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6日盤前研報精選:10股有望爆發

愛爾眼科:國際化步伐穩健 戰略格局廣闊

機構:廣發證券

打造五大生態,構建眼科產業鏈閉環公司計畫打造國內醫院網路、國際化、移動醫療+社區、科技創新、醫療金融五大生態,

構建眼科的產業鏈閉環。愛爾建立中心城市醫院-省會醫院-地級市醫院-縣級醫院的分級連鎖機制,目前愛爾在中心城市和省會醫院基本佈局完畢,現階段大力發展地級市醫院,未來將開設更多的縣級醫院。

豐富收入結構,多業務全面發展公司最開始以屈光業務和白內障業務為主,

隨著公司業務做大,帶動相關服務業務發展。2016年公司視光服務實現收入8.7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1.80%,營收占比較2010年提升了6.60%。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帶動了消費升級,公司業務也逐步向中高端偏移。2016年眼前端和眼後端手術實現營業收入9.38億元,占總營收的23.44%,營收占比較2010年提升了13.53%。總體看來,公司收入結構更加豐富,各項業務全面發展。

國際化步伐穩健,

戰略格局廣闊公司先後佈局香港、美國、歐洲市場,利用全球資源幫助公司在中國市場發展,下一步計畫在全球佈局。公司國際化進程穩健推進,董事長及管理團隊戰略目光長遠,格局廣闊。

預計17-19年業績分別為0.73元/股、0.95元/股、1.23元/股我們預計公司17/18/19年EPS分別為0.73/0.95/1.23元/股,對應PE分別為43/33/26倍,公司發展戰略清晰,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醫院擴張不及預期、匯率變動風險。

高能環境:簽訂白銀1.22億元土壤修復大單 關注後續訂單落地

機構:廣發證券

1.22億元白銀土壤修復大單落地,龍頭地位明顯。5月12日,公司公告與白銀昌元化工簽訂1.22億元土壤修復合同,治理白銀歷史遺留含鉻土壤污染,預計工期910天,專案資金來源為國家專項資金。該項目是公司繼蘇州溶劑廠項目後簽訂的又一過億元土壤修復大單,突顯公司在土壤修復領域的龍頭地位,且大專案不斷落地將進一步為公司樹立良好示範效應。

土壤污染防治法納入立法計畫,龍頭受益明顯。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納入2017年人大立法計畫且土壤修復相關標準、規範制定已進入相關部門工作時間表。考慮立法將會重點明確政府、企業對污染土壤治理的主體責任,伴隨立法推進、相關標準完善,地方政府釋放、執行土壤修復專案速度或將加快。2017年土壤防治專項資金預算112億元,同比增加23.2%,公司作為土壤修復領域龍頭受益明顯,

新增訂單仍有望快速增長。

三季度訂單落地有望加速,在手訂單充裕。公司一季度新簽訂單5.33 億元,考慮一季度通常為公司訂單淡季,二、三季度公司各業務板塊訂單有望加速落地。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訂單共87.68億元,其中已執行13.05億元、待執行74.63億元,目前在手訂單充裕,全年高增長可期。

危廢領域持續拓展,給予“買入”評級。預計公司17-19年EPS為0.59、0.83、1.07元,對應PE 為29、20、16倍。公司擬合資設立內蒙古高能清藍危廢公司,進一步拓展危廢業務區域。現有危廢產能提升以及新並購標的並表將帶動未來危廢板塊業績快速增長,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土壤修復推進不及預期;危廢項目落地不及預期。

環能科技:以磁分離技術為核心拓展產業鏈

機構:國海證券

磁分離技術解決應急黑臭水體治理,受益政策行業景氣度高。公司是國內磁分離水體淨化技術龍頭企業,憑藉技術實力在冶金濁水、煤炭礦井等水處理領域佔據領先優勢。經過不斷研發,公司成功將超磁分離水體淨化技術應用到黑臭水體治理市場,並憑藉占地小、處理水量大、建設成本低、見效快等優點獲取了北京、河北燕郊、深圳等地的項目,並已初步完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經濟區為重點的全國性市場佈局。“水十條”要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畫單列市2017 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時間緊任務重,公司技術特別適合應急黑臭水體治理,將會受益政策驅動帶來的訂單釋放。與此同時,公司在積極將磁分離水體技術與高效生化複合處理技術結合,實現黑臭水體處理後水質達到一級A 標準,項目研發成功後,公司將會獲取更對的訂單,借助黑臭水體行業高景氣,公司有望實現高增長。

