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女性排卵期到底應該怎樣計算?流行的那種演算法正確嗎?

好多準備要寶寶的女性朋友,第一關心的就是排卵期。計算好排卵期,並在這個時期內同房,懷上寶寶的機率就很大,可以說有事半功倍之效。

可是如何正確計算排卵期呢?

近日,

在網路上流傳一些文章,介紹說“女性排卵期在月經的第14天”。

雖然只有一句話,但卻是錯誤的!如果按此計算,可能會產生誤導,從而與親愛的寶寶擦肩而過。

正確的排卵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天左右。

都是14天,怎麼就有對有錯呢?重申一下,排卵期在下次月經前14天,

而不是在從月經第一天開始往後數14天!用得著這樣吹毛求疵嗎?現在就來說說女性排卵的過程,看過後一切答案都將浮出水面。

女性卵巢中始基卵泡是在胚胎期就已經存在,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進入青春期,這些始基卵泡開始發育,成為竇狀卵泡,到性成熟期,每月發育一批,但只有一個優勢卵泡發育成熟並排出卵子。女性一生中一般只有400-500個卵泡發育成熟並排卵。

1.約在月經週期第7天,只有一個竇狀卵泡通過優勝劣汰,繼續發育,成為優勢卵泡;

2.月經週期第11——13天,優勢卵泡增大至18mm左右,同時體內性激素也在變化,更加適合卵泡發育,此時形成了排卵前卵泡;

3.當體內激素水準達峰值時,開始排卵,多發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

這是為什麼?就要看排卵後卵子的去向以及所需要的時間。

1.排卵後,經過複雜的變化,卵子形成黃體。

2.排卵後如果受孕,形成受精卵,意味著280天后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3.若卵子未受孕,黃體在排卵後9——10天開始退化,黃體功能僅限於14天,並退化成為白體。

4.黃體衰退後月經即來潮,卵泡的發育也就又開始了新的週期。

所以,黃體衰退也可看作是月經的開始,而黃體衰退正好是十四天左右,這個是毋庸置疑的。而前期卵泡發育,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如性激素失調、卵巢功能紊亂等原因時間有長有短。

這樣結論得出:排卵日一定是下次月經來潮前14天,而不是從月經來潮開始計算第14天。由此,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