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誘人!貴州山間的那些美味,你吃過幾種?

如今工作了,也沒什麼機會像孩時那般上山找美味了~現在一想起那些味道,還是會忍不住吞口水……

今天咱們一起看看,貴州山間那些美味吧,哪些佔據了你童年的美食版圖?哪些如今想吃都吃不到了……

下飯菜系列

折耳根

折耳根,最常見啦~從小吃到現在,就沒膩過!還記得小時候,拿個小竹簍到水溝邊挖,回家後洗淨涼拌下飯,現在也時常加點糟辣椒炒香腸、臘肉~

野生菌類

雞樅菌,有的地方也叫傘把菇。夏天才有,打雷過後的雨天,

多長在包穀地裡,運氣好才能找到,拿回家多半用香油炸了吃,到市場上去買可是很貴喲~

樅樹菌,也是在夏天常見,有粉色和橘色的。在山上找起來要稍微容易一點,拿回家加大蒜、青椒炒了吃最爽!

奶漿菌,顏色介於紅色和橙色之間。用指甲劃開菌子會有白色的漿溢出,這種菌可以炒了吃,但最佳做法還是加點豬油、蒜末,用火燉,味道超香~

洋荷

洋荷,一般在屋邊的竹林裡,

栽上幾棵,每年都會長。炒臘肉或者切絲炒青椒,很爽口。

山竹筍

山竹筍 ,春夏,多雨季節長勢特別好。切成片,加點幹辣椒包炒肉或者單獨炒,有幾分清甜的感覺。

香椿

香椿,春天陸續發芽,吃最嫩的部分,焯水後切成段加雞蛋炒。不過,它的味道比較特別,不喜歡的人聞到會覺得很噁心~

解饞果系列

茶泡

茶泡,清明前後最多,一個個長在較大一點的茶樹上,微微有點澀,總體還是不錯的~

烏泡(pāo)

烏泡,結果顏色先黃再紅,成熟時為烏黑色,甜中帶酸,吃多了舌頭都是黑的。

攝〡貞豐-風的方向

貓飯籽

貓飯籽,五月左右成熟,不能即摘即食,要摘回家裡置於紙箱內焐上幾天,等塔變為烏黑色才可以食用。

攝〡貞豐-風的方向

三月泡

三月泡,也叫栽秧泡兒,栽秧時節的野果,有橘色和紅色,大個的很甜!小時候,插秧季節在水溝的樹邊吃到飽!

羊奶奶

羊奶奶,也叫酸啾啾,有甜味和酸味的,多半是酸的,用辣椒面蘸著吃,超級攢勁!

八月瓜

八月瓜,八月左右成熟,鳥兒也喜歡吃這個,成熟時,外面殼會炸開。這個還算是常見,通常八月份的時候,街頭有賣的。

刺梨

刺梨,基本上秋天比較多,味道還不錯~街頭會有小攤用刺梨現榨果汁,除此之外,刺梨做出來的酒味道也很棒!

拐棗

拐棗,一串串的,看著醜,嚼起來還是有汁水的,感覺也不是那麼差~

紅刺泡

紅刺泡,又叫木瓜籽、鋸鋸啷。在山上有很多,冬天成熟,經常連枝一起摘下來,放火上烤,吱吱響,別有一番風味,但是不宜吃多。

美味肉系列

田螺

“三月田螺滿肚子,入秋田螺最肥美”。小時候,小夥伴幾個就喜歡挽起褲腿到河邊找田螺,隨便一找就能做成一盤美味,大熱天還能順便在河邊涼快涼快,現在能買到的田螺要比以前在河邊抓到的小好多~

螃蟹

現在見到的螃蟹多半是人工養殖而成,河邊野生的個頭要小,油炸螃蟹味道可好了。不過有些景區也會有賣,盟妹子在格凸河曾見過……

河蚌

河蚌,如今都很少有了,大部分生活在淺灘、石頭縫裡,肉質細嫩。以前抓到河蚌,小夥伴們常用河蚌的殼,做過家家時的餐具。

黃鱔

栽秧時節最多,生長在水溝淤泥裡、稻田裡。一般淘氣的男孩子會去抓,膽小的女生會覺得恐怖,抓回去晚上在火塘邊烤著吃。

螞蚱

螞蚱,雖小但也有肉!夏、秋季節較多,用一根小小的草草拴起來,連成一串!放到火上烤一烤,很快就聞到一股焦糊糊的味道,放在嘴裡,脆脆的,爽!