不斷拓展完善產業鏈,水環境治理服務商初步成型。公司在立足工業污水治理的同時,不斷進行資本運作完善產業鏈,2015 年11 月公司以3.83 億元收購江蘇華大100%股權,涉足污泥處理業務,同時承諾2015-2017 年淨利潤不低於3000/3300/3700萬元;2016 年3 月以900 萬元收購道源環境100%股權,增強工程諮詢、設計能力;2016 年底,公司以2.1 億元的交易對價收購四通環境65%股權,進軍市政汙水處理領域,四通環境承諾2016—2018年扣非後的淨利潤不低於1700/2500/2800 萬元。公司業務已包含工業污水、市政污水和水環境治理,形成了設備製造、工程總包、運營、污泥處理全產業鏈,公司水環境治理服務商初步成型。

股權激勵綁定高管利益,定增、員工持股價格倒掛奠定安全邊際。2017 年3 月27 日,公司發佈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擬以13.99 元/股的價格向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高管、核心管理和技術人員總共164 人進行股權激勵,首次授予425.5 萬股。解除限售條件是相比於2016 年,2017—2019 年扣非後的淨利潤增長率不低於30%、70%、110%,公司推出股權激勵一方面能夠綁定高管利益,另外業績考核目標也顯示出公司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2016 年9 月23 日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畫購買公司股票2917 萬元,成交均價31.91 元/股,鎖定期12 個月。2017 年1 月公司完成收購四通環境65%股權募集配套資金的非公開發行,發行價格32.03元/股,涉及金額1.74 億元,鎖定期3 年。目前股價22.85 元,員工持股、定增價格均已倒掛28%,奠定一定的安全邊際。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我們看好公司超磁水體淨化技術的優勢,受益于黑臭水體行業高景氣。預計公司2017-2019 EPS 分別為0.64、0.86、1.12 元,對應當前股價PE 為35、27、20 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項目推進低於預期風險、下游 行業水治理需求下降風險、政策不及預期風險、宏觀經濟下行風險。

中國動力:雙輪驅動 動力澎湃

機構:信達證券

事件:公司發佈2016年年報,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207.4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5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23%;實現扣非後淨利潤8.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5.91%;基本每股收益0.71元。

公司發佈2017年一季度報,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48.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7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7%;實現扣非後淨利潤2.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0%;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下降23.53%。

全電動力靜音效果好,行業尚處於初期。公司2016年全電動力業務板塊營業收入12.39億元,同比增長79.76%。由於國內在全電動力方面與世界領先水準尚有一定差距,因此還未進行大規模應用。全電動力由於運行過程中噪音小,對環境友好,因此在戰略上是各國的發展方向。公司的全電動力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子公司長海電推及下屬公司主要從事動力推進系統集成(常規、電推)、汽輪輔機、供電系統及減振降噪等。目前,國內大型水面艦船的電站設備均主要由上海推進提供,其船舶電站系統集成包括電力系統設計、柴油發電機組、汽輪機組的設計和成套、主配電板的設計、電站監控裝置的設計和製造,未來隨著全電動力市場規模的增長,公司有望進一步增厚利潤。

核動力業務手握訂單,利潤逐步釋放。公司旗下子公司海王核能、特種設備主要從事民用核電相關設備的設計、製造等相關業務,屬於民用核動力行業。海洋核動力主要應用場景在於海島的電力供應。隨著我國南海開發力度的增強,對核動力的需求也將逐步釋放,根據國際船舶網資訊,公司目前已有訂單,未來將陸續建成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我們預計總投資可達400億元,藍海價值有望逐步釋放。

盈利預測及評級:公司全電動力及核電動力業務增長態勢良好,但是由於受全球船舶業寒冬的影響,公司船用業務短期內較難有較大增長。我們預計公司17年、18年、19年EPS分別為0.89、0.97、1.07元,對應5月12日收盤價(27.49元)的市盈率分別為31、28和26倍,維持“增持”評級。

股價催化劑:核電業務訂單超預期;全電動力業務增長超預期。

風險因素:1、軍用訂單不確定;2、船舶業復蘇低於預期。

普洛藥業:原料藥和CMO收入及利潤率雙生帶來業績彈性

機構:安信證券

事件:公司公告控股股東橫店控股於2017年5月8日-12日增持1147萬股,占總股本1.00%,均價7.30元/股。另外,橫店控股將依據市場情況,未來不排除和一致行動人一起繼續增持的可能,同時承諾本次增持完成後6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份。

大股東和管理層持續增持彰顯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強大信心。從2015年開始,大股東橫店集團及其行動一致人通過兩次增持(含本次均價7.39元)和定增(均價8.12元,已過會)持股比例從43%上升到48%,管理層持股比例從無上升到2.86%(均價7.2元),彰顯公司對於未來發展前景的強大信心。當前股價7.37元,與管理層和大股東歷次增持價格接近。

