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會用父母養老錢買房?要感謝的不是深圳,而是父母

昨天是母親節,融教授特意回家跟爸媽聚了下,去了一次高檔酒樓,

說起來也挺慚愧,沒帶他們享受過好的生活。

說起母親,昨天看了一個母親節的段子,讓教授我沉思良久,出來工作這麼久,越來越感覺父母在自己心裡的思念越來越少,越想越害怕,是自己變得太世故,還是對父母忘恩了。

昨天看的段子:“除了媽媽誰都不欠!說的真對,第一次看見這張圖片,就被震撼了,母親的健康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未來……女人用一輩子做媽媽!你替不了她懷孕的辛苦,

你替不了她開骨縫,刨開刀的巨痛,你替不了她每晚獨自帶娃身體所承受的負荷,你替不了她餵奶的艱辛,你替不了她每夜的頻繁醒來,你替不了的太多了……母親節要到了!祝天下母親一切安好!”

圖片來自網路

其實不管是母親還是父親,

對孩子的愛都一樣,只是付出的東西不同而已。

回歸正題,該不該用父母的養老錢買房。

作為有志青年的我們,應該理解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絕不【啃老】的精神,這裡拋出2個問題:1、不會用父母錢買房;2、會用父母錢買房。

在【不會用父母錢買房】的觀點上,有一個比較集中的意見就是:為了不【啃老】或者實現真正的獨立,在買房的問題上,除非是完全有能力負擔,否者不會買,

有怎樣的能力,過怎麼樣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雙手創造的。父母已經到了該養老的年紀了,用了他們的養老錢他們怎麼養老呢?

那麼贊同【會用父母養老錢買房】觀點的人,大部分人是人為這是一種投資方式,幫父母更好的管理財產。但這個前提下有2個問題:

1、買房產生的投資收益,是由父母享受嗎?看著房價高漲,你會將房子賣掉,向父母兌現投資收益嗎?

2、買房產生的投資風險,是由父母承擔嗎?一旦房價走低,你能保證房子賣得掉,向父母返還本金嗎?

再說到買房的話題上,不得不說我的朋友z哥(上一篇推文的話題主人公),他和很多人一樣,以用父母的錢為恥,希望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所以,他非常抗拒用父母的錢來買房,總覺得他要自己賺錢,而且,他也相信自己賺錢的能力。雖然在不靠父母的前提下,終於買了屬於他的房子,

但卻多花了近80萬。

最近融教授在看中國通脹的情況,在網上找了一份官方發佈的通脹率表,有專業人士說這份通脹率表僅能反應基本生活物質的通脹情況,並不能體現包含房價、高端消費在內的變化。

從官方資料顯示,從2006-2016年這10年的通脹率平均值是3.19%,但現在網上普遍回饋的通脹是10%-13%之間,有的甚至預測更高。現在我們用100萬作為計算基價,用官方近10年平均數據和網上普遍回饋的10%相加再平均,得出6.595%的結果來計算未來5年後的通脹情況(可能這種演算法不對,這裡僅作為資料實驗參考),套用通脹率的計算公式:100x(1+0.6595)^5=126.05萬,就是說5年後基本生活物質成本要比原來多出26.05萬,如果加上房價每年的漲幅,100萬能買多大?

現在再回頭看《該不該用父母養老錢買房》這個問題,拋開道德綁架,從投資收益方面來看,你和爸媽作為一個投資整體,如果認為有必要,就集中起來投資,無論是剛需房,還是投資房。關鍵是衡量其中的投入產出,要麼收益最大化,要麼損失最小化。如果判斷房價要繼續上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而自己又的確需要買房,而父母有的確有現金,為什麼不用?

所以,當大家考慮這些問題時,不妨站在整個家庭這個系統的角度上來看,如何讓整體的家庭財富保值增值,如何收益最大或者損失最小,將資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千萬不要被年輕的熱血擋住自己的理性判斷。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對待。我僅僅是幫那些家庭有一些經濟基礎、又身為理想主義者的朋友,開拓一下思路。如果你自己沒有奮鬥的決心,就想著從家裡撈點錢,而不是去改善家庭的整體狀況、回報父母,對不起,你不在我們討論的受眾範圍內。當然,這裡說用父母養老錢買房並非全部,需要留存一部分作為不時之需。

從官方資料顯示,從2006-2016年這10年的通脹率平均值是3.19%,但現在網上普遍回饋的通脹是10%-13%之間,有的甚至預測更高。現在我們用100萬作為計算基價,用官方近10年平均數據和網上普遍回饋的10%相加再平均,得出6.595%的結果來計算未來5年後的通脹情況(可能這種演算法不對,這裡僅作為資料實驗參考),套用通脹率的計算公式:100x(1+0.6595)^5=126.05萬,就是說5年後基本生活物質成本要比原來多出26.05萬,如果加上房價每年的漲幅,100萬能買多大?

現在再回頭看《該不該用父母養老錢買房》這個問題,拋開道德綁架,從投資收益方面來看,你和爸媽作為一個投資整體,如果認為有必要,就集中起來投資,無論是剛需房,還是投資房。關鍵是衡量其中的投入產出,要麼收益最大化,要麼損失最小化。如果判斷房價要繼續上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而自己又的確需要買房,而父母有的確有現金,為什麼不用?

所以,當大家考慮這些問題時,不妨站在整個家庭這個系統的角度上來看,如何讓整體的家庭財富保值增值,如何收益最大或者損失最小,將資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千萬不要被年輕的熱血擋住自己的理性判斷。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對待。我僅僅是幫那些家庭有一些經濟基礎、又身為理想主義者的朋友,開拓一下思路。如果你自己沒有奮鬥的決心,就想著從家裡撈點錢,而不是去改善家庭的整體狀況、回報父母,對不起,你不在我們討論的受眾範圍內。當然,這裡說用父母養老錢買房並非全部,需要留存一部分作為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