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年的感情,是責任還是愛情?

09年和我老公談戀愛,同年九月,他去蘇州上大學,同年12月,

我打胎一次。11年,我父母離婚,我打電話給他時,他在回學校的高鐵上,他立馬買了回程的車票回來陪我。他上學期間基本上一個月回來兩趟,那時候也沒什麼錢,動車、高鐵、特快、汽車都做過。學校裡面有個同老家的姑娘喜歡他,還約過他,他一次沒都出去過。

14年結婚,所有東西都按我的要求做的,他五音不全,可是開場還是給我唱了一首歌。度蜜月期間,想要孩子的,沒懷上,

想著生個猴子吧,反正不著急。我宮寒的厲害,又怕打過一次胎,懷不上(我嫂子就因為打胎一直沒懷上),期間吃了中藥調理。

15年,我們的寶寶終於在我的肚子裡生根發芽,他們倆都開心的不得了,知道懷孕第二天就帶我買防輻射衣服,為了款式好看,買了700+的。我咳嗽,他第一次學做冰糖雪梨。

16年,寶寶如期而至,我知道他上班辛苦,夜裡我一個人帶,讓他睡書房。

一切都進行的順順利利的,

所有人眼裡最最恩愛的我們,只要有空就帶我出去玩,吃好吃的。去年11月底,分期付款帶我買了iPhone7,他用我的iPhone6,對,和他在一起之後,一直是我用新手機,他用我的舊手機。

今年一月,他出軌了,走心又走腎。他剛開始騙我,是原來同事,後來就不聯繫了。後天我才發現,他們是現在的同事,一遍一遍給我說不聯繫的時候,兩人白天還是一起上班。公司年會,一起去上海,我剛開始和我說,

想自己一個人散散心,第二天晚上再回來,後天才知道,他們倆一起玩兒了一天。3月初,他離職了

最近他跟我說,其實他早就想分開了,上學期間,同學說“我能接受別人用過的,但接受不了死過人的”,所以他不敢和我分手。知道我父母離婚的消息時,他說他當時是懵逼的。覺得因為是我男朋友,所以必須得回來陪我,這對他是道德綁架。他怕我懷不上,所以沒人要我,不敢和我離婚。

他說他一直沒忘記當初拒絕她的那個人,去年10月,她結婚了,才徹底放下。然後就遇到了這個出軌的物件。

我說你同事怎麼可能不知道你有家庭?朋友圈有圖片,而且這件事之前,我們幾乎每天都有電話,放假總是陪我一起帶孩子,一起玩兒。而且他說和老婆快要生的同事說帶孩子的辛苦,說老婆挺賢慧的,會做好吃的給他吃。他說,其實都是假的,他從沒和同事說過這些,

接我電話也都是偷偷的接。

我鬧過離婚,三次很堅決的鬧離婚,他哭了三次。說捨不得我,怕我出去了過不好,怕他再也找不到我對他這麼好的人了。他說我是老婆,我是家裡人,對我是親情,他說他還沒有玩夠。他說他們認識兩個月,卻想認識了兩年。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對我是真的只剩下責任了嗎?

佐佑婚姻諮詢甜蜜老師線上回復: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一個個案。

求助者是妻子,和老公是大學同學。兩人在讀書期間談的戀愛,老公主動追求的,對她非常照顧。畢業之後2年,兩個人結婚。婚後的生活比較拮据,有些捉襟見肘,妻子雖然有些報怨,不過看在丈夫對她照顧有加的份上,也並沒有爆發大的衝突。後來,丈夫決定離開家鄉去北京創業,兩人因此相隔。妻子受不了這種分居兩地的苦楚,在半年之後,也不顧丈夫的反對(當時他在北京的事業還沒有穩定下來),來到了北京。

來了北京之後,生活並沒有如她所想的那樣和諧。由於丈夫的事業仍在掙扎期,物質上比較艱難,妻子剛到陌生的城市,也沒有工作,這樣的壓力,讓丈夫在那段時間背負沉重的壓力,因此會經常與朋友一起喝酒。