公司一季度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原料藥和CMO將給公司帶來較大的業績彈性。過去四年公司一直維持10%左右的收入同比增速,而本年度一季度收入端增速達到34.5%,我們認為主要來自原料藥和CMO兩個業務。原料藥方面,由於環保導致的競爭對手停產、限產,我們預計公司一季度原料藥收入增速超40%,銷量大幅提高的同時產品價格也小幅上漲。CMO方面,公司和國外默克、吉利德、輝瑞、碩騰等十來家知名製藥公司形成了穩定的業務關係,隨著專利藥業務占比的提高,毛利率也不斷提高,我們預計一季度CMO收入增速為25-30%。,公司2016年原料藥和CMO業務收入規模近40億,收入的大幅增長以及毛利率的提升將給公司帶來較大的業績彈性。

投資建議:買入-A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9.18元。我們維持公司2017-2019年的淨利潤分別為3.51、4.63、5.78億元的盈利預測,增速分別為34%、32%、25%,預計未來三年複合增速超過30%。我們看好公司CMO業務順利推進和原料藥提價使公司業績進入快速增長通道,同時公司製劑業務結構出現優化帶來估值提升,給予買入-A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9.18元,相當於2017年30倍的動態市盈率。

風險提示:CMO訂單不及預期;原料藥銷量及漲價不及預期。

隧道股份:PPP+帶路助增長 國改預期提估值

機構:安信證券

基建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國內市政企業龍頭:隧道股份前身成立於1965 年,於1994 年登陸上交所,是中國基建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上海老牌建築國企,上海國資委通過上海城建集團和上海國盛集團間接持有公司45.89%股份,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是中國軟土隧道發展的奠基者,主要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設計與施工,並提供基礎設施規劃諮詢、設計、投資、建造、運營的“全生命週期”服務,位元列2016ENR全球承包商第62 位,連續16 年排名中國市政企業榜首,公司2016 年實現營收288.28 億元,歸母淨利潤16.53 億元。

軌交建設與PPP 助力訂單高增,保障未來業績釋放:我國城軌建設需求加速和PPP 的大力推進,為公司業務開拓提供良好市場基礎。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資料,截至2016 年末,中國大陸地區在建線路總長5636.5 公里,可研批復投資累計約3.5 萬億元,共有58 個城市的城軌線網規劃獲批,規劃線路總長達7305.3 公里,另外2017 年2 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6000 公里,近三年我國軌道建設力度依然較大。根據《全國PPP 綜合資訊平臺專案庫第六期季報》資料,截至2017 年3 月末,全國入庫項目共計12,287 個,累計投資額14.6 萬億元。按行業分,市政工程和交通運輸行業入庫項目數35.26%/12.3%,合計占47.56%;入庫項目投資額項目投資總額的27.63%/29.84%,合計達57.48%,均居行業前兩位。公司作為國內軌交建設龍頭企業,在上海軌交市場份額達40%,佔據全國現代有軌電車市場份額超6 成,公司2016 年加大PPP 業務開拓力度,施工和設計業務累計新簽訂單487.29億元,同比增長33.98%,投資業務新簽訂單139.13 億元(PPP 占95%),同比增長2816.77%,施工業務訂單中由投資業務帶動的施工部分約108億元,軌交建設巨量市場及PPP 的推進,助力公司新簽訂單總量高企,保障未來業績釋放。

投資建議:買入-A 投資評級,6 個月目標價13 元。我們預計公司2017 年-2019 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12%、12%、10.52%,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8.14%、22.12%、15.45%;公司是隧道業務龍頭,PPP 業務快速增長助力公司盈利能力增強,公司“兩外”市場戰略打開成長空間,同時搭載國改春風,有望成為國企改革主題下標杆企業;看好公司PPP 業務+兩外市場(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維持買入-A 的投資評級,6 個月目標價為13 元,相當於2017 年的動態市盈率21 倍。

風險提示:PPP 項目落地低於預期,兩外市場開拓低於預期,國企改革低於預期,利率上行侵蝕公司投資類項目利潤空間等。

健盛集團:產能擴張有望推動營收增長 大股東增持公司股份

機構:廣發證券

實際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並擬繼續增持。根據公司公告,健盛集團實際控制人張茂義先生在2017年5月11日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1,059,200股,占公司總股本0.29%。張茂義先生擬在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的6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不少於2,000,000股,不超過5,000,000股。本次增持前,張茂義先生所擁有權益的股份比例為47.53%。

新客戶開發效果顯現,將推動17年營收增長。公司在2016年新開發了UnderArmour,Stance,H&M等重點客戶。我們預計新增客戶有望逐步推動營收增長。此外公司在16年流失的某一重要外貿客戶的訂單今年也已經大部分回流。而營收的增長也將推動公司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和毛利率的改善。17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8億元,同比增長28.4%,營業利潤3,027萬元,同比增長12.4%。

擬收購俏爾婷婷,打造全品類內衣集團。公司擬收購國內領先的無縫內衣供應商俏爾婷婷。俏爾婷婷產能規模在國內位居前列,並且與國外知名品牌華歌爾,Nike,安德瑪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在15/16年標的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552萬元和7,132萬元。我們認為公司通過本次收購將擴充產品品類,拓展下游客戶資源。

