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國想趁峰會與西方國家一起擺我們一道,一不小心卻臉先著了地!

第一軍情作者:火火

中國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共來了29國元首,130個國家派代表參會,美英法德意等傳統西方發達國家,均派出代表團參會,日本都沒忍住,最後也來了。

這足以證明大會的重要意義和國際影響力,怎奈何個別大國不僅固步自封,還污蔑詆毀我們,令人氣憤。可能有心人已經發現,這個國家就是印度。據美聯社報導,印度官方未派出代表團參與,還警告參與峰念國家:可能要承受無法支撐的債務負擔。

而路透社消息稱,中國南邊的重要鄰國印度,拒絕出席高峰會。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貝格雷(Gopal Baglay)表示,印度不能接受一個危及主權的計畫。據悉,“一帶一路”中有個關鍵計畫會穿越喀什米爾(Kashmir)地區與巴基斯坦,這令印度感到憤怒。印巴兩國曾進行過3次戰爭,其中2次就是為爭奪喀什米爾區域。對於印度方面的無理指控,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不過是雞蛋裡面挑骨頭。不是嗎?“一帶一路”計畫經過的國家和地區不計其數,

但這只是個經濟合作計畫,與印度宣稱的所謂的主權沒有半毛錢關係。

其實,印度不過是不願意看到中國這個塊頭比它更大的國家崛起而已。因此,對於中國主導的盛事,它在思維層面是習慣性的排斥。同時,中印本身又存在某些爭端,又發生過邊境戰爭,這也是印度對中國不滿的一個根本原因,況且中印在亞太區域經濟問題上,

雖然是合作關係,但也存在諸多競爭,如果中國的“一帶一路”風生水起,那印度還怎麼刷存在感呢?當然,我們的“一帶一路”,不會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拒絕而受到影響,這是一個國際間的合作發展機會,拒絕了“一帶一路”,其實,就相當於拒絕了21世紀。

一般認為,

不參加這次盛會的國家可能是美英法德日,但他們都在會議前幾天,公佈了參加的消息,印度估計原本是想跟著西方國家擺中國一道,只可惜弄巧成拙,自己反倒被孤立了,無奈之下,只能用“警告”來發洩不滿罷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印度與巴基斯坦就要加入上合組織,印度還加入了亞投行,顯然,印度是不會錯失這個發展良機的,這次不來,估計也就是擺擺架子,
想增加點自己的面子,但一不小心臉先著了地,中國沒怎麼鳥它。當然,再細想,這裡面也是有著非常複雜的政治背景的。

今年1月,美印兩國海軍開始共用中國潛艇和艦艇在印度洋的活動情報,進一步加強軍事領域的合作;印度還在非法佔領的藏南修建地堡,拆鉅資研究高原坦克針對中國。同時,印度的大規模海上演習,也不忘警告“中國因素是主要目標”。2月,印度宣稱要與日本聯手,分別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方向“平衡”中國;印度還邀請中國臺灣地區的“立法院”3名女“立法委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印度。

3月下旬,印度表示將向北方邊境的山地打擊軍增員1.5萬;4月初,中國要求印度在關於用鐵路網連接藏南地區具有戰略性的邊境地區達旺的計畫上採取“克制”態度,而印度則邀請達賴從4月4日起竄訪到絕大部分為中國地區領土的印度所謂的“阿魯納切爾邦”。而印度的這些小動作,還是根據公開消息進行的不完全統計,並且僅僅是2017年前幾個月發生的。從這些事態來看,印度對中國的“敵視”或嫉妒,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嚴重。在這種政治背景下,還要中國給它多少面子?真心想多了。

對於印度的諸多小動作,我們都看在眼裡,一般不跟他計較,個別事件會忍不住懟回去,對它進行公開批評。顯而易見,我們非常有大局意識,始終把印度當作一個戰略合作夥伴來看待,絕非競爭對手,也不是潛在作戰對象。奈何,我們的誠意卻換來了對方的變本加厲。被中國輿論經常批評、尚未加入亞投行的日本,都沒忍住來了,顯示日本人清楚這對日本同樣是機會。印度反倒還喘上了,也不掂量下自己幾斤幾兩,不出席就算了,還污蔑詆毀我們,實在可惡,令人憤怒,牛氣變成了小氣!

對於印度的這種行為,只能回以兩個字,短視!這次不來,還不信你2年後不來或一直不來,只要你不想發展經濟掙錢,隨你,我們正忙著呢,真心沒空搭理它,不過,印度也不要吃醋過頭,肆意污蔑中國,否則,那真是找抽的節奏了!

分別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方向“平衡”中國;印度還邀請中國臺灣地區的“立法院”3名女“立法委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印度。

3月下旬,印度表示將向北方邊境的山地打擊軍增員1.5萬;4月初,中國要求印度在關於用鐵路網連接藏南地區具有戰略性的邊境地區達旺的計畫上採取“克制”態度,而印度則邀請達賴從4月4日起竄訪到絕大部分為中國地區領土的印度所謂的“阿魯納切爾邦”。而印度的這些小動作,還是根據公開消息進行的不完全統計,並且僅僅是2017年前幾個月發生的。從這些事態來看,印度對中國的“敵視”或嫉妒,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嚴重。在這種政治背景下,還要中國給它多少面子?真心想多了。

對於印度的諸多小動作,我們都看在眼裡,一般不跟他計較,個別事件會忍不住懟回去,對它進行公開批評。顯而易見,我們非常有大局意識,始終把印度當作一個戰略合作夥伴來看待,絕非競爭對手,也不是潛在作戰對象。奈何,我們的誠意卻換來了對方的變本加厲。被中國輿論經常批評、尚未加入亞投行的日本,都沒忍住來了,顯示日本人清楚這對日本同樣是機會。印度反倒還喘上了,也不掂量下自己幾斤幾兩,不出席就算了,還污蔑詆毀我們,實在可惡,令人憤怒,牛氣變成了小氣!

對於印度的這種行為,只能回以兩個字,短視!這次不來,還不信你2年後不來或一直不來,只要你不想發展經濟掙錢,隨你,我們正忙著呢,真心沒空搭理它,不過,印度也不要吃醋過頭,肆意污蔑中國,否則,那真是找抽的節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