。初唐的《食療本草》一書中有記載,後來杜甫在《種萵苣》一詩中專門寫到了它。

茄子,原產于印度和泰國,在我國文獻中最早記載見於東漢的《說文解字》、晉代的《南方草木狀》、北魏的《齊民要術》等,也是魏晉至唐宋時期慢慢傳入中國的,應該與張騫無關。文震亨的《長物志》裡記錄了它的別名:“落酥”、“昆侖紫瓜”,前者形容其成熟狀態,後者暗指其進入路徑。至今,北方茄子與南方茄子大異其趣,可入畫者一般都是北方的圓茄。

▲鐵板肉沫茄子

茄子一般呈紫色,但也有白茄。宋朝時就有白茄了,黃庭堅第一次吃到白茄時相當激動,寫了一首詩:“君家水茄白銀色,珠勝壩裡紫膨亨”。白茄現在還有種植,只不過上海人吃不到而已。

在唐代,還有一種食材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就是糖。在上古時代,中國並無蔗糖,《禮記》中提到甜食時,無非棗、栗、飴、蜜這麼幾樣。飴,就是麥芽糖,直到現在還有供應,是製作烘烤餅類麵點不可缺少的塗料,可增悅色澤或使坯子表面增產生粘性,以便沾上芝麻、瓜仁、果仁屑、蔥花等輔料。還有一種糖味來源就是蜂蜜。

之後還有蔗飴,這不是成熟的蔗糖,而是蔗漿,將甘蔗壓榨出汁沉澱而成。我國古代曾長期使用蔗漿調味。當然蔗糖也可以進一步加工成蔗飴和蔗糖,但精細度一直不夠。直到唐太宗君臨天下那會,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太宗派遣使臣到印度摩揭陀國學習制糖法,留學生回國後,太宗乃“詔揚州上諸蔗,拃瀋如其劑,色味逾西域遠甚”。也就是說,國產的勝過進口貨,從此中國開始生產粗糖,以四川遂寧出產的糖最有名。必須說明的是,這會還不是白如霜雪的白糖,而是呈褐黃色的砂糖。唐代大歷年間,有一位來自印度的姓鄒和尚,他是一位制糖達人,就在遂寧一帶教人如何提高制糖技術,大家齊心協力,終於生產出顆粒比較幼細的白糖。

不過真正的白糖要經過宋代淺紫色糖霜的過渡,一直進入明代後才生產出來,也只能說這是接近現代標準的白糖。照收藏家馬未都的說法是,自從明代有了綿白糖後,才有了瓷器中的“甜白釉”的說法,否則明代人還真不知道用哪種事物來形容這種高白度、看起來很肥美的釉色感覺。前年我在蘇州東山會老堂品嘗一桌花果宴,其中就有一道蔗漿青豆泥,用的就是復原後的唐代蔗漿,冰凍後味道一流。

▲蔗漿粥適用於肺熱咳嗽,口乾舌燥

那麼,後來“番”字輩食材又有哪些呢?

番瓜,就是南瓜,在元代的古籍中有記載。也有人稱之為“倭瓜”和“北瓜”的,浦東人至今還將南瓜叫成番瓜或“飯瓜”。南瓜的原產地在墨西哥,明代那會傳入中國,因為這貨宜菜宜飯,又可心當點心,很快就普及開了。南瓜在災荒年景救了不少人命,三年困難時期的“瓜菜代”,其中的“瓜”主要指南瓜。小時候在故鄉紹興,經常以蒸南瓜當飯吃,兩三塊入肚就飽了,但不頂饑,過不了多久肚子就咕咕響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看到南瓜就泛胃酸。

西番菊,與菊花無關,而是生長起來總有那股蓬勃之勢的向日葵,它是從中提取植物油脂的經濟作物,也是我們今天看看電視嗑嗑瓜子的那個原料。在明萬曆年間之前傳入中國。

番椒,就是辣椒,明末清初傳入中國。常有人問我,四川人、江西人、湖南人、貴州人……都那麼會吃辣,是不是自古以來就吃辣椒?我回答:比方說吧,川菜很早就自成一派了,但是辣椒是比較晚才傳入中國的,那麼之前四川人靠什麼辣翻自己那條舌頭呢?麻,靠是花椒,辣,靠的是胡椒。再說,說道不定明末清初的四川人並不像今天那麼會吃辣嗜麻吧。