17-19年業績為0.36元/股、0.52元/股、0.68元/股(未考慮收購影響)。當前股價對應18年P/E為30.5倍。考慮到公司在未來幾年新增產能較大,且銷售前景良好,我們維持對公司的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定增募投項目推進不及預期的風險;收購俏爾婷婷未能完成的風險。

東方電熱:切入高成長新領域 迎來業績全面復蘇

機構:東興證券

收購江蘇九天51%股權,加速新領域拓展。江蘇九天是我國光纜鎧裝材料絕對強者和鋰電池鋼殼材料細分龍頭,受益於光通信網路建設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飛速發展,處於快速成長期。目前江蘇九天全力推進專案建設,在擴大電池鋼產能的同時,打通電池鋼殼從材料到壓延、電鍍和沖制等環節,成為國內唯一實現電池鋼殼上下游全產業鏈佈局的企業,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並有效規避下游客戶賬款回收風險。多晶矽擴產潮延續,還原爐等設備顯著回暖。公司是多晶矽冷氫化電加熱器最具實力供應商,並在高附加值的CVD還原爐領域嶄露頭角。隨著國內多晶矽行業產能西遷和大規模擴產,下游多晶矽設備需求顯著回暖,公司今年來陸續獲得還原爐和電加熱器大單,為工業領域利潤回升打下基礎。

傳統製冷電加熱器迎來補庫存高峰,電加熱器新品依舊藍海。目前空調行業迎來消費升級和補庫存高峰,公司作為國內空調電加熱器龍頭,為美的、格力、海爾主力供應商,將迎來恢復性顯著增長。同時,公司大力佈局的電動汽車PTC、小家電和軌道列車電加熱器等新產品毛利率較高,業績增長明顯,業務占比不斷提升,加碼民用電加熱器業務持續回暖。

海上油服空間巨大,油價企穩拉動海工裝備需求復蘇。加大我國海上油氣開採力度可解決油氣資源對外依存度過高和陸上油氣日漸枯竭問題,在油價企穩的背景下海上油服裝備迎來發展轉機。公司作為具備豐富海上油氣專案經驗的油氣處理系統綜合供應商,將直接受益於中海油等企業資本開支回升,迎來行業上升拐點。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0.1億元、30.0億元和39.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1.3億元、2.3億元和2.9億元,EPS分別為0.10元、0.18元和0.23元,對應PE分別為32.7、18.9和15.0倍,上調公司至“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東方九天建設進度不達預期,多晶矽企業設備需求延續性低於預期,空調市場需求飽和,石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

龍蟒佰利:鈦白粉價格有支撐 規模及一體化優勢明顯

機構:東興證券

龍蟒佰利是我國最大的鈦白粉生產企業,目前公司擁有鈦白粉產能56萬噸,其中硫酸法產能約50萬噸,氯化法產能約6萬噸。2016年以來鈦白粉市場供應偏緊,鈦白粉市場價不斷走高,鈦白粉企業的盈利水準大幅提升。

鈦白粉產品供應依然偏緊,價格上行有支撐。扣除部分僵屍產能後,2016年我國鈦白粉行業的實際開工率可能在85%-90%左右,處於較高水準。2017年鈦白粉價格高企,部分企業恢復生產的意願較強,但嚴苛的環保標準限制了複產產能的釋放,同時旺盛的海外需求導致鈦白粉供應依然偏緊。短期看鈦白粉價格上行依然有較強支撐。

鈦白粉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我國鈦白粉生產企業兩極分化加劇,鈦白粉生產企業數量呈下降趨勢,龍蟒、佰利聯兩大龍頭公司,在完成重組後產能達到56萬噸,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鈦白粉企業,僅次於杜邦、亨斯邁和科斯特,佔據國內行業絕對龍頭地位。

硫酸法產生三廢多發展空間有限,氯化法空間廣闊。氯化法雖然工藝難度大,但生產的鈦白粉品質好,純度高,且生產過程中污染少,是鈦白粉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龍蟒佰利的氯化法鈦白粉裝置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未來公司還計畫新建20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裝置。我們認為,公司大力發展氯化法鈦白粉符合行業的發展趨勢。屆時規模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公司鈦白粉的產品品質也將再上一個臺階。盈利預測及估值:龍蟒佰利作為行業龍頭,業績向上趨勢明顯。預計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別為1.04元,1.03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15.4倍,15.5倍。公司公佈了規模不超過12億元的股票回購計畫,將對股價形成支撐,給予公司“推薦”評級。風險提示:鈦白粉價格波動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如果鈦白粉價格大幅回檔,可能導致公司業績低於預期。

國藥股份:重組完成後區域龍頭起航 創新業務預計也將突破發展

機構:國開證券

即將完成的重組和再融資是公司發展的里程碑事件,對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推動值得關注。加之公司是集團內混改試點單位之一,在強大的股東資源背景下,公司未來發展有望提速。