蜂蛹

蜂蛹,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農村趕場的時候偶爾能看到有人賣。雖然看上去有點瘮得慌,不過營養價值可高著呢!

河蝦

在河邊能找到的美食特別多。小時候,拿個竹簍在河邊就能撈到很多小蝦子,回家洗洗就拿油來炸,有時候還會留幾條養起玩~

小黃魚

小黃魚,也是在河邊抓的,不光油炸後直接吃,還用青椒、大蒜、薑末等佐料混合在一起搗成末來下飯,那感覺熟悉而又陌生,畢竟好多年沒吃到了~

這麼一看,貴州山間的美味還真是不少啊~也勾起了不少童年趣事……現在有一些雖然也能買來吃,可是味道總是差著幾分~

你還知道有哪些?一起來聊聊~

貴州微聯盟整理 轉載注明出處

編輯:大花花 責編:果芒芒

不能即摘即食,要摘回家裡置於紙箱內焐上幾天,等塔變為烏黑色才可以食用。

攝〡貞豐-風的方向

三月泡

三月泡,也叫栽秧泡兒,栽秧時節的野果,有橘色和紅色,大個的很甜!小時候,插秧季節在水溝的樹邊吃到飽!

羊奶奶

羊奶奶,也叫酸啾啾,有甜味和酸味的,多半是酸的,用辣椒面蘸著吃,超級攢勁!

八月瓜

八月瓜,八月左右成熟,鳥兒也喜歡吃這個,成熟時,外面殼會炸開。這個還算是常見,通常八月份的時候,街頭有賣的。

刺梨

刺梨,基本上秋天比較多,味道還不錯~街頭會有小攤用刺梨現榨果汁,除此之外,刺梨做出來的酒味道也很棒!

拐棗

拐棗,一串串的,看著醜,嚼起來還是有汁水的,感覺也不是那麼差~

紅刺泡

紅刺泡,又叫木瓜籽、鋸鋸啷。在山上有很多,冬天成熟,經常連枝一起摘下來,放火上烤,吱吱響,別有一番風味,但是不宜吃多。

美味肉系列

田螺

“三月田螺滿肚子,入秋田螺最肥美”。小時候,小夥伴幾個就喜歡挽起褲腿到河邊找田螺,隨便一找就能做成一盤美味,大熱天還能順便在河邊涼快涼快,現在能買到的田螺要比以前在河邊抓到的小好多~

螃蟹

現在見到的螃蟹多半是人工養殖而成,河邊野生的個頭要小,油炸螃蟹味道可好了。不過有些景區也會有賣,盟妹子在格凸河曾見過……

河蚌

河蚌,如今都很少有了,大部分生活在淺灘、石頭縫裡,肉質細嫩。以前抓到河蚌,小夥伴們常用河蚌的殼,做過家家時的餐具。

黃鱔

栽秧時節最多,生長在水溝淤泥裡、稻田裡。一般淘氣的男孩子會去抓,膽小的女生會覺得恐怖,抓回去晚上在火塘邊烤著吃。

螞蚱

螞蚱,雖小但也有肉!夏、秋季節較多,用一根小小的草草拴起來,連成一串!放到火上烤一烤,很快就聞到一股焦糊糊的味道,放在嘴裡,脆脆的,爽!

蜂蛹

蜂蛹,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農村趕場的時候偶爾能看到有人賣。雖然看上去有點瘮得慌,不過營養價值可高著呢!

河蝦

在河邊能找到的美食特別多。小時候,拿個竹簍在河邊就能撈到很多小蝦子,回家洗洗就拿油來炸,有時候還會留幾條養起玩~

小黃魚

小黃魚,也是在河邊抓的,不光油炸後直接吃,還用青椒、大蒜、薑末等佐料混合在一起搗成末來下飯,那感覺熟悉而又陌生,畢竟好多年沒吃到了~

這麼一看,貴州山間的美味還真是不少啊~也勾起了不少童年趣事……現在有一些雖然也能買來吃,可是味道總是差著幾分~

你還知道有哪些?一起來聊聊~

貴州微聯盟整理 轉載注明出處

編輯:大花花 責編:果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