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內畫鼻煙壺:壺裡藏著大乾坤

艾福多

內畫鼻煙壺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工藝品,自清嘉慶年間,

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舊 時一些迷信的老北京人,實在不能理解在壺內壁作畫的技巧,認為是鬼神鑽入壺中,施展法術畫出精美畫片,所以也稱之為“鬼畫壺”。2009年,張賢亮將48歲的內畫鼻煙壺“冀”派傳承人艾福多,從遼寧邀請到鎮北堡影城,將他的手藝傳到了寧夏。

三個月才算入了勾線的門

今年56歲的艾福多,端坐在工作臺前,左手托著一枚不足10釐米高的玻璃壺,右手指尖捏著特製的彎頭畫筆,

從窄小的壺口探入,輕描淡寫之間,壺壁上漸漸“躍出”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鳥、人物,透著妙趣。

艾福多自小就對繪畫藝術有濃厚的興趣,12歲時他背上行囊隻身一人到河北遠房親戚家拜師學藝。一起學習的弟子一共五六個,每一個都與他年齡相仿,“內畫藝術不同於其他的手藝,想要徹底學成,至少要七八年,因為繪製時間長,過程又單一枯燥,年齡太小坐不住,

年齡過大視力跟不上,就沒有辦法再畫了,所以十一二歲正好。”

起初,師傅拿來鼻煙壺坯、筆、墨、硯臺,讓艾福多從最簡單的勾線開始慢慢學。對此,沒有太多概念的他,只能照著師傅作畫的樣子,一點一點悟。畫錯了、弄花了,就要挨一板子,再用鐵砂洗了,重新練,三個月後才算是入了勾線的門。

小石頭綁在手腕上練力度

內畫的筆和尋常作畫的毛筆不同,是特別定制的,

“學內畫有一定的難度,用的筆很細,手捏筆的時間長了,會非常疼,在剛學藝的那段時間,大拇指都腫了,咬牙堅持了數月後才慢慢順手。”

艾福多回憶,年少時期,自己憑藉對內畫鼻煙壺手藝的熱愛,所以從未想過放棄。為了鍛煉描繪時手腕的平衡能力,師傅將小石頭綁在他手腕上,雖然疼痛難忍,但時間長了手上確實更有力度。在他的作品上,即使是仕女的睫毛,都繪製得栩栩如生。

艾福多說,綁小石頭奧秘就在這兒呢,作畫時除了要氣沉丹田,落筆更要精確,如果畫錯一筆,將功虧一簣。

作畫時要練“反向思維”

採訪時,艾福多正在給他創作的新作品上色,在口徑不足9毫米的煙壺內壁上畫出細如毫髮、生動傳神的精美之作,難度可想而知。只見他兩隻手配合嫺熟,下筆果斷,神情專注。據他介紹,這門技藝不僅要手穩,繪製前期還必須先練習“反向思維”。

所謂“反向思維”,也是內畫技法的最大特點之一。內畫鼻煙壺,畫面繪在透明的壺內壁,需要“反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