重組完成後,公司在北京的醫藥商業業務排名位於前3,品種、規模、管道優勢凸顯,在新一輪陽光採購和“兩票制”下,未來公司的市場份額預計仍會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強大的股東資源背景不能忽視,預計在整個集團戰略下,公司未來創新業務拓展將加快。另外在“兩票制”下,公司同國控之間的採購不計為一票,品種優勢凸顯。

麻精藥業務一直是公司特色並重要的業務,隨著重組後資金瓶頸打開,未來在品種拓展、二級分銷以及整個產業鏈上的拓展預計都將加快。

公司財務狀況穩健,運營效率突出,同時按重組完成後新國藥的業績計算,公司估值與可比公司相比,具備優勢。

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我們預計重組前,公司2017-2019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49.02、166.9、18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3%、12.1%和9.6%;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15、7.05和8.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3%、14.6%和15.3%;實現EPS分別為1.28、1.47和1.7元/股。若按照承諾利潤計算,我們預計重組後新國藥2017-2019年將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1.7、13.4和15.3億元,對應的EPS分別為1.54、1.75和2.01元/股,給予公司“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重組後公司與子公司的業務整合低於預期;北京新一輪陽光採購公司業務進展低於預期;國瑞藥業業績增長低於預期,對母公司構成一定拖累;參股公司宜昌人福業績增長低於預期;公司外延並購相關進展低於預期;“兩票制”全面推廣或對管道的盈利造成一定影響;股票市場系統性風險。

對應PE 為29、20、16倍。公司擬合資設立內蒙古高能清藍危廢公司,進一步拓展危廢業務區域。現有危廢產能提升以及新並購標的並表將帶動未來危廢板塊業績快速增長,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土壤修復推進不及預期;危廢項目落地不及預期。

環能科技:以磁分離技術為核心拓展產業鏈

機構:國海證券

磁分離技術解決應急黑臭水體治理,受益政策行業景氣度高。公司是國內磁分離水體淨化技術龍頭企業,憑藉技術實力在冶金濁水、煤炭礦井等水處理領域佔據領先優勢。經過不斷研發,公司成功將超磁分離水體淨化技術應用到黑臭水體治理市場,並憑藉占地小、處理水量大、建設成本低、見效快等優點獲取了北京、河北燕郊、深圳等地的項目,並已初步完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經濟區為重點的全國性市場佈局。“水十條”要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畫單列市2017 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時間緊任務重,公司技術特別適合應急黑臭水體治理,將會受益政策驅動帶來的訂單釋放。與此同時,公司在積極將磁分離水體技術與高效生化複合處理技術結合,實現黑臭水體處理後水質達到一級A 標準,項目研發成功後,公司將會獲取更對的訂單,借助黑臭水體行業高景氣,公司有望實現高增長。

不斷拓展完善產業鏈,水環境治理服務商初步成型。公司在立足工業污水治理的同時,不斷進行資本運作完善產業鏈,2015 年11 月公司以3.83 億元收購江蘇華大100%股權,涉足污泥處理業務,同時承諾2015-2017 年淨利潤不低於3000/3300/3700萬元;2016 年3 月以900 萬元收購道源環境100%股權,增強工程諮詢、設計能力;2016 年底,公司以2.1 億元的交易對價收購四通環境65%股權,進軍市政汙水處理領域,四通環境承諾2016—2018年扣非後的淨利潤不低於1700/2500/2800 萬元。公司業務已包含工業污水、市政污水和水環境治理,形成了設備製造、工程總包、運營、污泥處理全產業鏈,公司水環境治理服務商初步成型。

股權激勵綁定高管利益,定增、員工持股價格倒掛奠定安全邊際。2017 年3 月27 日,公司發佈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擬以13.99 元/股的價格向公司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高管、核心管理和技術人員總共164 人進行股權激勵,首次授予425.5 萬股。解除限售條件是相比於2016 年,2017—2019 年扣非後的淨利潤增長率不低於30%、70%、110%,公司推出股權激勵一方面能夠綁定高管利益,另外業績考核目標也顯示出公司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2016 年9 月23 日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畫購買公司股票2917 萬元,成交均價31.91 元/股,鎖定期12 個月。2017 年1 月公司完成收購四通環境65%股權募集配套資金的非公開發行,發行價格32.03元/股,涉及金額1.74 億元,鎖定期3 年。目前股價22.85 元,員工持股、定增價格均已倒掛28%,奠定一定的安全邊際。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我們看好公司超磁水體淨化技術的優勢,受益于黑臭水體行業高景氣。預計公司2017-2019 EPS 分別為0.64、0.86、1.12 元,對應當前股價PE 為35、27、20 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項目推進低於預期風險、下游 行業水治理需求下降風險、政策不及預期風險、宏觀經濟下行風險。

