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志願填報方式變化

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開始逐步實施以來,全國大部分省市已經出臺了本地區的改革方案。綜觀各地的方案,基本都體現了國家檔的“兩依據、一參考”的主要思想。文理不分科、取消分批次錄取、專業+學校平行志願填報已經成為改革的主要趨勢,

浙江省、山東省、上海市、海南省已經合併所有本科錄取批次,浙江省已經準備在今年開始實行“專業+學校”填報志願方式。今天咱們就侃侃這三個方面和大家將來高考填報志願方式 的變化,不準確的地方請提出來一起交流。

首先,文理不分科。文理不分科指的是高考成績改為“語、數、外三門必考成績+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門中自主選3門成績”,

也就是文件各省改革文件中提到的“3+3”。這種情況下,高中考生在高中必須保證這9門課程的成績,至少要保證6門分數要高(含語、數、外)。因此,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大家肯定會在6選3的過程中挑選3門分數最高的作為+3的成績,這也就導致了你在填報志願前才有可能知道你是該選大學的文科專業學習,還是該選大學的理科學習。
所以,高中的凱子們,努力學習,爭取不偏科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另外,在文理不分科的情況下填報志願,你一定要注意下面這個問題:你是偏文還是偏理!!比如說你數學、物理、化學好你應該是偏理,你語文、外語、歷史好你應該偏文。那偏理的情況下,

你填報志願的時候,我認為應儘量選擇理工類專業學習,除非你有文科愛好,這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大部分熱門專業都是理工類專業;你偏文的情況下,一定要選擇人文社科類專業學習,有理科愛好也不建議你再選理工類專業了。為什麼呢?因為理工類專業基本上要學高等數學、物理,如果你理工底子不好,大學真的很難,會很痛苦,甚至你都有可能想放棄大學。比如你偏文還非要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專業,
建議你還是放棄這個念頭。所以建議,偏文的同學儘量不要填報理工類專業。

第二、取消分批次錄取。這個主要是指國家為了減少招考錄取的次數,減少因高校層次的劃分,給三本帶來社會上的不同偏見,

也給廣大考生公平的志願填報機會。可是,雖然批次減少了,但是學校沒增加、招生總數沒增加、學校也沒減少、招生總數也沒減少,分數的變化就不會很大。因此,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研究“你的位次”和所要填報的學校或專業的“往年錄取位次”。本科控制線肯定也會劃到原來三本(或二本線,這指的是早期就實行了本二、本三批次合併)的錄取線附近,這也說明往年的錄取分數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分數不夠,位元次不夠,你敢填報麼!?千萬別幻想,也別浪費志願。

那些高考分數卡在往年的二本控制線上下的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考察仔細了!填公辦二本,今年建議你要選那些,你的分數超過它去年錄取線10分左右,甚至再高一些的院校;填民辦二本,今年建議你要選那些,你的分數要低於它去年錄取線5分左右,甚至再低一點點的院校。公辦二本、民辦二本都要填,拉開一定的檔次。(這是個人建議,而且是針對2017年才實行本二和本三批次合併的省份,其他省份不針對。看不懂可以諮詢我,不要照搬,只做參考用)。

第三、“專業+學校”志願填報。這個問題目前只針對浙江省的考生,未來幾年可能會針對越來越多省份的考生。這個做法主要是從學生興趣和入學後的學習出發的,和第一條裡強調的差不多,要選擇好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將來不要因專業原因,影響大學的學習。但這個做法設置了80個志願給考生填報,預感今年浙江考生真需要好幾個人幫著他考察學校、考察專業、填報志願。