妻子對丈夫比較依賴,對丈夫做法不能接受,“我千里迢迢過來和你一起生活,你卻天天和朋友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兩口子的爭吵也多了起來。妻子對丈夫與異性的接觸特別敏感,擔心會發生什麼事情,不過,椐可靠朋友的資訊,丈夫對男女關係比較謹慎的,從不亂來。畢竟,是生活在一起多年的夫妻,丈夫的品性,她也是清楚的,另外這個朋友的也比較可信。即使這樣,她的擔心與焦慮也並沒有降低多少,只要丈夫晚歸,她就會抓狂,做出很多自己也控制不住的行為,如不停的打他的電話。

兒子11歲的時候,情況有了變化。丈夫,開始對她不理不睬的,出差也比以前更加頻繁了,妻子的任性也不太會引起丈夫的焦慮與不耐煩,變得平靜了許多。雖然,妻子並沒有明顯的證據,但這種感覺,讓她明白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了。果然,在一次爭吵之後,丈夫平靜地說,我們離婚吧。妻子覺得整個世界崩塌了,似乎連陽光都是黑色的,一切是那麼的灰暗,一切都是那麼不真實。“這種事情真的發生在我身上了嗎?”抓狂開始成為她無法控制一種狀態,情緒像繃得太緊的弦突然就斷了,對丈夫的撕打也在不知不覺成了衝突中的常態……

一段時間後,丈夫始終如一的平靜也讓她慢慢的冷靜了。這麼多年在工作中養成的職業習慣(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某知名企業的中層管理者),讓她開始思考目前的局面。兩個人從相識相知相愛的畫面開始浮現,婚後的點點滴滴突然變得清晰起來。以前,她鬧離婚時,丈夫都是哄著她,表現不離婚,她都覺得離婚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突然,離婚變得近在咫尺,變得輕而易舉,她不由的迷惘了,這個曾經愛著她寵著她的男人,真的要放棄他嗎?妻子沒有同意離婚,兩人相敬如賓般生活,丈夫說話與平時差不多,少了以往的針鋒相對,遇到衝突或者意見不一時,丈夫總是會適時閉嘴,不願意與她再起衝突和爭執。

丈夫非常愛孩子,關心他的學習,與孩子很開心的聊天,會精心準備孩子的生日禮物,會關心孩子成長的煩惱,安慰他學習不要太緊了,該玩的時候可以玩的。丈夫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時,經常忘記帶孩子上補習班,這是妻子幫孩子報的。丈夫之所以沒有狠下心腸堅決的把婚給離了,就是看在孩子的份上,不希望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與學習(丈夫會和妻子這麼說)。丈夫表示,自己離婚後不一定過得比現在好,甚至過得不如現在好,不過他還是願意選擇離婚,哪怕真的過得不好,也想去嘗試。妻子照顧不了他的生活,不懂他的感受,有些事有些話傷了他的心。

十多年的婚姻,近二十年的感情,丈夫卻說是看在孩子的面上,才沒有堅決離婚的,這話聽了,心裡能好受得了嗎?

婚姻殘留,是責任還是感情?

內心的無助排山倒海般沖刷著脆弱的自尊之牆,她非常願意相信丈夫是一個無情無義的混蛋,可是回顧來時路,卻似乎並非如此。丈夫富有個人魅力(身高在180cm左右,體重77KG左右),有事業心,研究生學歷,待人溫溫儒雅,比較有異性緣。在創業初期那段掙扎的日子裡,丈夫頻繁與異性朋友去酒吧,自己雖然懷疑重重,卻始終沒有狀況,行為並不逾矩,他在男女方面一直有分寸。

選擇離婚,從道德還是法律來說,都是無可厚非的選擇。可是婚姻終歸是婚姻,過去的點點滴滴,相處的朝朝暮暮,沒有長大的孩子,這一切早已經,進入了血液,長進了肉裡,割捨,談何容易,婚姻可不是戀愛呀。

另外一方面,相愛容易相處難,丈夫這樣的男人,都會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又哪有信心可以在下段關係中避免呢,而且自身條件不錯(在職場上取得還不錯的成就,外貌在同齡人中算好的)對生活也是有要求的,隨隨便便的男人,自己也是看不上。身邊也有些朋友遇到了丈夫出軌後離了婚(朋友的丈夫比求助者的丈夫差,事業在搞外遇的過程也毀得七七八八,沒那麼有上進心,對男女關係有點放縱,對孩子不太用心),可是好像也沒有變得更快樂,自己覺得朋友身上也有比較大的問題。

