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豐田汽車利潤全球領先 背後竟隱藏著滿滿的血淚史?

時至今日,中國的汽車銷售量早已遠遠超過日本和美國,

但半數以上的市場仍然被外資與合資品牌佔領。中國民營車企成長迅速,但營收與利潤水準仍然遠不能與美日巨頭抗衡。僅豐田一家車企的淨利潤就超過中國主要上市車企的利潤總和。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報數據測算,如果扣除合資車帶來的利潤,實際上所有自主品牌車的利潤相加,還不到豐田的一半。

那麼豐田那豐厚的利潤來源真的只是得益了豐田公司的杜絕浪費任何一點材料、人力、時間、空間、能量和運輸等資源,

這豐田內部把它稱之為一種“對由人、設備材料和資訊等要素組成的工作系統進行整合、設計和改進、優化的一門工程學”,通過改善活動消除隱藏在企業裡的種種浪費現象,進而降低成本。這個被全世界企業管理者所推崇的“豐田精益生產”嗎?恐怕事情的真相是沒那麼簡單的。

▲豐田高銷量背後的高投訴量

在汽車投訴網上搜索有關一汽豐田的投訴,可以看到關於一汽豐田的投訴竟高達1246宗,可謂驚人,投訴量在眾多車企中可以說是名列前茅的。其中卡羅拉的投訴居多共有489條,差不多佔據了一汽豐田總投訴量的一半;而一汽豐田也因處理投訴不及時,

目前已積累不少投訴的原因曾多次上汽車投訴網的“黑榜”。其中廠家回復率只有80%,使用者的滿意度分數只有44.88分,從這兩個資料可以看出很多車主對於廠家回復的解決方案很不滿意,從而反映出一汽豐田只是比較注重表面功夫,沒有從實質上解決車主們的投訴。

從車主們反映的品質問題可以反映出一汽豐田車輛的品質問題可謂是花樣百出,例如:發動機、變速箱異響,

4S店價格存在欺詐行為,輪胎龜裂,車內有異味等等。這些都反映出一汽豐田汽車為了降低車輛的銷售價格進行減配所引發的品質問題了,而一汽豐田的4S店對於車主的投訴給予不重視的態度,讓車主們的維權上訴無門,欲哭無淚。 除此之外,在這個競爭日益劇烈的中國汽車市場,並以銷量為量衡一個車企成功與否的時代,沒有一家企業如一汽豐田一般,總是將“不在意銷量”“要注重品質”掛在嘴邊。
但是“不在意銷量”的一汽豐田會持續上新款及改款提高銷量?而“要注重品質”卻讓投訴率居高不下?

▲豐田低配汽車油箱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1972年推出了一個車型,但消費者一直質疑這個車型在發生碰撞後,鐵皮油箱會起火爆炸。幾年後,美國發生了一起惡性☆禁☆交通事故,這款福特車被追尾後,鐵皮油箱起火爆炸,車上3個人當場被燒死。現在歐美的汽車也都全部改用更加安全的工程塑料油箱了,而豐田的皇冠和銳志為了降低成本仍然使用鐵皮油箱。

據瞭解,一輛20萬元左右的轎車,工程塑料油箱的成本在1500元左右,而鐵皮油箱的成本在900元左右,兩者相差600元左右。採用鐵皮油箱,為豐田廠家節省了不少的成本,可能有人會說一輛車才省600元,也不多啊,但是如果銷量有10萬輛呢?那樣就會為廠家節省了6000萬元了,但是這些的節省卻是用消費者或許在事故中付出生命的代價。

▲豐田減配後排座椅靠背鋼板

在上世紀60年代,富豪公司研究發現,在一些追尾事故中,放在後備箱裡的雨傘、羽毛球拍、網球拍等物品在遭受撞擊後,竟然戳穿了後排座椅靠背,紮進了後排乘客的身體。於是,富豪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在後排座椅靠背上裝上了鋼板。有了這層鋼板,如果後備箱裡放了一些尖銳的物品,就算遇到追尾,坐在後排的人也是相對安全的。富豪這種超前的後排安全意識,得到了整個汽車行業的認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全世界幾乎所有轎車和SUV,後排座椅靠背都安裝了鋼板。