辣椒的原產地在美洲,現在世界上史高維爾指數最高的十種辣椒,仍然是一半產自南美洲,最辣的一種辣椒,據說一小枚入口就足以將咽喉燒壞。

辣椒進入中國後,迅速風靡,被人稱為番椒和“辣茄”。清初有《花鏡》這樣一本書,裡面就描述了辣椒的形狀:“番椒,叢生白花,子儼如禿筆倒垂,初綠後朱紅,其味最辣,人多採用”。雖然最辣,還是攔不住地要種植、採摘、加工,主要產區在西南、西北諸省,成為主要香辛類蔬菜。辣椒吃進嘴裡絲絲哈哈,眼淚嘩嘩的,但上至士大夫官吏下至販夫走卒,仍然為它如癡如醉,瘋瘋顛顛。自從有了辣椒,中國人的胃口就被吊起來了。

番柿,或叫番茄,就是人見人愛的番茄。番茄進入中國比辣椒更晚,最早見於清晚期的《佩文齋廣群芳譜》一書,誰也想不到當初引進是為了觀賞,想必顏色雖然豔麗,個頭應是比較袖珍的。一直到清光緒年間,人們才重視起它的食用價值,而此時更加適合食用的番茄也傳入了中國。阿蒙在《時蔬小話》裡認為番茄在明末由葡萄牙帶入中國的。而它的源頭在南美安第斯山脈的熱帶雨林,最早種植者是阿茲特克人,後來墨西哥人和瑪雅人都食用它,再後來由西班牙征服者赫爾南·科爾特斯於十六世紀帶到西班牙,一開始也是當作花草種在花園裡觀賞的。

▲阿茲特克人

番茄多汁,甘酸適口,既可佐餐又可生吃,大人小孩都喜歡,番茄炒蛋是全中國人民都喜歡的經典佳餚,番茄和雞蛋的紅黃二色搭配差不多成了國家標準色。今天中國是番茄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超越美國而排名老大。

番麥,這是什麼鬼?就是玉米呀,明代嘉靖年間傳入中國。玉米曾被認為是最有營養價值的糧食,它原產於南美洲,是印地安人賴以生存的寶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傳入歐洲和非洲,後經中東傳入中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它為“西天麥”、“番麥”。不過初來乍到,在中國並沒大面積種植,玉米磨成粉後和以熟鵝油,做成手掌大小的鵝油蒸餅,夾了烤鵝一起吃,是貴族士大夫的專享的精美點心,吃法上也類似今天吃荷葉餅夾烤鴨。

番薯,就是山芋、紅薯,明萬曆年間傳入中國。番薯傳入中國的路徑比較曲折,其情節與間諜電影一樣驚心動魄。據廣東《電白縣誌》記載,話說有一位元名醫叫林懷芝,到交趾(越南)行醫,以高超的醫術救活了無數病人,獲得了很高的名望。國王聞訊後賞賜番薯給他吃。番薯這個東西可熟食,也可生吃,味道都不錯。林醫生知道這貨是好東西,淺淺地啃了兩口就將剩下來的半隻生番薯藏起來。當時交趾國是嚴禁將番薯帶出境的,林醫生攜帶半隻番薯離境時,果然被關防軍官截下,依例是要殺頭的,一點也沒得商量。林醫生仰天長歎準備去死,沒想到那位關防軍官曾經身患重病,最終是林醫生將他搶救回來。於是轉折出現了,關防軍官眼睛一閉將恩人放行。之後,那位軍官想到自己終究瀆職,對不起國家,就投江自盡了。而林懷芝醫生帶著半隻番薯輾轉回到故鄉,引種成功。

如果說上述故事具有濃重的民間故事色彩,那麼還有一個版本比較靠譜。徐光啟在《農政全書》裡講了一個故事:“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種(番薯種)。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諸藤絞入汲水繩中,遂得渡海。”明白了嗎?就是海外華人將番薯藤混在海船的纜繩裡避過關防耳目,偷帶出境,最終在中華大地上落地生根。想想後怕啊,那可是提著腦袋幹得買賣啊!今天我們吃烘山芋、湯山芋、蜜煉山芋、山芋布丁時,不能忘記那位掘井人哪!

