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特朗普加大參與一帶一路力度 美代表:已準備好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在一帶一路峰會開幕前不到48小時,白宮宣佈派遣代表參加峰會,美國對一帶一路從抵制到觀望,再到派代表參與,稱得上相當重磅的“神逆轉”。對此,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一針見血:美國與會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象徵性的背書”。

據現場媒體報導,代表美國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波廷傑昨天,10多年後,他完成了華麗轉身。

2005年12月17日, 波廷傑從海軍候補軍官學校畢業,而在畢業前的一天,他在華爾街日報的編輯專欄中撰筆描述了他正式投筆從戎的決定,這個專欄已經寫了好幾周了,但他一直在等待從候補軍官學校結束的時候才準備告訴讀者,

他以優異的成績從海軍學校畢業。

海軍並沒有因為波廷傑超級流利的中文派他去中國,2007年4月-11月,波廷傑被派遣去了伊拉克,2008年11月-2009年5月、2009年7月-2010年5月被派到阿富汗兩次。

2009年在阿富汗服役期間,他參與組建並培訓了第一支女子作戰部隊。

第二次派遣去阿富汗期間,他率隊從事了一項美國情報工作的調查評估,並與少將Mike Flynn等合寫了“修補情報-讓情報在阿富汗發揮作用的藍圖”(FixingIntel: A Blueprint for MakingIntelligence Relevant in Afghanistan)的一份報告。

2016年12月波廷傑被侯任總統特朗普提名為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這一職務主要負責亞洲外交與軍事政策。

美國紐約時報:特朗普政府正加大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力度

《紐約時報》5月13日稱,特朗普政府正加大參與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力度。

報導披露,按最初計畫,特朗普政府擬派商務部官員埃裡克·布蘭斯塔德,即已獲得參議院外委會批准將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的特裡·布蘭斯塔德的兒子出席論壇。後來,特朗普決定改派其特別助理、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東亞事務的高級主任波廷傑率團出席。

這是一個信號,即白宮通過派出高級官員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增進兩國關係。

紐約時報截圖 特朗普政府開始派的是美國駐華大使的特裡·布蘭斯塔德的兒子出席論壇。“這是一個信號”。

紐約時報稱,美國及它眾多的歐洲、亞洲等盟友們,都對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持謹慎態度,比如澳大利亞,已拒絕中國所推動的正式對接坎培拉50億澳元國家基礎設施基金與中國的新絲綢之路戰略,

因為澳方擔心在其要求華盛頓加強在該地區的活動之際,與中國對接可能破壞與美國的關係。

然而,任何外國領導人、跨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或國際銀行家都不可能忽視中國推動重構全球貿易的這種努力。德國派經濟與能源部長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西方工業巨頭,包括通用電力等派人與會。

《紐約時報》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以中國的語言書寫的全球貿易模式,用中國的財富和工業技術來創造一種新型的全球化,這一模式將有別於由那些年歲已久的西方主導的國際機構所設定的規則,目的是重塑全球經濟秩序,加強世界各國和企業與中國的聯繫。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該倡議有著非常緊迫的需求。據亞洲開發銀行評估,亞洲發展中國家每年在基礎設施領域需要的投資總額達1.7萬億美元。

報導還稱,從規模和範圍上看,現代歷史上很少有倡議可以比肩“一帶一路”,它提出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基建規模,覆蓋了60多個國家。這些遍及亞洲、非洲和歐洲的數以百計的龐大基礎設施專案,構成了中國有雄心的經濟與地緣政治議程的支柱。

紐約時報14日報導截圖,中國超過1萬億美元的基建規模,重塑經濟秩序

英國《金融時報》也分析說,目前來看,“這位新總統(特朗普)在處理與北京方面關係時正在採取的方式,遠沒有去年選戰期間承諾的對抗性那麼強”。

(綜合美國紐約時報、美國僑報、香港大公報、英國金融時報、新華社等)

包括通用電力等派人與會。

《紐約時報》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以中國的語言書寫的全球貿易模式,用中國的財富和工業技術來創造一種新型的全球化,這一模式將有別於由那些年歲已久的西方主導的國際機構所設定的規則,目的是重塑全球經濟秩序,加強世界各國和企業與中國的聯繫。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該倡議有著非常緊迫的需求。據亞洲開發銀行評估,亞洲發展中國家每年在基礎設施領域需要的投資總額達1.7萬億美元。

報導還稱,從規模和範圍上看,現代歷史上很少有倡議可以比肩“一帶一路”,它提出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基建規模,覆蓋了60多個國家。這些遍及亞洲、非洲和歐洲的數以百計的龐大基礎設施專案,構成了中國有雄心的經濟與地緣政治議程的支柱。

紐約時報14日報導截圖,中國超過1萬億美元的基建規模,重塑經濟秩序

英國《金融時報》也分析說,目前來看,“這位新總統(特朗普)在處理與北京方面關係時正在採取的方式,遠沒有去年選戰期間承諾的對抗性那麼強”。

(綜合美國紐約時報、美國僑報、香港大公報、英國金融時報、新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