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渣打香港馬拉松:就算個個都話呢段路好難|賽評團

跑步看世界

RUN to EXPLORE

2017年,42旅賽評團全新出發,攜手200位熱愛探索的賽評員,

幫助跑友們發現“值得跑賽事”。

賽評員豹大王,從路線風景、賽道組織、比賽氛圍、週邊服務、獎牌5個維度出發,為港馬打出了7.75分。

更多詳情,請欣賞豹大王的精彩賽記!

2 0 1 7 香 港 馬 拉 松

賽評員/豹子

魔鬼代表了什麽?

是控制、是束縛、還是誘惑?

號稱擁有魔鬼賽道的香港渣打馬拉松,

有人說這是亞洲最虐,沒有之一

大神也說這是他們PB的地方。

傳說中三橋(?)三隧,是不是真的那麽虐?

她,從一個漁村華麗轉身,因為殖民背景而有著多元的文化與建築,也擁有著全世界著名的天際線,這個城市聽起來好是熟悉。

我說的不是上海,而是香港。

或許是早年TVB戲劇和大批膾炙人口港片的影響,對於那陌生的城市,我們總可以感覺到很多的熟悉。那些暖心的市井生活、那些狗血到不行的豪門恩怨似乎日日夜夜都在那個城市間上演著。

曾幾何時,光芒褪去,她的身上僅剩下了"買買買""吃吃吃"的標籤。

拜交通便利之故,多年在深圳的我,自然對香港熟悉到不行。不過在沒有跑步之前,我也沒想過能用腳步踏過熙熙攘攘的彌敦道,用著不一樣的速度與角度跑過一座座的橋。

從1997年開辦的香港馬拉松,有著其歷史性的情懷,

2016是我的第一次港馬,也在狂風暴雨間,留下了一次難忘的記憶。港馬是一場大雨,即使感冒了,還盼回頭再淋一次

2017的港馬,有何不同?

NO.1 路線風景

港馬的安檢不嚴,感覺就是一個要跑就來跑的嘉年華會。睡過頭的跑友,應該也可以直接從旺角的街頭亂入吧。

和小夥伴們合影之後,就前往出發區準備起跑。聽到主持人瓜瓜了幾句,就鳴槍了。

港馬全程組是三段發槍,610,635 & 700。稍稍緩解了來自近17000名全馬跑者的起跑時的壓力。想起去年我也是挑戰組的一員,不知道怎麽就降級到了馬拉松一組了,想想能多睡半小時也是挺好的。

這次的目標是帶著小夥伴400完賽,想著儘量保持在530左右的配速,所以起跑後需不斷突破重圍。

彌敦道說小不小,不過當上千人同時起跑時,還是有一定的壓力。

10K左右就到了第一個橋,昂船洲大橋。橋上風景不錯,在此我也讓志願者幫我拍了一張照片。可惜不太上相,就不放了。

從15K到汀九橋這段,由於折返距離很近,可以在這看到很多熟悉的跑友。而在此也因為如廁等待的緣故,丟失了小夥伴。邊跑邊找,好心累。

賽道有跑過跨海大橋的賽事,其實並不那麽多,所以港馬還是挺有魅力。只是沒了青馬,三橋少一橋還是有點可惜。

過隧道則是另一種體驗。尤其是海底隧道那一段。

整體港馬的爬升其實不多,道路傾斜反倒是個問題。另外,在我看來,過了長青隧道到青葵公路處,才是全程組的真正的考驗。

半程與全程的匯流,對於大部分的跑者來說,都是個難以躲過的噩夢。

以我自己為例。我到28K時,大概是9點10分左右,剛好可以遇到不少830出發的半程選手,所以被堵的不要不要的,也是剛好而已。

怎麽樣才能完美避開人群呢?

1.要當一個很快的挑戰組選手,爭取830前通過28K匯流處

2.報馬拉松二組開始慢搖,10點左右經過28K

所以,重點就是不要被分到馬拉松一組~

NO.2 賽道組織

港馬的補給中規中矩,後程香蕉、朱古力感覺無限供應,進西隧前還有一個熊本小番茄的攤位,還是挺不錯的。備受好評的運動飲料也是一個亮點。

NO.3 比賽氛圍

後程路邊勵志標語無所不在,到上環附近也開始有很多居民給大家加油,無形間給了大夥不少的動力。最後跑上軒尼詩道,終於又有回到香港的感覺。

隨著路旁的歡呼聲,沒多久就到了終點,這注雞血有點浪費。

NO.4 週邊服務

賽前領物▼

2017的香港馬拉松,有了一個重大的變化。那就是跟國際大賽接軌,採取抽籤報名的模式。運氣不錯的我,又得到了這個受虐的機會。看了一下周遭的朋友,十有七八幾乎都中簽,貌似並不困難。

