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調查:超六成網友認為反彈抄底時機已至 成長股備受青睞

股市總喜歡給投資者講故事,有很多故事的結局,

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上週四(5月11日)各主要股指在眾人不抱任何希望的目光下,延續前期以來的不斷探底走勢,其中上證綜指探底3016.53點,一舉跌破了1月16日的3044.29點的階段低位,進而刷新了2016年10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有朋友高喊:“這個市場看不懂啊!”。隨後更讓人看不懂的事情發生了,在權重股的護盤之下,各主要股指均迎來了“V型”反轉走勢。不破不立,週五滬指延續週四的上行格局。

截至今日(5月15日)發稿,上證指數報3092.28點,漲幅為0.28%。滬指在前期低點附近止跌從一定程度上營造了抄底氣氛,但連續多日大幅下跌之後,市場人氣的恢復仍需要時間,部分投資者對於本輪調整仍存恐慌,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把握現階段行情。為此,東方財富網進行了本周股市網路調查。

上週四與週五大盤連續兩天中陽,抄底了嗎?截止今日上午(下同),東方財富調查結果顯示,有8.7%的網友來不及反應,

成為踏空汪;34.5%的網友認為股市會否極泰來,已經在上週四與週五抄底;還有56.9%的網友仍處於觀望狀態。

對於大盤是反彈還是反轉的問題,東方財富調查結果顯示,有62%的網友持謹慎態度,對於目前大盤仍處於反彈階段;14.5%的網友認為股市一改前期頹勢,股市反轉一觸即發;還有23.6%的網友表示並不關心,走一步算一步。

關於本周更加看好哪個板塊的問題,網友們看法不一。

東方財富網調查顯示,有10.8%的網友看好中字頭股票;有11.8%的網友對大金融股抱有很高的期望;還有17.5%的網友青睞成長股;11.8%的網友看好低價股;15.9%的網友仍然對雄安概念股偏愛;白馬股、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港口股的支持率較低,分別為9.3%、6.4%、3.2%;還有13.3%的網友眼光獨到,偏好其他板塊個股。

關於目前的持倉問題,東方財富網調查顯示,21.4%的網友目前的持倉比例高達80%以上;21.5%的網友持倉50%~80%;16.8%的網友持倉20%~50%;還有40.3%的網友目前的持倉20%以下。

關於本周如何操作的問題,東方財富網的調查顯示,48.5%的網友蓄勢待發,選擇觀望;23%的網友認為後市有下跌可能,選擇減倉;28.4%的網友看好後市,選擇加倉。

綜合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不難發現,前期個股紛紛創新低之後,投資者悲觀情緒仍待釋放。超五成的網友在上週四與週五沒有選擇抄底,仍處於觀望狀態;對於現階段的上漲,超六成網友認為是反彈抄底時機已到來;熱點分散的情況之下,

投資者青睞成長股。

事實上,這段時期以來,在個股一片慘綠中,眾多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開始紛紛出手增持自家股票。一般來說,產業資本的增減持動作被視為股市底或頂的領先信號。歷史資料顯示,增持高☆禁☆潮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市場底部或者階段底部正在構築。

而上週四金融股頻繁護盤、止跌企穩態勢初現,這些都吸引著眾多投資者的“抄底”神經。鄧海清表示,當監管因素高峰已過之後,長期看各類金融資產將回歸基本面定價,股市受益於經濟L型下半場和企業盈利改善仍然長期看好健康牛。

渤海證券認為,A股短期有築底企穩的要求,但中期來自業績和流動性的壓力依然較大。所以在配置方向上,緊緊把握業績這根主線仍是當下配置的首要邏輯,而在題材方面,除繼續關注雄安、一帶一路、PPP、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主題性機會外,還可從年報送轉落地的角度,適當關注市場的填權行情。

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髮布最新點評認為,大盤可能階段性見底,一些有利於股市穩定的因素正在生成。

他強調,近期央行在面對持續緊繃的資金狀況終於有所放鬆,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維持市場資金面處於中性狀態;“一帶一路”全球高峰論壇為市場提供穩定的政策環境和投資題材;MSCI指數納入中國A股也為外資進入中國股市增加了想像空間;在市場情緒向好的前提下養老金入市也會成為投資者做多的理由。

對於後市反彈或反轉,機構也各有自己的想法。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指出,短期市場可能出現反彈,但並非是觸底之後的反轉,而是下跌趨勢中風險偏好修復帶來的交易視窗,看著熱鬧賺錢難。一旦風險偏好的推動力減弱,反彈也將難以持續。

不管反彈還是反轉,只要“上漲”就是王道,面對當今市場,複利資本創始人王磊表示,就未來投資機會而言,他相對更看好成長股,因為很多的高成長股票相對市值比較小,在市場下跌的時候承接力相對較弱,有跌過頭的嫌疑。就當前情況而言,白馬股居高不下,成長股卻跌了很多,顯然會更優先選擇成長股。

(原標題:本周股市調查:超六成網友認為反彈抄底時機已至 成長股備受青睞)

鄧海清表示,當監管因素高峰已過之後,長期看各類金融資產將回歸基本面定價,股市受益於經濟L型下半場和企業盈利改善仍然長期看好健康牛。

渤海證券認為,A股短期有築底企穩的要求,但中期來自業績和流動性的壓力依然較大。所以在配置方向上,緊緊把握業績這根主線仍是當下配置的首要邏輯,而在題材方面,除繼續關注雄安、一帶一路、PPP、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主題性機會外,還可從年報送轉落地的角度,適當關注市場的填權行情。

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髮布最新點評認為,大盤可能階段性見底,一些有利於股市穩定的因素正在生成。

他強調,近期央行在面對持續緊繃的資金狀況終於有所放鬆,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維持市場資金面處於中性狀態;“一帶一路”全球高峰論壇為市場提供穩定的政策環境和投資題材;MSCI指數納入中國A股也為外資進入中國股市增加了想像空間;在市場情緒向好的前提下養老金入市也會成為投資者做多的理由。

對於後市反彈或反轉,機構也各有自己的想法。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指出,短期市場可能出現反彈,但並非是觸底之後的反轉,而是下跌趨勢中風險偏好修復帶來的交易視窗,看著熱鬧賺錢難。一旦風險偏好的推動力減弱,反彈也將難以持續。

不管反彈還是反轉,只要“上漲”就是王道,面對當今市場,複利資本創始人王磊表示,就未來投資機會而言,他相對更看好成長股,因為很多的高成長股票相對市值比較小,在市場下跌的時候承接力相對較弱,有跌過頭的嫌疑。就當前情況而言,白馬股居高不下,成長股卻跌了很多,顯然會更優先選擇成長股。

(原標題:本周股市調查:超六成網友認為反彈抄底時機已至 成長股備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