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界詩歌日就要來了,你的生活裡還有多少詩意?

王府井書店內,擺放著詩歌類書籍的書架。上官雲 攝

北京3月18日電 前段時間,《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爆,似乎又在人群裡帶起了一股讀詩、背詩的熱潮:推薦詩詞的書單層出不窮,家長忙著給孩子選購各類詩集……“腹有詩書氣自華”大概成了不少人的小目標。但是,現在這個碎片化閱讀盛行的時代,伴隨著每個人忙忙碌碌的腳步,還有多少人真的在認認真真的讀詩?詩詞裡浸潤的詩情畫意,又有多少留在我們的生活裡呢?

其實,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自1999年開始,每年的3月21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的“世界詩歌日”。據說,設立世界詩歌日,就是希望為人們舉辦各項詩歌活動提供一個契機,有利於人們回歸吟唱傳統,讓全社會重新感知和認識詩歌的價值。

初衷雖好,但記者在連日來的隨機採訪中發現,15位受訪者中僅有兩位知道世界詩歌日的存在。其餘受訪者大多是一問三不知,也有人直率地表示,

根本沒有時間讀詩,也不喜歡讀詩,古詩現代詩都是。

書架上擺放著一些詩詞類書籍。上官雲 攝

“工作實在太忙了,很多時候還要加班,偶爾有點閒置時間就想出去玩一會放鬆一下,或者乾脆睡覺。”在一家私企工作的張小姐頗有些無奈地說,上中學的時候偶爾有閒情逸致,

還會讀讀詩歌,現在就沒有那個心思了,“生活負擔也太重,各種壓力喘不過氣來”。

那麼,書店裡讀詩買詩集的人會不會多一些呢?16日下午,按照書店工作人員指引,記者循著路標的提示一路爬到王府井書店四層,這裡擺放的主要是文學類書籍。

大概是正逢工作日,王府井書店四層讀者不是很多。上官雲 攝

一路兜兜轉轉,記者在四層的角落裡發現了擺放著各種詩詞選集以及相關評注、解析的詩歌點評本的書架——只有一排,邊角上落了點兒灰塵。一位店員說,過道一邊是古詩類圖書,另外一邊則是近現代詩歌類圖書,“這種書更新換代比較快,也不會擺太多”。

或許恰逢工作日,逛書店的人比較少,在記者逗留的半個多小時時間內,

並沒有人來翻這排架子上的書。倒是在要離開的時候,能看到有個年輕人,捧著一本好像教材模樣的書入神地看著。

但這樣,就能說明讀詩無用或者詩歌不受歡迎了嗎?的確,五光十色的娛樂方式充斥著人們的生活,讀詩顯得很小眾。可是,大概我們每個人都還能記得“霜葉紅於二月花”以及“千里共嬋娟”,記得詩中呈現的美景與真情。或者說,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讀詩,而是那些優美的詩歌給我們帶來的那種哪怕內心片刻的安靜、閒適,還有對精神的滋養。可能,正如一位熱愛詩歌的人所說的那樣,縱然生活苟且,詩歌仍能帶我們走向遠方。

而是那些優美的詩歌給我們帶來的那種哪怕內心片刻的安靜、閒適,還有對精神的滋養。可能,正如一位熱愛詩歌的人所說的那樣,縱然生活苟且,詩歌仍能帶我們走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