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霹靂布袋戲中那些精彩詩號:每個人都有一段故事

每個人都有一段故事,每個人都有一首詩歌。數千個不同的人物形象有數千種不同的詩號,各自風流各自精彩,眾多詩號,你喜歡哪一款呢?

戰璽主: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在九輪天我跟魔息平起……

魔息:?????

戰璽主:……且慢!!

罪皇:浮誇!!

一樓,【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

素還真作為霹靂第一男主角,溫文儒雅、器宇軒昂、超凡脫俗、武學高深、足智多謀、博學多才、謙虛有禮,處世圓融冷靜、慈悲親和、關懷眾生。

一百八十年前,這超凡的詩號第一次在接天道響起便震懾武林百餘年,從此,每次清蓮伴隨著清聖詩號從天而降,便讓無數道友為之傾倒,這就是霹靂永遠的一哥、風華永駐的清香白蓮素還真!

二樓,【真神真聖亦真仙,通儒通道是通賢;腦中玄機用不盡,
統轄文武半邊天。】

談無欲作為素還真的師弟,一直與素分管半邊天,他們既互鬥又合作,使日月同天時的劇情相當精彩。分管半邊天的脫俗仙子,從第一集便登場,作風強硬,脫俗自信,行事直率,風采非凡,一度在素還真退隱時成為正道領袖。這樣與素還真類似的詩號、與素還真分庭抗禮的無欲天高人,道友你是否喜歡呢?

三樓,【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

中原第一人的一頁書,自然需要有一個相當氣概的詩號,“世事如棋、乾坤莫測”便凸顯其眼界的開闊——他不是小家碧玉的文藝青年、他不是自持我道的苦行劍客,他是一個大俠,一個看透宇宙乾坤的大人物,所以他能夠擔當起整個中原武林的興衰,他能夠笑盡英雄,

他能夠在每次關鍵時刻扭轉戰局,給道友帶來一次又一次精彩的武戲,這才是一頁書,一頁紙薄,雖曆千秋百代,千古丹心尤是!

四樓,【江天一色無纖塵,魚龍潛躍觀道身。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

董事長親自賜名的角色,詩號也與“倦收天”這個名字相符。第一句借用“江天一色無纖塵”,盡顯高人纖塵不染的氣概;第二句則彰顯其普天下道人領袖、蓋世界劍子班頭的崇巍地位;最後一句也是借用,但用來表現倦收天那“我既收天、誰能收我”的高人自信氣概十分恰當。倦還有一首聯合詩號樓主也十分喜歡:“夕邊倦看收天幕”。恰巧將名字嵌入其中,又與後半句“崇嶺盡眺原無鄉”情景契合,可謂絕唱。如此巧妙的詩句,樓主只還記得一句:“禦宇難清情難絕、君心似海妾似棠”。

五樓,【非吾小天下,才高而已;非吾縱古今,時賦而已;非吾睨九州,宏觀而已;三非焉罪?無夢至勝。】

三餘無夢生是一個詩號名字便能讓樓主心動的人物。三餘者,取自《魏略·儒宗·董遇篇》,意謂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余、陰者時之餘。取三餘,一者象徵其悠閒自若的氣概,二者意指時間之餘、暗示他時間契約下命不久矣的宿命,恰到好處。無夢者,取自《莊子·大宗師》:“古之至人,其寢不夢”,象徵其至人之境、無欲之操。

六樓【服心不用七擒策,禦侮何勞三箭歌;高枕幽窗無一事,西人不敢牧長河。】

樓主很喜歡霹靂的一個原因便是編劇文學水準深厚(董事長更是人稱十車書、功力難以想像),這首閻王的詩號取自《湛然居士文集》卷七,令人讀之豪氣陡生。分別化用諸葛亮七擒孟獲、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暗示人物閻王有勇有謀、高枕笑臥早已掌控全域,一代梟雄的傲然頓時躍然紙上。

(樓主很喜歡閻王衣衫襤褸的第一造型,很有那種深藏不露的大BOSS感覺,樓主很喜歡看黑社會老大深藏不露最終出來收拾小弟的香港電影,同愛好的道友可以交流推薦。)

七樓,【冷燈看劍,劍上幾番功名?爐香無須計蒼生,縱一川煙逝,萬丈雲埋,孤陽還照古陵。】

樓主是三轟時期入坑的,應該說印象最深刻的詩號便是這首了。當時大宗師為了體現宗師氣派,出場總是未見其人先聞詩號,“伴隨熟悉的詩號,一道傲然身影步入戰局”,這句旁白樓主第一印象是配大宗師的。這句詩號從音韻學的角度來講平仄韻律把握得很好,所以讀之很流暢順口,也難怪大宗師會每次出場都要念一遍。

八樓,【千秋業,萬古名,英雄一身血沾塵;疆場沙,爭高下,百年氣概,勝者吾名】

玄囂的這首樓主也非常喜歡。這種豪氣中帶著桀驁的詩號實在是太配玄囂了。值得一說的是“千秋業、萬古名”雖然短短六字,但是在音韻學上來講是平仄對仗非常工整的,所以引起了整句詩號讀之朗朗上口,很有感覺。