責任,還是愛情。當面臨婚姻危機時,明明自己仍然深愛眼前的這個男人,可是他卻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明明這個男人很多表現都讓自己滿意,可是他卻偏偏會做出軌的事情。很多男人出軌後都是一副邪惡的嘴臉,可是他卻仍然有著可圈可點的行為。特別是題主這種情況,明明已經決定離婚,可是對方卻不同意離婚;明明已經違背承諾,可是卻淚眼相向。

“三次很堅決的鬧離婚,他哭了三次”。他是想用哭來標榜自己好男人的形象?可是他已經出軌了。出軌,對於一個並非無賴的人來說,就是一個硬傷,已經離好男人的形象相隔甚遠。我處理的個案中,丈夫出軌而不願意離婚時,會懇求,會堅定的拒絕,會提出不合理的條件,會惡人先告狀,會耍無賴,會不回應,會冷戰,會用這些方式,可是選擇哭,而且還會哭三次的情況,並不多見,甚至是罕見的。在描述中,可以判斷,題主沒有遠超常人的財富與美貌,他假裝心痛,也無從說起。或者,像有些人說的,他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下家,所以才不願意離婚,即使這樣,他也無須通過哭這種方式,前面提到的那麼多方法都可以呀。結婚不是談戀愛,離婚要面對的掙扎不是旁觀者能夠理解的,所以,要做到暫時不離婚,還是可能性很大,無須用其極。也有可能他是一個天生的演員,一個渾身充滿撒謊的人,所以習慣用眼淚為伎倆來博取同情。可是題主說了這麼多事情,丈夫的污點集中於出軌,以及與出軌相關的,對同事的隱瞞行為,總體污點並不多。他在學校完全有機會與女同學做齷齪的事情,可是並沒有。看起來,天生演員的可能性並不高。如果這樣看的話,他的眼淚後面,蘊含著深深的情感,這種可能性是比較高的。

可能最讓題主傷心的是“一遍一遍給我說不聯繫的時候”,而實際上何止是聯繫,還“一起玩兒了一天”。明明說好,不聯繫,卻仍然偷偷的聯繫。這可能是很多妻子在遭遇出軌傷害後,最痛苦的一個點。自己好不容易接受這個事實,卻轉眼之間,在傷害之後發現了更多的欺騙,欺騙之後是更多更深的傷害。

題主恐懼他“走心又走腎”。恰恰是這一點,可以說明他本身並非是欺騙成性,天生謊言的人。走心,是很可怕,不過,遠遠沒有“只走腎”那麼可怕。只走腎,不走心,這是什麼,這是一個行走的生☆禁☆殖☆禁☆器,沒有感情,只有性☆禁☆欲。為了自己的欲望,可以任意欺騙,可以睜眼說瞎話,而不帶一點點的情感波動。這樣的人,是比較可怕的,別說做戀人,就是做朋友都是非常難受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走心又走腎”比“走腎不走心”要好處理,雖然初期難度會比較大,可是重獲幸福的可能要高。“走腎不走心”,重獲婚姻的並不難,可是重獲幸福就比較難了,畢竟這種人的感情本來就很少,而且也不重要。而幸福最重要的來源婚姻的內核,情感。所以,前面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偷偷聯繫的現象,是因為情感結束需要經歷一個消退期和代償期。

我做的很多個案都是“走心又走腎”類型的。更進一步說,先走心,然後才走的腎。導致這樣事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每個個案,粗看都可以回溯到這樣的疑問:

“是責任還是愛情?”

“他只剩責任感了嗎?”

“還有愛情嗎?”

責任感,毫無疑問,是我選擇愛人進入婚姻必須要考慮的。誰會選擇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牽手漫漫人生路呢?所以,當遇到婚姻危機時,如果能有這樣的追問,在我看來是非常好一個現象,至少他的責任感,不是裝出來,是本身固有的東西。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多半是會“走心又走腎”。人格品質中的責任感,一直都是我在審視婚姻的生命力時,必須全面審視的一個點。