對了,徐光啟在編寫《農政全書》之前,為推廣本地和外地的高產作物和救災備荒,撰寫過《甘薯疏》、《蕪菁疏》、《吉貝疏》三種。《甘薯疏》是我國最早敘述甘薯的一部專著,是研究我國農業史的重要資料。今天我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薯生產國,產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幾,厲害吧?

▲蕪菁

注釋一下,蕪菁是食用蔬菜,外形像蘿蔔,又叫蔓菁、諸葛菜、疙瘩頭、圓菜頭、圓根、盤菜,原產地在歐洲。

吉貝就是木棉,那會兒也叫美洲木棉、爪哇木棉。

▲吉貝

後來我才知道,徐光啟記載的那位元華人名叫陳振龍,福建長樂人,去菲律賓經商後冒著生命危險偷帶番薯藤回來。番薯來到中國的第二年,恰遇福建大旱,陳振龍的兒子陳經綸向福建巡撫金學曾陳述番薯的好處,巡撫大人命各縣載種,聞風而動,立竿見影,使無數饑民渡過了災荒。後來陳經綸的孫子陳以桂再將番薯傳入浙江鄞縣,蓽路藍縷,複製成功,再慢慢向大江南北推廣。在自然災害頻發的中國,番薯的價值越見明顯。後來有人在福建建立了“先薯祠”,紀念陳門六代引種、推廣番薯的功勞。

據史料記載,自從中國引種了玉米和番薯,糧食生產的壓力得以減輕,人口得以穩定繁衍,從明末的一億人,增加到清末的四億,為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等生產活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

現在明白了,以前將老外稱為“番鬼”、“番佬”、“番婦”,將他們的餐食稱為“番菜”,那是心態問題,不夠開放,不夠大氣啊!

後者暗指其進入路徑。至今,北方茄子與南方茄子大異其趣,可入畫者一般都是北方的圓茄。

▲鐵板肉沫茄子

茄子一般呈紫色,但也有白茄。宋朝時就有白茄了,黃庭堅第一次吃到白茄時相當激動,寫了一首詩:“君家水茄白銀色,珠勝壩裡紫膨亨”。白茄現在還有種植,只不過上海人吃不到而已。

在唐代,還有一種食材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就是糖。在上古時代,中國並無蔗糖,《禮記》中提到甜食時,無非棗、栗、飴、蜜這麼幾樣。飴,就是麥芽糖,直到現在還有供應,是製作烘烤餅類麵點不可缺少的塗料,可增悅色澤或使坯子表面增產生粘性,以便沾上芝麻、瓜仁、果仁屑、蔥花等輔料。還有一種糖味來源就是蜂蜜。

之後還有蔗飴,這不是成熟的蔗糖,而是蔗漿,將甘蔗壓榨出汁沉澱而成。我國古代曾長期使用蔗漿調味。當然蔗糖也可以進一步加工成蔗飴和蔗糖,但精細度一直不夠。直到唐太宗君臨天下那會,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太宗派遣使臣到印度摩揭陀國學習制糖法,留學生回國後,太宗乃“詔揚州上諸蔗,拃瀋如其劑,色味逾西域遠甚”。也就是說,國產的勝過進口貨,從此中國開始生產粗糖,以四川遂寧出產的糖最有名。必須說明的是,這會還不是白如霜雪的白糖,而是呈褐黃色的砂糖。唐代大歷年間,有一位來自印度的姓鄒和尚,他是一位制糖達人,就在遂寧一帶教人如何提高制糖技術,大家齊心協力,終於生產出顆粒比較幼細的白糖。

