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這個對手為何總讓人脊背一寒?

1

湖南耒陽縣深山老林裡有一種寶藏,就是地下的無煙煤,

品質特優,燒起來無味、無煙,只留下一點白灰。

村民用來取暖做飯十分方便,有的就挖煤挑到30多裡外的一個水路碼頭去賣高價,發點小財。

由於交通不便,不可能大規模運出去,也沒有外人來大規模開採,所以中國其他地方都未能利用這種煤,幾乎很少人知道。

在當時,無論多大、多詳細的中國地圖上,都不可能有這個偏僻山村的位置。

但是後來父親留學日本,竟發現日本人已經將此礦藏記錄在案!

那是在日本圖書館看到,日本的同文書院對中國各省調查記錄報告中,記載有湖南宋陽田心鋪(他們甚至知道這個小地名)某山上有無煙煤礦!

這使他既欽佩日本人,又感到觸目驚心。

日本同文書院對中國各省調查是何時、如何進行的,

本人無從考察,父親是1917年用退還的庚款餘額赴日留學的,這份報告至少應該在此之前就已完成。

那時沒有衛星觀察,真不知用了多少人力,以什麼手段得到的資料。這種調查是否就是處心積慮為以後大舉侵略和掠奪中國做準備?也許沒有那麼直接。

從那時到“九一八”還有十多年,離盧溝橋事變還有二十多年,中日兩國還存在許多變數。

不論目的如何,日本對中國研究之深、之細,由來已久,而且是一貫的。

各國都有“漢學家”和研究中國的“專家”,但論“知華”人士之數量和對中國的瞭解的深度,比日本還是遜一籌。

2

遠在甲午戰爭之前,中國已經與日本有頻繁交往,日本之不可小覷,早已為有識之士所意識到。

百年來,中國赴日留學生一波又一波,人數遠超過日本同期的來華留學生。甲午慘敗,舉國震驚,日本為何強於中國的問題從此擺到中國人的日程上,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

為什麼中國對日研究始終不甚發達,總是停留在大而化之的淺層次?這與國人對外國的心態有關,不僅對日本為然,當然日本有其特殊性。

其一,情緒化

對某一外國的研究和認識往往與國家關係混為一談,

關係好時為“友邦”,多看優點對,否則反是。

日本百年來大部分時間是中國的“國恥”所在,國人提起日本很難心情平和,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痛。如有人提倡認真研究日本不但得不到支持,反而引起反感,把“知日”等同於“親日”,發展下去就與“漢奸”聯繫起來。

抗戰期間由於汪偽政權的存在,日本又大肆宣傳“中日提攜”之類,使一切愛國人士更恥于接近與日本有關的事物,包括語言、文化。

其二,把日本作為“二傳手”

早期中國留日的學生或以日本為基地從事革命工作,或通過日本學習西洋。

實際上許多歐洲文獻也是從日文轉譯而來,因此現在許多通用的新名詞究其源都是日文的漢字來的。

即使長期身在日本,受到不少日本文化薰陶,但把日本本身作為研究物件,孜孜以求,在現場做深入調查的卻很少。

其三,泛政治化和高度實用主義

這是國人在一切領域的通病,非獨日本研究為然。

只注意政治、經濟,只有“有事”時才引起注意,於是大家一窩蜂關注某一個問題。

暫時與決策無關的,詳細的國情,不論是自然的、人文的,很少有“上窮碧落下黃泉”的耐心去鑽研。

日本儘管常被提到,但注意力也只在其經濟,甚至把它的繁榮納入“儒家”文化的成就,為恢復中國傳統文化論者作依據。

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日本也受衝擊,亞洲價值之說才式微。

從深層次講,國人對日本在文化上無法擺脫以文化源頭自居的心態。對西方文化,作為完全的他者,還可以認真研究,或承認其優越處,乃至“拿來”。

而對日本,則總是於心不甘,看不到它早已“變異”成為另一品種,而念念不忘日本文化源於中國。日本人其實也不否認與中國的文化傳承。

3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隨團訪問日本,參觀位於四國的一家造紙廠。

首先被引進一間關於日本造紙歷史的展覽室,圖文、實物並茂,從中國蔡倫發明造紙術開始,詳細展示造紙術在中國的進步過程和達到的精緻程度,其中有極為精美的宣紙。

再說明每一種工藝何時、如何傳入日本,然後日本如何在這基礎上逐步改進,出現一代一代的新品種,後期就包括向歐洲引進的技術。

以後各陳列室是日本自製的各種新品種,按順序一間間走過去,直到最後眼前一亮,到了一間高大的廳堂,從天花板到地板如幔帳般瀉下無數耀眼的白條,像布又像綢,蔚為壯觀,令人驚歎。

主人介紹說這是一種最新的特種紙,比任何金屬輕薄而堅韌過之,可用于宇航工業。

現在又已過去20多年,不知又研製出了什麼新品種。這就是日本,它從不諱言早期中國的影響,同樣也不諱言中期向西方學習。重要的是自己現在創造的成績。

提起日本人的特點,好像不以心胸寬闊見長,但是至少這種不恥向任何人學習的心態,難道對我“泱泱大國”沒有啟發?