大家也會有疑問,他即便是有責任感,那為什麼要出軌?如果不愛了,他可以選擇離婚,為什麼要出軌,為什麼要欺騙,這能叫責任心?簡直胡扯!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我是婚姻諮詢從業者,並不是社會學家,我需要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切實幫助到辛苦付費的求助者,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針對每一個具體的婚姻,進行具體深入的分析與概括,才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出軌,是一種表現出來的行為,更準確的說是一個生活事件,由很多配套的行為共同形成。而決定一個行為,一個事件的產生,其決定因素往往不一個。如果我們把責任感看成是人格特質(責任感也可以從道德的角度來看,社會道德是社會的公共品質,這是一個保守的社會,該社會群體就趨於保守,而婚姻是特別個人化的,特別在現在中國,婚姻已經從組織產物,變成了個人愛情的產物),那麼除了責任感,人格特質還有宜人性、神經質性等(BIG FIVE),等不同特點,也會影響到出軌事件。

另外,還有個人需求,生活的壓力,婚姻中衝突處理的模式,也會對出軌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

出軌,是一件足以導致婚姻毀的巨大事件,這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某個角度看,只要結婚,從理論上就可能遭遇出軌,這似乎又將焦點引向的婚姻的實質。我們結婚,到底是為什麼?一定是比責任有著更多的感動,一定是比愛情有著更深沉的分量,一定是什麼東西在吸引著我們。是我們情之所至,愛之所限,才步入婚姻的。

能夠感受到,題主在這段感情,這段婚姻當中,愛多於苦,喜多於悲。如果,你覺得和他的愛有著許多的羈絆,有著足夠的深度,應該把其當成經營婚姻中的一個重大危機事件去思考,這能夠讓自己的思路變得清晰:危機產生的外在條件,危機爆發的引發事件,危機所處的階段,危機帶來的即時傷害,危機轉化的條件等等,以及評估執行這些操作,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與心理素質(如在分析產生的條件與引發事件,就要明白這兩者不是同一個的概念,比如,“塞拉耶佛事件”是導致一戰爆發的引發事件,可這並不是一戰爆發的外在條件。“塞拉耶佛事件”,並不必然導致一戰,而是當時歐洲積累下來的各方面社會矛盾到了一定的極限,條件已經成熟),並評估自己的狀態,如果在這兩者之間構建出可執行的接近軌跡。用這樣的方式來看話,就會比較方便自己從亂成一鍋粥的生活中捋出一條可以觸摸的,具體化的處理軌跡。或許我們換個姿勢去看生活,能夠看到接近幸福的挑戰與臺階。

人生中重大問題重大事件的處理,無論是學生時代的高考挑戰,還是工作時期的升職瓶頸,都不可能靠泛泛的努力就可以解決,都需要非針對性的努力,這會涉及專門能力與相匹配的心理素質。如高考,那就得提高相應短板科目的知識涵蓋,題式種類,解題技巧,審題能力,解題速度,甚至創造性,這些都是一些專門化的能力,而工作中的升職瓶頸,那就得提高對從事行業的發展趨勢的解讀能力,自己所在崗位業務的提高,這又涉及到屬於本崗位的專業知識的豐富,專業技能的嫺熟,工作的理解能力,所在公司或者機構的處理能力,還有個人的性格與溝通針對性問題的解決。

婚姻,更是一個專門的領域,從來都不是只靠靜下心來坐著談一談,這樣的做法多半淪為自我安慰的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可是婚姻是兩個人事情,也是兩人之間持續的博弈,對生活矛盾的評估,對方情緒狀態的感受,自我取悅的方法,自身狀態的體悟,根據對方回饋進行調整等等,這些實際的能力不具備,這些現實的問題不觸碰,精神勝利法只能是導致更大的痛苦,或許讓你對痛苦變得麻木,或者是讓你放棄了面對困難的鬥志,最後的結果都是放棄了自己對幸福的期待。

中國有句俗話“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也就是說,婚姻是非常專業的領域,為官之道不是婚姻之道,婚姻有婚姻之道。非常感謝有心理學,婚姻諮詢和婚姻治療的長足發展,這才有了讓婚姻之道得到自證的可能。

佐佑婚姻諮詢甜蜜老師線上回復: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一個個案。

求助者是妻子,和老公是大學同學。兩人在讀書期間談的戀愛,老公主動追求的,對她非常照顧。畢業之後2年,兩個人結婚。婚後的生活比較拮据,有些捉襟見肘,妻子雖然有些報怨,不過看在丈夫對她照顧有加的份上,也並沒有爆發大的衝突。後來,丈夫決定離開家鄉去北京創業,兩人因此相隔。妻子受不了這種分居兩地的苦楚,在半年之後,也不顧丈夫的反對(當時他在北京的事業還沒有穩定下來),來到了北京。