不過真正的白糖要經過宋代淺紫色糖霜的過渡,一直進入明代後才生產出來,也只能說這是接近現代標準的白糖。照收藏家馬未都的說法是,自從明代有了綿白糖後,才有了瓷器中的“甜白釉”的說法,否則明代人還真不知道用哪種事物來形容這種高白度、看起來很肥美的釉色感覺。前年我在蘇州東山會老堂品嘗一桌花果宴,其中就有一道蔗漿青豆泥,用的就是復原後的唐代蔗漿,冰凍後味道一流。

▲蔗漿粥適用於肺熱咳嗽,口乾舌燥

那麼,後來“番”字輩食材又有哪些呢?

番瓜,就是南瓜,在元代的古籍中有記載。也有人稱之為“倭瓜”和“北瓜”的,浦東人至今還將南瓜叫成番瓜或“飯瓜”。南瓜的原產地在墨西哥,明代那會傳入中國,因為這貨宜菜宜飯,又可心當點心,很快就普及開了。南瓜在災荒年景救了不少人命,三年困難時期的“瓜菜代”,其中的“瓜”主要指南瓜。小時候在故鄉紹興,經常以蒸南瓜當飯吃,兩三塊入肚就飽了,但不頂饑,過不了多久肚子就咕咕響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看到南瓜就泛胃酸。

西番菊,與菊花無關,而是生長起來總有那股蓬勃之勢的向日葵,它是從中提取植物油脂的經濟作物,也是我們今天看看電視嗑嗑瓜子的那個原料。在明萬曆年間之前傳入中國。

番椒,就是辣椒,明末清初傳入中國。常有人問我,四川人、江西人、湖南人、貴州人……都那麼會吃辣,是不是自古以來就吃辣椒?我回答:比方說吧,川菜很早就自成一派了,但是辣椒是比較晚才傳入中國的,那麼之前四川人靠什麼辣翻自己那條舌頭呢?麻,靠是花椒,辣,靠的是胡椒。再說,說道不定明末清初的四川人並不像今天那麼會吃辣嗜麻吧。

辣椒的原產地在美洲,現在世界上史高維爾指數最高的十種辣椒,仍然是一半產自南美洲,最辣的一種辣椒,據說一小枚入口就足以將咽喉燒壞。

辣椒進入中國後,迅速風靡,被人稱為番椒和“辣茄”。清初有《花鏡》這樣一本書,裡面就描述了辣椒的形狀:“番椒,叢生白花,子儼如禿筆倒垂,初綠後朱紅,其味最辣,人多採用”。雖然最辣,還是攔不住地要種植、採摘、加工,主要產區在西南、西北諸省,成為主要香辛類蔬菜。辣椒吃進嘴裡絲絲哈哈,眼淚嘩嘩的,但上至士大夫官吏下至販夫走卒,仍然為它如癡如醉,瘋瘋顛顛。自從有了辣椒,中國人的胃口就被吊起來了。

番柿,或叫番茄,就是人見人愛的番茄。番茄進入中國比辣椒更晚,最早見於清晚期的《佩文齋廣群芳譜》一書,誰也想不到當初引進是為了觀賞,想必顏色雖然豔麗,個頭應是比較袖珍的。一直到清光緒年間,人們才重視起它的食用價值,而此時更加適合食用的番茄也傳入了中國。阿蒙在《時蔬小話》裡認為番茄在明末由葡萄牙帶入中國的。而它的源頭在南美安第斯山脈的熱帶雨林,最早種植者是阿茲特克人,後來墨西哥人和瑪雅人都食用它,再後來由西班牙征服者赫爾南·科爾特斯於十六世紀帶到西班牙,一開始也是當作花草種在花園裡觀賞的。

▲阿茲特克人

番茄多汁,甘酸適口,既可佐餐又可生吃,大人小孩都喜歡,番茄炒蛋是全中國人民都喜歡的經典佳餚,番茄和雞蛋的紅黃二色搭配差不多成了國家標準色。今天中國是番茄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超越美國而排名老大。