臺灣一位農業博士來大陸某地考察,發現當地農業局完全沒有本地氣象、土壤以及病蟲害等資料,局長也對此一無所知,卻熱衷於與“招商辦”的官員一起以陪客吃喝來“招商引資”。

據那位博士稱,他家鄉的地方政府都出錢買世界上最好的設備進行化驗分析,然後免費將資料提供給農民,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不但如此,近年來大批臺灣農業博士到大陸考察,都帶上各地的土拿回臺灣化驗分析,現在已有了中國大陸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壤資料!臺灣人是我國同胞,那麼在務實和鑽研精神上的這種反差,恐怕不能以“國民性”和“文化差異”來解釋了。

這些,難道不值得發人深省嗎?

其二,把日本作為“二傳手”

早期中國留日的學生或以日本為基地從事革命工作,或通過日本學習西洋。

實際上許多歐洲文獻也是從日文轉譯而來,因此現在許多通用的新名詞究其源都是日文的漢字來的。

即使長期身在日本,受到不少日本文化薰陶,但把日本本身作為研究物件,孜孜以求,在現場做深入調查的卻很少。

其三,泛政治化和高度實用主義

這是國人在一切領域的通病,非獨日本研究為然。

只注意政治、經濟,只有“有事”時才引起注意,於是大家一窩蜂關注某一個問題。

暫時與決策無關的,詳細的國情,不論是自然的、人文的,很少有“上窮碧落下黃泉”的耐心去鑽研。

日本儘管常被提到,但注意力也只在其經濟,甚至把它的繁榮納入“儒家”文化的成就,為恢復中國傳統文化論者作依據。

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日本也受衝擊,亞洲價值之說才式微。

從深層次講,國人對日本在文化上無法擺脫以文化源頭自居的心態。對西方文化,作為完全的他者,還可以認真研究,或承認其優越處,乃至“拿來”。

而對日本,則總是於心不甘,看不到它早已“變異”成為另一品種,而念念不忘日本文化源於中國。日本人其實也不否認與中國的文化傳承。

3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隨團訪問日本,參觀位於四國的一家造紙廠。

首先被引進一間關於日本造紙歷史的展覽室,圖文、實物並茂,從中國蔡倫發明造紙術開始,詳細展示造紙術在中國的進步過程和達到的精緻程度,其中有極為精美的宣紙。

再說明每一種工藝何時、如何傳入日本,然後日本如何在這基礎上逐步改進,出現一代一代的新品種,後期就包括向歐洲引進的技術。

以後各陳列室是日本自製的各種新品種,按順序一間間走過去,直到最後眼前一亮,到了一間高大的廳堂,從天花板到地板如幔帳般瀉下無數耀眼的白條,像布又像綢,蔚為壯觀,令人驚歎。

主人介紹說這是一種最新的特種紙,比任何金屬輕薄而堅韌過之,可用于宇航工業。

現在又已過去20多年,不知又研製出了什麼新品種。這就是日本,它從不諱言早期中國的影響,同樣也不諱言中期向西方學習。重要的是自己現在創造的成績。

提起日本人的特點,好像不以心胸寬闊見長,但是至少這種不恥向任何人學習的心態,難道對我“泱泱大國”沒有啟發?

臺灣一位農業博士來大陸某地考察,發現當地農業局完全沒有本地氣象、土壤以及病蟲害等資料,局長也對此一無所知,卻熱衷於與“招商辦”的官員一起以陪客吃喝來“招商引資”。

據那位博士稱,他家鄉的地方政府都出錢買世界上最好的設備進行化驗分析,然後免費將資料提供給農民,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不但如此,近年來大批臺灣農業博士到大陸考察,都帶上各地的土拿回臺灣化驗分析,現在已有了中國大陸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壤資料!臺灣人是我國同胞,那麼在務實和鑽研精神上的這種反差,恐怕不能以“國民性”和“文化差異”來解釋了。

這些,難道不值得發人深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