來了北京之後,生活並沒有如她所想的那樣和諧。由於丈夫的事業仍在掙扎期,物質上比較艱難,妻子剛到陌生的城市,也沒有工作,這樣的壓力,讓丈夫在那段時間背負沉重的壓力,因此會經常與朋友一起喝酒。

妻子對丈夫比較依賴,對丈夫做法不能接受,“我千里迢迢過來和你一起生活,你卻天天和朋友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兩口子的爭吵也多了起來。妻子對丈夫與異性的接觸特別敏感,擔心會發生什麼事情,不過,椐可靠朋友的資訊,丈夫對男女關係比較謹慎的,從不亂來。畢竟,是生活在一起多年的夫妻,丈夫的品性,她也是清楚的,另外這個朋友的也比較可信。即使這樣,她的擔心與焦慮也並沒有降低多少,只要丈夫晚歸,她就會抓狂,做出很多自己也控制不住的行為,如不停的打他的電話。

兒子11歲的時候,情況有了變化。丈夫,開始對她不理不睬的,出差也比以前更加頻繁了,妻子的任性也不太會引起丈夫的焦慮與不耐煩,變得平靜了許多。雖然,妻子並沒有明顯的證據,但這種感覺,讓她明白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了。果然,在一次爭吵之後,丈夫平靜地說,我們離婚吧。妻子覺得整個世界崩塌了,似乎連陽光都是黑色的,一切是那麼的灰暗,一切都是那麼不真實。“這種事情真的發生在我身上了嗎?”抓狂開始成為她無法控制一種狀態,情緒像繃得太緊的弦突然就斷了,對丈夫的撕打也在不知不覺成了衝突中的常態……

一段時間後,丈夫始終如一的平靜也讓她慢慢的冷靜了。這麼多年在工作中養成的職業習慣(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某知名企業的中層管理者),讓她開始思考目前的局面。兩個人從相識相知相愛的畫面開始浮現,婚後的點點滴滴突然變得清晰起來。以前,她鬧離婚時,丈夫都是哄著她,表現不離婚,她都覺得離婚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突然,離婚變得近在咫尺,變得輕而易舉,她不由的迷惘了,這個曾經愛著她寵著她的男人,真的要放棄他嗎?妻子沒有同意離婚,兩人相敬如賓般生活,丈夫說話與平時差不多,少了以往的針鋒相對,遇到衝突或者意見不一時,丈夫總是會適時閉嘴,不願意與她再起衝突和爭執。

丈夫非常愛孩子,關心他的學習,與孩子很開心的聊天,會精心準備孩子的生日禮物,會關心孩子成長的煩惱,安慰他學習不要太緊了,該玩的時候可以玩的。丈夫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時,經常忘記帶孩子上補習班,這是妻子幫孩子報的。丈夫之所以沒有狠下心腸堅決的把婚給離了,就是看在孩子的份上,不希望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與學習(丈夫會和妻子這麼說)。丈夫表示,自己離婚後不一定過得比現在好,甚至過得不如現在好,不過他還是願意選擇離婚,哪怕真的過得不好,也想去嘗試。妻子照顧不了他的生活,不懂他的感受,有些事有些話傷了他的心。

十多年的婚姻,近二十年的感情,丈夫卻說是看在孩子的面上,才沒有堅決離婚的,這話聽了,心裡能好受得了嗎?

婚姻殘留,是責任還是感情?

內心的無助排山倒海般沖刷著脆弱的自尊之牆,她非常願意相信丈夫是一個無情無義的混蛋,可是回顧來時路,卻似乎並非如此。丈夫富有個人魅力(身高在180cm左右,體重77KG左右),有事業心,研究生學歷,待人溫溫儒雅,比較有異性緣。在創業初期那段掙扎的日子裡,丈夫頻繁與異性朋友去酒吧,自己雖然懷疑重重,卻始終沒有狀況,行為並不逾矩,他在男女方面一直有分寸。

選擇離婚,從道德還是法律來說,都是無可厚非的選擇。可是婚姻終歸是婚姻,過去的點點滴滴,相處的朝朝暮暮,沒有長大的孩子,這一切早已經,進入了血液,長進了肉裡,割捨,談何容易,婚姻可不是戀愛呀。