而根據網上實驗報導,一汽豐田威馳是沒有安裝這個鋼板的。根據瞭解,後排座椅靠背的鋼板在100元左右,而減配後排座椅靠背的鋼板,或許會有車企帶來更大的利潤,可消費者在追尾事故中付出的或許是鮮血和生命的代價。

▲豐田減配“頭部氣簾”

在歐洲和美國,有一個強制安全標準卻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頭部氣簾”,沒有這功能,在歐美是不得銷售的。頭部氣簾又稱“窗簾式氣囊”,車輛如果標有“airbag”,說明這輛車有“頭部氣簾”。在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頭部氣簾”可防止頭部撞上車身受傷。據權威統計資料,車禍死亡的人中,有一半人是因為頭部受傷導致。配備“頭部氣簾”後,死亡率可以下降30%。歐洲和美國的法規規定,車輛沒有“頭部氣簾”不得銷售。

而根據網上公佈的資訊,豐田卡羅拉只有1.8頂配才有這個配置,“頭部氣簾”價格高達2000元左右,豐田在華大多數車型沒有配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連100元鋼板都省的,2000元的“頭部氣簾”怎麼可能不省呢?

▲豐田減配“車身穩定系統”

據德國工業保險協會統計,汽車配備“車身穩定系統”後,可減少一半的交通事故和傷亡人數。由於“車身穩定系統”能大幅度降低事故率和傷亡率,因此,從2011年9月開始,美國和加拿大法規規定,車輛沒有“車身穩定系統”不得銷售。兩個月後,歐盟也宣佈,車輛沒有“車身穩定系統”不得銷售。但是通過查詢多家車企官網的相關配置介紹也可以發現,豐田凱美瑞部分車型在中國市場減配了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在於國內外法規要求不同。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從2012年起,就已要求所有總重量在4.5噸以下的車輛必須裝配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歐盟也明確了所有新註冊的輕型商用車、乘用車都必須要配備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要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對於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配置也作出了明確規定。不過,在我國,對此暫無明確要求。2012年修改後實施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裡,也並未涉及車身電子穩定系統。

這個明顯的漏洞,為什麼大眾沒有減配這個“車身穩定系統”,而一汽豐田卡羅拉就很“聰明”的進行減配呢?據瞭解減配“車身穩定系統”每輛車可以節省近4000元,難道大眾就沒有豐田“聰明”,不會節約成本嗎?

▲總結

相比國外,國內汽車行業法規不健全,汽車廠家缺乏監管,國內消費者汽車消費文化還停留在表面,過多關注舒適性配置,對安全配置缺乏足夠的認識,所有這些,導致豐田有恃無恐,減配毫無底線,簡直就是在漠視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國內一些畸形的消費觀念也助長了日系的減配之風。諸如國人購車,往往會將油耗而不是安全性放在第一考慮要素,為了降低油耗,減去防撞鋼樑和一些裝飾件以減輕車身重量,配備窄輪胎無疑是最有效的辦法。

而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還須通過消費者意識的轉變來調節汽車市場,再加上有效國家法規監管,才能使我國汽車製造品質達到更高的標準。但是就目前來說,想要改變現狀仍然任重而道遠。

幾年後,美國發生了一起惡性☆禁☆交通事故,這款福特車被追尾後,鐵皮油箱起火爆炸,車上3個人當場被燒死。現在歐美的汽車也都全部改用更加安全的工程塑料油箱了,而豐田的皇冠和銳志為了降低成本仍然使用鐵皮油箱。

據瞭解,一輛20萬元左右的轎車,工程塑料油箱的成本在1500元左右,而鐵皮油箱的成本在900元左右,兩者相差600元左右。採用鐵皮油箱,為豐田廠家節省了不少的成本,可能有人會說一輛車才省600元,也不多啊,但是如果銷量有10萬輛呢?那樣就會為廠家節省了6000萬元了,但是這些的節省卻是用消費者或許在事故中付出生命的代價。

