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蘇少林:發展大資料 為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新動力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蘇少林。新華網發

新華網廣州5月16日電(李慶招)“發展大資料,擴大影響力。”5月17日是2017年世界電信與資訊社會日。近年來,以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為代表的資訊技術革命正蓬勃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變得越來越智慧化、智慧化。在此背景下,廣東省資訊通信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又該如何把資料轉化為廣東經濟發展的加速器?日前,廣東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蘇少林(以下簡稱廣東通管局)接受了新華網的專訪。

談大資料發展

做強資料經濟可為經濟轉型提供新動力

“廣東省作為經濟大省,具有較成熟的大資料發展鏈條,具備先行先試建設發展大資料,推動大資料產業應用和發展的優勢。加快傳統產業數位化、智慧化,做大做強資料經濟,可為廣東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新動力,為重塑經濟競爭優勢創造新機遇。”蘇少林說。

據介紹,廣東省資訊基礎設施總體規模及使用者市場體量大,

2017年前4個月,全省電信業務總量870.3億元,占全國12.5%;實現電信業務收入563.4億元,占全國13.5%;固定資產投資56.7億,占全國9%。

在蘇少林看來,通信行業在服務過程中形成了大量包括使用者社會屬性、消費屬性等在內的資料,具有開展大資料應用創新的獨特優勢。

“通過對電信資料的分析應用,可對域經濟變化起參考作用,包括通過資料維度分析,預判經濟發展趨勢;通過人口密度類比分析,

提高公共安全預案的準確性;通過對人口遷移資料分析,為城市規劃提供決策支援等。”蘇少林說。

談通訊資訊詐騙

全省1.67億電話使用者已實名登記

冒充公檢法、學校銀行、客戶服務、中獎資訊……近年來,因數據洩露導致通訊資訊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時有發生。廣東通管局作為通信行業的監管單位,該如何加強個人資訊安全,防範打擊通訊資訊詐騙?“詐騙電話治理已經成為社會治理的一部分。

”蘇少林表示。

據介紹,在工信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下,廣東通管局為防範打擊通訊資訊詐騙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包括落實電話使用者實名制、推進詐騙電話防範系統建設、監督企業完善技術手段、加強部門協作等。“廣東省1.67億電話使用者全部已經實名登記,並嚴格執行對新入網用戶的實名登記要求。”蘇少林說。在部門協作方面,

截至2017年3月底,累計配合公安機關查詢案件2.02萬起,關停涉嫌違法犯罪號碼13.6萬個,配合公安機關、無線電管理部門打擊偽基站910套。

談寬頻建設

力爭2017年建成高水準 “全光網省”

寬頻建設水準是資訊通信行業轉型創新的關鍵支撐力量。據悉,為貫徹落實《廣東省資訊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畫(2015—2017年)》等目標任務,2017年廣東省制定了“高水準全光網省”的實施標準,力爭年底全省光網覆蓋率超過100%、光埠占比超過85%、FTTH/O用戶占比達到80%,實現所有行政村覆蓋4G、光纖接入能力達到20M。

如何從網路大省建設成為網路強省?對此,蘇少林表示,廣東將加大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以全光網省建設推進光纖網路覆蓋、引入已成熟5G技術推動4G+網路覆蓋、推動窄帶物聯網覆蓋,實現“三覆蓋”,解決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存在的城鄉不平衡、區域不平衡、城市空間內部不平衡的“三個不平衡”。

此外,在蘇少林看來,電信業結構轉型升級不斷優化,一是體現在非話業務替代效應明顯。智慧手機的出現帶動移動通信網路不斷更新換代,傳統話音業務持續萎縮,移動資料取代話音業務成為行業新的增長點。二是電信使用者結構持續優化。廣東省1.42億手機用戶中2G、3G用戶持續減少,4G用戶快速增加。

實現所有行政村覆蓋4G、光纖接入能力達到20M。

如何從網路大省建設成為網路強省?對此,蘇少林表示,廣東將加大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以全光網省建設推進光纖網路覆蓋、引入已成熟5G技術推動4G+網路覆蓋、推動窄帶物聯網覆蓋,實現“三覆蓋”,解決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存在的城鄉不平衡、區域不平衡、城市空間內部不平衡的“三個不平衡”。

此外,在蘇少林看來,電信業結構轉型升級不斷優化,一是體現在非話業務替代效應明顯。智慧手機的出現帶動移動通信網路不斷更新換代,傳統話音業務持續萎縮,移動資料取代話音業務成為行業新的增長點。二是電信使用者結構持續優化。廣東省1.42億手機用戶中2G、3G用戶持續減少,4G用戶快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