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之間吵架了,父母可以這樣做

孩子小的時候,在一起玩,難免吵架,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一、為什麼孩子之間會吵架?

孩子之間吵架,除了我們看到的表面原因,如爭搶玩具、零食等,還和家庭環境及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1.模仿父母和電視電影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家裡父母經常吵架,或者他們經常看含有暴力成分的影視作品,他們就很容易在生活中模仿,並形成蠻橫粗暴的不良性格。

2.溺愛和教育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非常溺愛,全家圍著孩子一個人轉,

這樣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好強性格,在和小朋友相處時就容易發生摩擦。還有的家長怕孩子吃虧,會教孩子“如果有人欺負你就打回去”,這樣的縱容也會讓孩子容易與小朋友發生爭執甚至動手打架。

3.孩子不會處理矛盾

孩子畢竟小,不懂得怎樣化解矛盾,當他們想要堅持自己的觀點而又無法說服對方時,只能通過爭吵來解決問題。

二、孩子吵架父母應該怎麼做

1、父母不應介入孩子的吵架。如果成人不介入,孩子自己會慢慢學會解決問題。當孩子爭吵時,也有一些家長倒是不偏袒,為了安慰別人,就責駡自己的孩子,甚至當眾打孩子給對方看。這也不對,會讓孩子覺得很不公平,很委屈,下次要找機會“報復”,

這樣反而不利於他的人際關係。

2、我們不必把孩子吵架看得太嚴重,反倒該利用吵架的機會教導孩子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或留機會給孩子自己處理。只要“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個不愉快的經驗就會帶來人格成長,換位思考會使他在情緒發展上更成熟。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其實是很容易被轉移的,當孩子間發生爭吵時,我們可以先將其中一個孩子帶離現場,

或者用其它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吸引他們,比如拿出新的玩具、書籍或零食,注意力被轉移,爭吵自然就會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