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女性來月經沒有衛生巾,用什麼替代?

現代的自粘式背膠衛生棉是上世紀70年代發明的,具有世界性的偉大歷史意義,其技術一直沿用至今,那麼在它發明前,甚至古代的女性是用什麼來代替衛生巾,解決經期煩惱的?看過之後,

你會發現現代的女性真的很幸福。

原始社會 --樹葉、乾草

在原始社會,人們無法解釋月事的原因,並為此感到恐懼,認為來月經是因為被魔鬼附身。因此女性來月經的時候就會被趕出部落單獨居住,女性只能就地選取樹葉、乾草、樹皮來等物品來清潔下體,用完的東西必須遠遠丟離部落,不能被其他人接觸到,等月事結束才能回部落繼續生活。

奴隸社會時期,女性開始用樹皮或獸皮縫製內衣遮羞,月經來時,墊上一些乾燥物吸納汙血。在這個時期,她們還學會用清水沖洗外☆禁☆陰,保持經期清潔。

封建社會--草木灰、棉花

在造紙術發明前,女性把草木灰或絲麻等吸水材料裝進小布條裡,兩頭用細繩系在腰間做成了月事帶。

更換下的月事帶,倒掉裡面吸滿汙物的東西,將月事帶清洗乾淨。富裕的家庭偶爾也會用棉花來製作月事帶。

造紙術發明後--草紙或祭奠白紙、小布條

東漢發明造紙術之後,條件稍好的人家用草紙代替草木灰做填充物,高門大戶的女子則用更為昂貴乾淨的祭祀白紙。

至於在普通百姓之間,依然是廉價易得的草木灰流行度最高。

這種中間塞著吸水材料,可以反復清洗使用的布條叫做“月事布”、“月事帶”、“月經帶”。因為一些醫書把陰☆禁☆道稱為“馬眼”,所以明清時期也用“騎馬布”或“陳媽媽”代稱月事布。

現在的“大姨媽”一詞,正是起源於此。

古代的月事帶須自己做

古代的集市上基本上沒有出售月事帶的,基本上都要自己來做,一般都是老傳大,大傳小,手巧的女性還會在月事帶上繡上花紋圖案。女性使用的月事帶,根據家庭條件來決定換新的頻率和準備條數。

有些女性一條月事帶陪伴終身。

古代西方國家對月事的處理同中國差不多。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女護士才用紗布加藥棉做成了較類似現代“棉+無紡布”組合的原始衛生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衛生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