另外一方面,相愛容易相處難,丈夫這樣的男人,都會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又哪有信心可以在下段關係中避免呢,而且自身條件不錯(在職場上取得還不錯的成就,外貌在同齡人中算好的)對生活也是有要求的,隨隨便便的男人,自己也是看不上。身邊也有些朋友遇到了丈夫出軌後離了婚(朋友的丈夫比求助者的丈夫差,事業在搞外遇的過程也毀得七七八八,沒那麼有上進心,對男女關係有點放縱,對孩子不太用心),可是好像也沒有變得更快樂,自己覺得朋友身上也有比較大的問題。

責任,還是愛情。當面臨婚姻危機時,明明自己仍然深愛眼前的這個男人,可是他卻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明明這個男人很多表現都讓自己滿意,可是他卻偏偏會做出軌的事情。很多男人出軌後都是一副邪惡的嘴臉,可是他卻仍然有著可圈可點的行為。特別是題主這種情況,明明已經決定離婚,可是對方卻不同意離婚;明明已經違背承諾,可是卻淚眼相向。

“三次很堅決的鬧離婚,他哭了三次”。他是想用哭來標榜自己好男人的形象?可是他已經出軌了。出軌,對於一個並非無賴的人來說,就是一個硬傷,已經離好男人的形象相隔甚遠。我處理的個案中,丈夫出軌而不願意離婚時,會懇求,會堅定的拒絕,會提出不合理的條件,會惡人先告狀,會耍無賴,會不回應,會冷戰,會用這些方式,可是選擇哭,而且還會哭三次的情況,並不多見,甚至是罕見的。在描述中,可以判斷,題主沒有遠超常人的財富與美貌,他假裝心痛,也無從說起。或者,像有些人說的,他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下家,所以才不願意離婚,即使這樣,他也無須通過哭這種方式,前面提到的那麼多方法都可以呀。結婚不是談戀愛,離婚要面對的掙扎不是旁觀者能夠理解的,所以,要做到暫時不離婚,還是可能性很大,無須用其極。也有可能他是一個天生的演員,一個渾身充滿撒謊的人,所以習慣用眼淚為伎倆來博取同情。可是題主說了這麼多事情,丈夫的污點集中於出軌,以及與出軌相關的,對同事的隱瞞行為,總體污點並不多。他在學校完全有機會與女同學做齷齪的事情,可是並沒有。看起來,天生演員的可能性並不高。如果這樣看的話,他的眼淚後面,蘊含著深深的情感,這種可能性是比較高的。

可能最讓題主傷心的是“一遍一遍給我說不聯繫的時候”,而實際上何止是聯繫,還“一起玩兒了一天”。明明說好,不聯繫,卻仍然偷偷的聯繫。這可能是很多妻子在遭遇出軌傷害後,最痛苦的一個點。自己好不容易接受這個事實,卻轉眼之間,在傷害之後發現了更多的欺騙,欺騙之後是更多更深的傷害。

題主恐懼他“走心又走腎”。恰恰是這一點,可以說明他本身並非是欺騙成性,天生謊言的人。走心,是很可怕,不過,遠遠沒有“只走腎”那麼可怕。只走腎,不走心,這是什麼,這是一個行走的生☆禁☆殖☆禁☆器,沒有感情,只有性☆禁☆欲。為了自己的欲望,可以任意欺騙,可以睜眼說瞎話,而不帶一點點的情感波動。這樣的人,是比較可怕的,別說做戀人,就是做朋友都是非常難受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走心又走腎”比“走腎不走心”要好處理,雖然初期難度會比較大,可是重獲幸福的可能要高。“走腎不走心”,重獲婚姻的並不難,可是重獲幸福就比較難了,畢竟這種人的感情本來就很少,而且也不重要。而幸福最重要的來源婚姻的內核,情感。所以,前面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偷偷聯繫的現象,是因為情感結束需要經歷一個消退期和代償期。

我做的很多個案都是“走心又走腎”類型的。更進一步說,先走心,然後才走的腎。導致這樣事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每個個案,粗看都可以回溯到這樣的疑問:

“是責任還是愛情?”

“他只剩責任感了嗎?”

“還有愛情嗎?”