番麥,這是什麼鬼?就是玉米呀,明代嘉靖年間傳入中國。玉米曾被認為是最有營養價值的糧食,它原產於南美洲,是印地安人賴以生存的寶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傳入歐洲和非洲,後經中東傳入中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它為“西天麥”、“番麥”。不過初來乍到,在中國並沒大面積種植,玉米磨成粉後和以熟鵝油,做成手掌大小的鵝油蒸餅,夾了烤鵝一起吃,是貴族士大夫的專享的精美點心,吃法上也類似今天吃荷葉餅夾烤鴨。

番薯,就是山芋、紅薯,明萬曆年間傳入中國。番薯傳入中國的路徑比較曲折,其情節與間諜電影一樣驚心動魄。據廣東《電白縣誌》記載,話說有一位元名醫叫林懷芝,到交趾(越南)行醫,以高超的醫術救活了無數病人,獲得了很高的名望。國王聞訊後賞賜番薯給他吃。番薯這個東西可熟食,也可生吃,味道都不錯。林醫生知道這貨是好東西,淺淺地啃了兩口就將剩下來的半隻生番薯藏起來。當時交趾國是嚴禁將番薯帶出境的,林醫生攜帶半隻番薯離境時,果然被關防軍官截下,依例是要殺頭的,一點也沒得商量。林醫生仰天長歎準備去死,沒想到那位關防軍官曾經身患重病,最終是林醫生將他搶救回來。於是轉折出現了,關防軍官眼睛一閉將恩人放行。之後,那位軍官想到自己終究瀆職,對不起國家,就投江自盡了。而林懷芝醫生帶著半隻番薯輾轉回到故鄉,引種成功。

如果說上述故事具有濃重的民間故事色彩,那麼還有一個版本比較靠譜。徐光啟在《農政全書》裡講了一個故事:“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種(番薯種)。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諸藤絞入汲水繩中,遂得渡海。”明白了嗎?就是海外華人將番薯藤混在海船的纜繩裡避過關防耳目,偷帶出境,最終在中華大地上落地生根。想想後怕啊,那可是提著腦袋幹得買賣啊!今天我們吃烘山芋、湯山芋、蜜煉山芋、山芋布丁時,不能忘記那位掘井人哪!

對了,徐光啟在編寫《農政全書》之前,為推廣本地和外地的高產作物和救災備荒,撰寫過《甘薯疏》、《蕪菁疏》、《吉貝疏》三種。《甘薯疏》是我國最早敘述甘薯的一部專著,是研究我國農業史的重要資料。今天我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薯生產國,產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幾,厲害吧?

▲蕪菁

注釋一下,蕪菁是食用蔬菜,外形像蘿蔔,又叫蔓菁、諸葛菜、疙瘩頭、圓菜頭、圓根、盤菜,原產地在歐洲。

吉貝就是木棉,那會兒也叫美洲木棉、爪哇木棉。

▲吉貝

後來我才知道,徐光啟記載的那位元華人名叫陳振龍,福建長樂人,去菲律賓經商後冒著生命危險偷帶番薯藤回來。番薯來到中國的第二年,恰遇福建大旱,陳振龍的兒子陳經綸向福建巡撫金學曾陳述番薯的好處,巡撫大人命各縣載種,聞風而動,立竿見影,使無數饑民渡過了災荒。後來陳經綸的孫子陳以桂再將番薯傳入浙江鄞縣,蓽路藍縷,複製成功,再慢慢向大江南北推廣。在自然災害頻發的中國,番薯的價值越見明顯。後來有人在福建建立了“先薯祠”,紀念陳門六代引種、推廣番薯的功勞。

據史料記載,自從中國引種了玉米和番薯,糧食生產的壓力得以減輕,人口得以穩定繁衍,從明末的一億人,增加到清末的四億,為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等生產活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

現在明白了,以前將老外稱為“番鬼”、“番佬”、“番婦”,將他們的餐食稱為“番菜”,那是心態問題,不夠開放,不夠大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