不過賽前的領物,實在是令人詬病。1.沒有收到通知函的跑友,在週六中午過後,大概得用一餐飯的時間去排隊領物;2.衣服尺碼不足,我領物時,好似只剩L碼跟XS;3.據說後來有人連參賽手冊都沒有。

好在我是有收到領物信的那一位,一分鐘完成領物,小確幸。

NO.5 獎牌

個人感悟

整體來說,我覺得港馬是個很值得體驗的賽事。

記得去年第一次跑之前,連沒跑過的人都能繪聲繪影的說港馬有多虐。直到自己體驗過後,感覺浮誇的說法大過了其本質。也很好的給了大神們挑戰的理由,小白們倔戰的藉口。

其實就像路上標語說的" 不跑怎知前面有多遠,跑了又何必在乎前面有多遠",很多路,虐不虐,跑了才知道。

港馬就如同他們那些經典的影劇一樣,跑的過程中擁有著奮鬥、熱血、狗血、虐心的情節,但最終只留給了我們一幕幕難忘的回憶。

最後來組圖,來看下三個組的平均配速有什麽不同? 你有沒有拖後腿呢?

想起去年我也是挑戰組的一員,不知道怎麽就降級到了馬拉松一組了,想想能多睡半小時也是挺好的。

這次的目標是帶著小夥伴400完賽,想著儘量保持在530左右的配速,所以起跑後需不斷突破重圍。

彌敦道說小不小,不過當上千人同時起跑時,還是有一定的壓力。

10K左右就到了第一個橋,昂船洲大橋。橋上風景不錯,在此我也讓志願者幫我拍了一張照片。可惜不太上相,就不放了。

從15K到汀九橋這段,由於折返距離很近,可以在這看到很多熟悉的跑友。而在此也因為如廁等待的緣故,丟失了小夥伴。邊跑邊找,好心累。

賽道有跑過跨海大橋的賽事,其實並不那麽多,所以港馬還是挺有魅力。只是沒了青馬,三橋少一橋還是有點可惜。

過隧道則是另一種體驗。尤其是海底隧道那一段。

整體港馬的爬升其實不多,道路傾斜反倒是個問題。另外,在我看來,過了長青隧道到青葵公路處,才是全程組的真正的考驗。

半程與全程的匯流,對於大部分的跑者來說,都是個難以躲過的噩夢。

以我自己為例。我到28K時,大概是9點10分左右,剛好可以遇到不少830出發的半程選手,所以被堵的不要不要的,也是剛好而已。

怎麽樣才能完美避開人群呢?

1.要當一個很快的挑戰組選手,爭取830前通過28K匯流處

2.報馬拉松二組開始慢搖,10點左右經過28K

所以,重點就是不要被分到馬拉松一組~

NO.2 賽道組織

港馬的補給中規中矩,後程香蕉、朱古力感覺無限供應,進西隧前還有一個熊本小番茄的攤位,還是挺不錯的。備受好評的運動飲料也是一個亮點。

NO.3 比賽氛圍

後程路邊勵志標語無所不在,到上環附近也開始有很多居民給大家加油,無形間給了大夥不少的動力。最後跑上軒尼詩道,終於又有回到香港的感覺。

隨著路旁的歡呼聲,沒多久就到了終點,這注雞血有點浪費。

NO.4 週邊服務

賽前領物▼

2017的香港馬拉松,有了一個重大的變化。那就是跟國際大賽接軌,採取抽籤報名的模式。運氣不錯的我,又得到了這個受虐的機會。看了一下周遭的朋友,十有七八幾乎都中簽,貌似並不困難。

不過賽前的領物,實在是令人詬病。1.沒有收到通知函的跑友,在週六中午過後,大概得用一餐飯的時間去排隊領物;2.衣服尺碼不足,我領物時,好似只剩L碼跟XS;3.據說後來有人連參賽手冊都沒有。

好在我是有收到領物信的那一位,一分鐘完成領物,小確幸。

NO.5 獎牌

個人感悟

整體來說,我覺得港馬是個很值得體驗的賽事。

記得去年第一次跑之前,連沒跑過的人都能繪聲繪影的說港馬有多虐。直到自己體驗過後,感覺浮誇的說法大過了其本質。也很好的給了大神們挑戰的理由,小白們倔戰的藉口。

其實就像路上標語說的" 不跑怎知前面有多遠,跑了又何必在乎前面有多遠",很多路,虐不虐,跑了才知道。

港馬就如同他們那些經典的影劇一樣,跑的過程中擁有著奮鬥、熱血、狗血、虐心的情節,但最終只留給了我們一幕幕難忘的回憶。

最後來組圖,來看下三個組的平均配速有什麽不同? 你有沒有拖後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