責任感,毫無疑問,是我選擇愛人進入婚姻必須要考慮的。誰會選擇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牽手漫漫人生路呢?所以,當遇到婚姻危機時,如果能有這樣的追問,在我看來是非常好一個現象,至少他的責任感,不是裝出來,是本身固有的東西。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多半是會“走心又走腎”。人格品質中的責任感,一直都是我在審視婚姻的生命力時,必須全面審視的一個點。

大家也會有疑問,他即便是有責任感,那為什麼要出軌?如果不愛了,他可以選擇離婚,為什麼要出軌,為什麼要欺騙,這能叫責任心?簡直胡扯!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我是婚姻諮詢從業者,並不是社會學家,我需要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切實幫助到辛苦付費的求助者,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針對每一個具體的婚姻,進行具體深入的分析與概括,才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出軌,是一種表現出來的行為,更準確的說是一個生活事件,由很多配套的行為共同形成。而決定一個行為,一個事件的產生,其決定因素往往不一個。如果我們把責任感看成是人格特質(責任感也可以從道德的角度來看,社會道德是社會的公共品質,這是一個保守的社會,該社會群體就趨於保守,而婚姻是特別個人化的,特別在現在中國,婚姻已經從組織產物,變成了個人愛情的產物),那麼除了責任感,人格特質還有宜人性、神經質性等(BIG FIVE),等不同特點,也會影響到出軌事件。

另外,還有個人需求,生活的壓力,婚姻中衝突處理的模式,也會對出軌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

出軌,是一件足以導致婚姻毀的巨大事件,這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某個角度看,只要結婚,從理論上就可能遭遇出軌,這似乎又將焦點引向的婚姻的實質。我們結婚,到底是為什麼?一定是比責任有著更多的感動,一定是比愛情有著更深沉的分量,一定是什麼東西在吸引著我們。是我們情之所至,愛之所限,才步入婚姻的。

能夠感受到,題主在這段感情,這段婚姻當中,愛多於苦,喜多於悲。如果,你覺得和他的愛有著許多的羈絆,有著足夠的深度,應該把其當成經營婚姻中的一個重大危機事件去思考,這能夠讓自己的思路變得清晰:危機產生的外在條件,危機爆發的引發事件,危機所處的階段,危機帶來的即時傷害,危機轉化的條件等等,以及評估執行這些操作,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與心理素質(如在分析產生的條件與引發事件,就要明白這兩者不是同一個的概念,比如,“塞拉耶佛事件”是導致一戰爆發的引發事件,可這並不是一戰爆發的外在條件。“塞拉耶佛事件”,並不必然導致一戰,而是當時歐洲積累下來的各方面社會矛盾到了一定的極限,條件已經成熟),並評估自己的狀態,如果在這兩者之間構建出可執行的接近軌跡。用這樣的方式來看話,就會比較方便自己從亂成一鍋粥的生活中捋出一條可以觸摸的,具體化的處理軌跡。或許我們換個姿勢去看生活,能夠看到接近幸福的挑戰與臺階。

人生中重大問題重大事件的處理,無論是學生時代的高考挑戰,還是工作時期的升職瓶頸,都不可能靠泛泛的努力就可以解決,都需要非針對性的努力,這會涉及專門能力與相匹配的心理素質。如高考,那就得提高相應短板科目的知識涵蓋,題式種類,解題技巧,審題能力,解題速度,甚至創造性,這些都是一些專門化的能力,而工作中的升職瓶頸,那就得提高對從事行業的發展趨勢的解讀能力,自己所在崗位業務的提高,這又涉及到屬於本崗位的專業知識的豐富,專業技能的嫺熟,工作的理解能力,所在公司或者機構的處理能力,還有個人的性格與溝通針對性問題的解決。

婚姻,更是一個專門的領域,從來都不是只靠靜下心來坐著談一談,這樣的做法多半淪為自我安慰的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可是婚姻是兩個人事情,也是兩人之間持續的博弈,對生活矛盾的評估,對方情緒狀態的感受,自我取悅的方法,自身狀態的體悟,根據對方回饋進行調整等等,這些實際的能力不具備,這些現實的問題不觸碰,精神勝利法只能是導致更大的痛苦,或許讓你對痛苦變得麻木,或者是讓你放棄了面對困難的鬥志,最後的結果都是放棄了自己對幸福的期待。

中國有句俗話“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也就是說,婚姻是非常專業的領域,為官之道不是婚姻之道,婚姻有婚姻之道。非常感謝有心理學,婚姻諮詢和婚姻治療的長足發展,這才有了讓婚姻之道得到自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