(樓主有一友人名喚chen/二聲xin/一聲yue/四聲,這樣的一個拗口能讓名字讀之有欣喜可愛之感,音韻學學問太大了。)

九樓,【話九宸,揮袖風雲盡,江山何沉?隨逸興,負手乾坤定,蒼黃為輕。】

聖司起初是很標準的儒門君子的形象,這種詩號更體現了他一代高人舉重若輕的姿態。風雲揮袖間、乾坤負手中,這是何等的風采?蒼黃為輕、江山何沉,幾乎有些“問蒼茫大地”的氣概了。與之類似的詩號樓主也都很喜歡,例如獨眼神尼的“半壁江山只手扶”、大舅的“世浪翻袖中”。

十樓,【指掀濤瀾天下驚,撫箏百載,清絕吾命。挑弦一曲與誰聽,昂首萬里,江山無人!】

很直白的詩號,就是直接了當地描寫高人姿態。天下為之驚歎、江山無人能聽之琴音。在寂靜中帶有一絲傲氣疏狂,這首詩、加上禦清絕這個人物設計,簡直將這一類人塑造得淋漓盡致,孤高清絕,知心唯月,樓主實在太喜歡這類清絕型高人了。

恰巧將名字嵌入其中,又與後半句“崇嶺盡眺原無鄉”情景契合,可謂絕唱。如此巧妙的詩句,樓主只還記得一句:“禦宇難清情難絕、君心似海妾似棠”。

五樓,【非吾小天下,才高而已;非吾縱古今,時賦而已;非吾睨九州,宏觀而已;三非焉罪?無夢至勝。】

三餘無夢生是一個詩號名字便能讓樓主心動的人物。三餘者,取自《魏略·儒宗·董遇篇》,意謂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余、陰者時之餘。取三餘,一者象徵其悠閒自若的氣概,二者意指時間之餘、暗示他時間契約下命不久矣的宿命,恰到好處。無夢者,取自《莊子·大宗師》:“古之至人,其寢不夢”,象徵其至人之境、無欲之操。

六樓【服心不用七擒策,禦侮何勞三箭歌;高枕幽窗無一事,西人不敢牧長河。】

樓主很喜歡霹靂的一個原因便是編劇文學水準深厚(董事長更是人稱十車書、功力難以想像),這首閻王的詩號取自《湛然居士文集》卷七,令人讀之豪氣陡生。分別化用諸葛亮七擒孟獲、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暗示人物閻王有勇有謀、高枕笑臥早已掌控全域,一代梟雄的傲然頓時躍然紙上。

(樓主很喜歡閻王衣衫襤褸的第一造型,很有那種深藏不露的大BOSS感覺,樓主很喜歡看黑社會老大深藏不露最終出來收拾小弟的香港電影,同愛好的道友可以交流推薦。)

七樓,【冷燈看劍,劍上幾番功名?爐香無須計蒼生,縱一川煙逝,萬丈雲埋,孤陽還照古陵。】

樓主是三轟時期入坑的,應該說印象最深刻的詩號便是這首了。當時大宗師為了體現宗師氣派,出場總是未見其人先聞詩號,“伴隨熟悉的詩號,一道傲然身影步入戰局”,這句旁白樓主第一印象是配大宗師的。這句詩號從音韻學的角度來講平仄韻律把握得很好,所以讀之很流暢順口,也難怪大宗師會每次出場都要念一遍。

八樓,【千秋業,萬古名,英雄一身血沾塵;疆場沙,爭高下,百年氣概,勝者吾名】

玄囂的這首樓主也非常喜歡。這種豪氣中帶著桀驁的詩號實在是太配玄囂了。值得一說的是“千秋業、萬古名”雖然短短六字,但是在音韻學上來講是平仄對仗非常工整的,所以引起了整句詩號讀之朗朗上口,很有感覺。

(樓主有一友人名喚chen/二聲xin/一聲yue/四聲,這樣的一個拗口能讓名字讀之有欣喜可愛之感,音韻學學問太大了。)

九樓,【話九宸,揮袖風雲盡,江山何沉?隨逸興,負手乾坤定,蒼黃為輕。】

聖司起初是很標準的儒門君子的形象,這種詩號更體現了他一代高人舉重若輕的姿態。風雲揮袖間、乾坤負手中,這是何等的風采?蒼黃為輕、江山何沉,幾乎有些“問蒼茫大地”的氣概了。與之類似的詩號樓主也都很喜歡,例如獨眼神尼的“半壁江山只手扶”、大舅的“世浪翻袖中”。

十樓,【指掀濤瀾天下驚,撫箏百載,清絕吾命。挑弦一曲與誰聽,昂首萬里,江山無人!】

很直白的詩號,就是直接了當地描寫高人姿態。天下為之驚歎、江山無人能聽之琴音。在寂靜中帶有一絲傲氣疏狂,這首詩、加上禦清絕這個人物設計,簡直將這一類人塑造得淋漓盡致,孤高清絕,知心唯月,樓主實在太喜歡這類清絕型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