中國動力:雙輪驅動 動力澎湃

機構:信達證券

事件:公司發佈2016年年報,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207.4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5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23%;實現扣非後淨利潤8.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5.91%;基本每股收益0.71元。

公司發佈2017年一季度報,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48.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7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7%;實現扣非後淨利潤2.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0%;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下降23.53%。

全電動力靜音效果好,行業尚處於初期。公司2016年全電動力業務板塊營業收入12.39億元,同比增長79.76%。由於國內在全電動力方面與世界領先水準尚有一定差距,因此還未進行大規模應用。全電動力由於運行過程中噪音小,對環境友好,因此在戰略上是各國的發展方向。公司的全電動力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子公司長海電推及下屬公司主要從事動力推進系統集成(常規、電推)、汽輪輔機、供電系統及減振降噪等。目前,國內大型水面艦船的電站設備均主要由上海推進提供,其船舶電站系統集成包括電力系統設計、柴油發電機組、汽輪機組的設計和成套、主配電板的設計、電站監控裝置的設計和製造,未來隨著全電動力市場規模的增長,公司有望進一步增厚利潤。

核動力業務手握訂單,利潤逐步釋放。公司旗下子公司海王核能、特種設備主要從事民用核電相關設備的設計、製造等相關業務,屬於民用核動力行業。海洋核動力主要應用場景在於海島的電力供應。隨著我國南海開發力度的增強,對核動力的需求也將逐步釋放,根據國際船舶網資訊,公司目前已有訂單,未來將陸續建成20座海洋核動力平臺,我們預計總投資可達400億元,藍海價值有望逐步釋放。

盈利預測及評級:公司全電動力及核電動力業務增長態勢良好,但是由於受全球船舶業寒冬的影響,公司船用業務短期內較難有較大增長。我們預計公司17年、18年、19年EPS分別為0.89、0.97、1.07元,對應5月12日收盤價(27.49元)的市盈率分別為31、28和26倍,維持“增持”評級。

股價催化劑:核電業務訂單超預期;全電動力業務增長超預期。

風險因素:1、軍用訂單不確定;2、船舶業復蘇低於預期。

普洛藥業:原料藥和CMO收入及利潤率雙生帶來業績彈性

機構:安信證券

事件:公司公告控股股東橫店控股於2017年5月8日-12日增持1147萬股,占總股本1.00%,均價7.30元/股。另外,橫店控股將依據市場情況,未來不排除和一致行動人一起繼續增持的可能,同時承諾本次增持完成後6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份。

大股東和管理層持續增持彰顯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強大信心。從2015年開始,大股東橫店集團及其行動一致人通過兩次增持(含本次均價7.39元)和定增(均價8.12元,已過會)持股比例從43%上升到48%,管理層持股比例從無上升到2.86%(均價7.2元),彰顯公司對於未來發展前景的強大信心。當前股價7.37元,與管理層和大股東歷次增持價格接近。

公司一季度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原料藥和CMO將給公司帶來較大的業績彈性。過去四年公司一直維持10%左右的收入同比增速,而本年度一季度收入端增速達到34.5%,我們認為主要來自原料藥和CMO兩個業務。原料藥方面,由於環保導致的競爭對手停產、限產,我們預計公司一季度原料藥收入增速超40%,銷量大幅提高的同時產品價格也小幅上漲。CMO方面,公司和國外默克、吉利德、輝瑞、碩騰等十來家知名製藥公司形成了穩定的業務關係,隨著專利藥業務占比的提高,毛利率也不斷提高,我們預計一季度CMO收入增速為25-30%。,公司2016年原料藥和CMO業務收入規模近40億,收入的大幅增長以及毛利率的提升將給公司帶來較大的業績彈性。

投資建議:買入-A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9.18元。我們維持公司2017-2019年的淨利潤分別為3.51、4.63、5.78億元的盈利預測,增速分別為34%、32%、25%,預計未來三年複合增速超過30%。我們看好公司CMO業務順利推進和原料藥提價使公司業績進入快速增長通道,同時公司製劑業務結構出現優化帶來估值提升,給予買入-A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9.18元,相當於2017年30倍的動態市盈率。

風險提示:CMO訂單不及預期;原料藥銷量及漲價不及預期。

隧道股份:PPP+帶路助增長 國改預期提估值

機構:安信證券

基建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國內市政企業龍頭:隧道股份前身成立於1965 年,於1994 年登陸上交所,是中國基建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上海老牌建築國企,上海國資委通過上海城建集團和上海國盛集團間接持有公司45.89%股份,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是中國軟土隧道發展的奠基者,主要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設計與施工,並提供基礎設施規劃諮詢、設計、投資、建造、運營的“全生命週期”服務,位元列2016ENR全球承包商第62 位,連續16 年排名中國市政企業榜首,公司2016 年實現營收288.28 億元,歸母淨利潤16.53 億元。