這種情況下我猜測將來會有三種主流的志願填報方式。一種是:選擇一所學校的多個志願填報。就是說你把一所高校裡符合你意願和你符合填報要求的專業都填上,後面都填這所學校的名字,我起名叫“N+1填報”,它符合那種傾向選擇學校的考生,比如那種我就想上北大,專業我不挑類型的;另一種是:選擇同一個或一類專業,後面對應不同高校。就是填的所有專業志願都是同一個或同一類,後面的學校卻是五花八門,每個都不同或基本都不同,我起名叫“1+N填報”,它符合傾向選擇專業的考生,比如那種我就想學習土木工程專業,學校我不挑類型的;第三種:選擇多所學校,在這多所學校裡選擇多個專業。就是我選擇填報很多種專業,但是學校同樣也選擇很多,我起名叫“N+N填報”,它符合那種即選擇地域,又對專業有要求的考生,有點類似目前的志願填報方式,只不過是專業在前,學校在後罷了。

相信80個專業志願,就算你選學校估計也要選五六所;就算你選擇專業,至少也要選擇幾十所高校;你選地域和專業你至少也要選擇十幾所左右的高校,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分數層次一定要設置清楚了,因為“專業+學校”的填法不涉及專業服從調劑了,錄取到哪個專業就定在哪個專業了,錄取不到你就滑檔了!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即將給我們帶來新的志願填報方式和注意事項,我寫這些是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討交流,如有基本內容錯誤或觀點錯誤,請大家關注:侃侃的佬黃一起交流。祝大家高考成功!!

重要聲明:本文為個人原創,轉載必須經本人同意。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分數不夠,位元次不夠,你敢填報麼!?千萬別幻想,也別浪費志願。

那些高考分數卡在往年的二本控制線上下的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考察仔細了!填公辦二本,今年建議你要選那些,你的分數超過它去年錄取線10分左右,甚至再高一些的院校;填民辦二本,今年建議你要選那些,你的分數要低於它去年錄取線5分左右,甚至再低一點點的院校。公辦二本、民辦二本都要填,拉開一定的檔次。(這是個人建議,而且是針對2017年才實行本二和本三批次合併的省份,其他省份不針對。看不懂可以諮詢我,不要照搬,只做參考用)。

第三、“專業+學校”志願填報。這個問題目前只針對浙江省的考生,未來幾年可能會針對越來越多省份的考生。這個做法主要是從學生興趣和入學後的學習出發的,和第一條裡強調的差不多,要選擇好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將來不要因專業原因,影響大學的學習。但這個做法設置了80個志願給考生填報,預感今年浙江考生真需要好幾個人幫著他考察學校、考察專業、填報志願。

這種情況下我猜測將來會有三種主流的志願填報方式。一種是:選擇一所學校的多個志願填報。就是說你把一所高校裡符合你意願和你符合填報要求的專業都填上,後面都填這所學校的名字,我起名叫“N+1填報”,它符合那種傾向選擇學校的考生,比如那種我就想上北大,專業我不挑類型的;另一種是:選擇同一個或一類專業,後面對應不同高校。就是填的所有專業志願都是同一個或同一類,後面的學校卻是五花八門,每個都不同或基本都不同,我起名叫“1+N填報”,它符合傾向選擇專業的考生,比如那種我就想學習土木工程專業,學校我不挑類型的;第三種:選擇多所學校,在這多所學校裡選擇多個專業。就是我選擇填報很多種專業,但是學校同樣也選擇很多,我起名叫“N+N填報”,它符合那種即選擇地域,又對專業有要求的考生,有點類似目前的志願填報方式,只不過是專業在前,學校在後罷了。

相信80個專業志願,就算你選學校估計也要選五六所;就算你選擇專業,至少也要選擇幾十所高校;你選地域和專業你至少也要選擇十幾所左右的高校,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分數層次一定要設置清楚了,因為“專業+學校”的填法不涉及專業服從調劑了,錄取到哪個專業就定在哪個專業了,錄取不到你就滑檔了!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即將給我們帶來新的志願填報方式和注意事項,我寫這些是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討交流,如有基本內容錯誤或觀點錯誤,請大家關注:侃侃的佬黃一起交流。祝大家高考成功!!

重要聲明:本文為個人原創,轉載必須經本人同意。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