▲豐田減配後排座椅靠背鋼板

在上世紀60年代,富豪公司研究發現,在一些追尾事故中,放在後備箱裡的雨傘、羽毛球拍、網球拍等物品在遭受撞擊後,竟然戳穿了後排座椅靠背,紮進了後排乘客的身體。於是,富豪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在後排座椅靠背上裝上了鋼板。有了這層鋼板,如果後備箱裡放了一些尖銳的物品,就算遇到追尾,坐在後排的人也是相對安全的。富豪這種超前的後排安全意識,得到了整個汽車行業的認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全世界幾乎所有轎車和SUV,後排座椅靠背都安裝了鋼板。

而根據網上實驗報導,一汽豐田威馳是沒有安裝這個鋼板的。根據瞭解,後排座椅靠背的鋼板在100元左右,而減配後排座椅靠背的鋼板,或許會有車企帶來更大的利潤,可消費者在追尾事故中付出的或許是鮮血和生命的代價。

▲豐田減配“頭部氣簾”

在歐洲和美國,有一個強制安全標準卻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頭部氣簾”,沒有這功能,在歐美是不得銷售的。頭部氣簾又稱“窗簾式氣囊”,車輛如果標有“airbag”,說明這輛車有“頭部氣簾”。在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頭部氣簾”可防止頭部撞上車身受傷。據權威統計資料,車禍死亡的人中,有一半人是因為頭部受傷導致。配備“頭部氣簾”後,死亡率可以下降30%。歐洲和美國的法規規定,車輛沒有“頭部氣簾”不得銷售。

而根據網上公佈的資訊,豐田卡羅拉只有1.8頂配才有這個配置,“頭部氣簾”價格高達2000元左右,豐田在華大多數車型沒有配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連100元鋼板都省的,2000元的“頭部氣簾”怎麼可能不省呢?

▲豐田減配“車身穩定系統”

據德國工業保險協會統計,汽車配備“車身穩定系統”後,可減少一半的交通事故和傷亡人數。由於“車身穩定系統”能大幅度降低事故率和傷亡率,因此,從2011年9月開始,美國和加拿大法規規定,車輛沒有“車身穩定系統”不得銷售。兩個月後,歐盟也宣佈,車輛沒有“車身穩定系統”不得銷售。但是通過查詢多家車企官網的相關配置介紹也可以發現,豐田凱美瑞部分車型在中國市場減配了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在於國內外法規要求不同。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從2012年起,就已要求所有總重量在4.5噸以下的車輛必須裝配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歐盟也明確了所有新註冊的輕型商用車、乘用車都必須要配備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要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對於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配置也作出了明確規定。不過,在我國,對此暫無明確要求。2012年修改後實施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裡,也並未涉及車身電子穩定系統。

這個明顯的漏洞,為什麼大眾沒有減配這個“車身穩定系統”,而一汽豐田卡羅拉就很“聰明”的進行減配呢?據瞭解減配“車身穩定系統”每輛車可以節省近4000元,難道大眾就沒有豐田“聰明”,不會節約成本嗎?

▲總結

相比國外,國內汽車行業法規不健全,汽車廠家缺乏監管,國內消費者汽車消費文化還停留在表面,過多關注舒適性配置,對安全配置缺乏足夠的認識,所有這些,導致豐田有恃無恐,減配毫無底線,簡直就是在漠視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國內一些畸形的消費觀念也助長了日系的減配之風。諸如國人購車,往往會將油耗而不是安全性放在第一考慮要素,為了降低油耗,減去防撞鋼樑和一些裝飾件以減輕車身重量,配備窄輪胎無疑是最有效的辦法。

而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還須通過消費者意識的轉變來調節汽車市場,再加上有效國家法規監管,才能使我國汽車製造品質達到更高的標準。但是就目前來說,想要改變現狀仍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