軌交建設與PPP 助力訂單高增,保障未來業績釋放:我國城軌建設需求加速和PPP 的大力推進,為公司業務開拓提供良好市場基礎。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資料,截至2016 年末,中國大陸地區在建線路總長5636.5 公里,可研批復投資累計約3.5 萬億元,共有58 個城市的城軌線網規劃獲批,規劃線路總長達7305.3 公里,另外2017 年2 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6000 公里,近三年我國軌道建設力度依然較大。根據《全國PPP 綜合資訊平臺專案庫第六期季報》資料,截至2017 年3 月末,全國入庫項目共計12,287 個,累計投資額14.6 萬億元。按行業分,市政工程和交通運輸行業入庫項目數35.26%/12.3%,合計占47.56%;入庫項目投資額項目投資總額的27.63%/29.84%,合計達57.48%,均居行業前兩位。公司作為國內軌交建設龍頭企業,在上海軌交市場份額達40%,佔據全國現代有軌電車市場份額超6 成,公司2016 年加大PPP 業務開拓力度,施工和設計業務累計新簽訂單487.29億元,同比增長33.98%,投資業務新簽訂單139.13 億元(PPP 占95%),同比增長2816.77%,施工業務訂單中由投資業務帶動的施工部分約108億元,軌交建設巨量市場及PPP 的推進,助力公司新簽訂單總量高企,保障未來業績釋放。

投資建議:買入-A 投資評級,6 個月目標價13 元。我們預計公司2017 年-2019 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12%、12%、10.52%,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8.14%、22.12%、15.45%;公司是隧道業務龍頭,PPP 業務快速增長助力公司盈利能力增強,公司“兩外”市場戰略打開成長空間,同時搭載國改春風,有望成為國企改革主題下標杆企業;看好公司PPP 業務+兩外市場(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維持買入-A 的投資評級,6 個月目標價為13 元,相當於2017 年的動態市盈率21 倍。

風險提示:PPP 項目落地低於預期,兩外市場開拓低於預期,國企改革低於預期,利率上行侵蝕公司投資類項目利潤空間等。

健盛集團:產能擴張有望推動營收增長 大股東增持公司股份

機構:廣發證券

實際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並擬繼續增持。根據公司公告,健盛集團實際控制人張茂義先生在2017年5月11日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1,059,200股,占公司總股本0.29%。張茂義先生擬在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的6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不少於2,000,000股,不超過5,000,000股。本次增持前,張茂義先生所擁有權益的股份比例為47.53%。

新客戶開發效果顯現,將推動17年營收增長。公司在2016年新開發了UnderArmour,Stance,H&M等重點客戶。我們預計新增客戶有望逐步推動營收增長。此外公司在16年流失的某一重要外貿客戶的訂單今年也已經大部分回流。而營收的增長也將推動公司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和毛利率的改善。17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8億元,同比增長28.4%,營業利潤3,027萬元,同比增長12.4%。

擬收購俏爾婷婷,打造全品類內衣集團。公司擬收購國內領先的無縫內衣供應商俏爾婷婷。俏爾婷婷產能規模在國內位居前列,並且與國外知名品牌華歌爾,Nike,安德瑪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在15/16年標的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552萬元和7,132萬元。我們認為公司通過本次收購將擴充產品品類,拓展下游客戶資源。

17-19年業績為0.36元/股、0.52元/股、0.68元/股(未考慮收購影響)。當前股價對應18年P/E為30.5倍。考慮到公司在未來幾年新增產能較大,且銷售前景良好,我們維持對公司的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定增募投項目推進不及預期的風險;收購俏爾婷婷未能完成的風險。

東方電熱:切入高成長新領域 迎來業績全面復蘇

機構:東興證券

收購江蘇九天51%股權,加速新領域拓展。江蘇九天是我國光纜鎧裝材料絕對強者和鋰電池鋼殼材料細分龍頭,受益於光通信網路建設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飛速發展,處於快速成長期。目前江蘇九天全力推進專案建設,在擴大電池鋼產能的同時,打通電池鋼殼從材料到壓延、電鍍和沖制等環節,成為國內唯一實現電池鋼殼上下游全產業鏈佈局的企業,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並有效規避下游客戶賬款回收風險。多晶矽擴產潮延續,還原爐等設備顯著回暖。公司是多晶矽冷氫化電加熱器最具實力供應商,並在高附加值的CVD還原爐領域嶄露頭角。隨著國內多晶矽行業產能西遷和大規模擴產,下游多晶矽設備需求顯著回暖,公司今年來陸續獲得還原爐和電加熱器大單,為工業領域利潤回升打下基礎。

傳統製冷電加熱器迎來補庫存高峰,電加熱器新品依舊藍海。目前空調行業迎來消費升級和補庫存高峰,公司作為國內空調電加熱器龍頭,為美的、格力、海爾主力供應商,將迎來恢復性顯著增長。同時,公司大力佈局的電動汽車PTC、小家電和軌道列車電加熱器等新產品毛利率較高,業績增長明顯,業務占比不斷提升,加碼民用電加熱器業務持續回暖。

海上油服空間巨大,油價企穩拉動海工裝備需求復蘇。加大我國海上油氣開採力度可解決油氣資源對外依存度過高和陸上油氣日漸枯竭問題,在油價企穩的背景下海上油服裝備迎來發展轉機。公司作為具備豐富海上油氣專案經驗的油氣處理系統綜合供應商,將直接受益於中海油等企業資本開支回升,迎來行業上升拐點。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0.1億元、30.0億元和39.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1.3億元、2.3億元和2.9億元,EPS分別為0.10元、0.18元和0.23元,對應PE分別為32.7、18.9和15.0倍,上調公司至“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東方九天建設進度不達預期,多晶矽企業設備需求延續性低於預期,空調市場需求飽和,石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

龍蟒佰利:鈦白粉價格有支撐 規模及一體化優勢明顯

機構:東興證券

龍蟒佰利是我國最大的鈦白粉生產企業,目前公司擁有鈦白粉產能56萬噸,其中硫酸法產能約50萬噸,氯化法產能約6萬噸。2016年以來鈦白粉市場供應偏緊,鈦白粉市場價不斷走高,鈦白粉企業的盈利水準大幅提升。

鈦白粉產品供應依然偏緊,價格上行有支撐。扣除部分僵屍產能後,2016年我國鈦白粉行業的實際開工率可能在85%-90%左右,處於較高水準。2017年鈦白粉價格高企,部分企業恢復生產的意願較強,但嚴苛的環保標準限制了複產產能的釋放,同時旺盛的海外需求導致鈦白粉供應依然偏緊。短期看鈦白粉價格上行依然有較強支撐。

鈦白粉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我國鈦白粉生產企業兩極分化加劇,鈦白粉生產企業數量呈下降趨勢,龍蟒、佰利聯兩大龍頭公司,在完成重組後產能達到56萬噸,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鈦白粉企業,僅次於杜邦、亨斯邁和科斯特,佔據國內行業絕對龍頭地位。

硫酸法產生三廢多發展空間有限,氯化法空間廣闊。氯化法雖然工藝難度大,但生產的鈦白粉品質好,純度高,且生產過程中污染少,是鈦白粉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龍蟒佰利的氯化法鈦白粉裝置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未來公司還計畫新建20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裝置。我們認為,公司大力發展氯化法鈦白粉符合行業的發展趨勢。屆時規模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公司鈦白粉的產品品質也將再上一個臺階。盈利預測及估值:龍蟒佰利作為行業龍頭,業績向上趨勢明顯。預計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別為1.04元,1.03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15.4倍,15.5倍。公司公佈了規模不超過12億元的股票回購計畫,將對股價形成支撐,給予公司“推薦”評級。風險提示:鈦白粉價格波動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如果鈦白粉價格大幅回檔,可能導致公司業績低於預期。

國藥股份:重組完成後區域龍頭起航 創新業務預計也將突破發展

機構:國開證券

即將完成的重組和再融資是公司發展的里程碑事件,對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推動值得關注。加之公司是集團內混改試點單位之一,在強大的股東資源背景下,公司未來發展有望提速。

重組完成後,公司在北京的醫藥商業業務排名位於前3,品種、規模、管道優勢凸顯,在新一輪陽光採購和“兩票制”下,未來公司的市場份額預計仍會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強大的股東資源背景不能忽視,預計在整個集團戰略下,公司未來創新業務拓展將加快。另外在“兩票制”下,公司同國控之間的採購不計為一票,品種優勢凸顯。

麻精藥業務一直是公司特色並重要的業務,隨著重組後資金瓶頸打開,未來在品種拓展、二級分銷以及整個產業鏈上的拓展預計都將加快。

公司財務狀況穩健,運營效率突出,同時按重組完成後新國藥的業績計算,公司估值與可比公司相比,具備優勢。

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我們預計重組前,公司2017-2019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49.02、166.9、18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3%、12.1%和9.6%;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15、7.05和8.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3%、14.6%和15.3%;實現EPS分別為1.28、1.47和1.7元/股。若按照承諾利潤計算,我們預計重組後新國藥2017-2019年將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1.7、13.4和15.3億元,對應的EPS分別為1.54、1.75和2.01元/股,給予公司“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重組後公司與子公司的業務整合低於預期;北京新一輪陽光採購公司業務進展低於預期;國瑞藥業業績增長低於預期,對母公司構成一定拖累;參股公司宜昌人福業績增長低於預期;公司外延並購相關進展低於預期;“兩票制”全面推廣或對管道的盈利造成一定影響;股票市場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