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城腳下不為人知的小村莊 卻別有一番風味

上期醉美鄉村侃車君帶著大家來到了北京市延慶區的柳溝品嘗豆腐宴,令不少網友垂涎不已。今天的醉美鄉村侃車君將再次前往延慶,帶你發現身邊不曾注意的景色。延慶大家想必都很熟悉,

這裡有蔚為壯觀的八達嶺長城,也有“小三峽”之稱的龍慶峽,當然還有因為不可描述的原因火爆一時的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而就在八達嶺長城腳下,就藏著一個安靜的小村莊——岔道村。

岔道村距離北京城區70公里,自駕前往大概需要1.5個小時的時間,

此行我們的座駕是東風風度MX5。東風風度MX5設計由著名的山崎剛親自操刀,充滿張力的六邊形進氣格柵、造型立體的大燈使前臉造型富有層次感,看上去也非常時尚,在進村之後也不斷有遊客和居民諮詢這款車的價格,足以看出大家對它的喜愛程度。

除了頗高的顏值,MX5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它擁有著不俗的動力表現,其搭載了來自於PSA的2.0L發動機,最大功率108kW,峰值扭矩200N·m,與之匹配的是來自愛信的6擋手自一體變速器。MX5起步階段油門的回應十分積極,在城市低速路段行駛中表現從容,變速器升擋也十分積極,基本上在2000rpm左右時便可完成升擋動作。

當時速剛剛超過60km/h就早早的升入了6擋,換擋表現的較為平順,而如果想要得到更為充沛的動力輸出、延緩換擋動作,只需對油門持續施壓,換擋時機可以延緩至3000rpm左右。

風度MX5底盤採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雙橫臂式獨立懸架的經典結構,

可以兼顧通過性及乘坐舒適性,行駛在多彎八達嶺告訴中對於車輛的支撐十分到位,底盤調校也偏向于舒適,對於來自於路面的小幅震動幾乎可以完全化解,較大幅度的震動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處理。

經過了一段多彎的路段之後,我們便來到了岔道村。坦率地講,對於岔道村我是一無所知,此行之所以來著也是經由同事推薦。初到岔道村,一條青石板路蜿蜒綿亙,令我稍感意外,似乎有種穿越回古代的既視感。

岔道村是個安靜的小村莊,坦率的講,這裡雖然古樸別致,道路兩側的店面也都排列整齊,但大多數的店面卻都關著門並未營業,所以如果專程過來“度假”的話就有些令人失望了,不過好在它的周邊景點還是不少的,包括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等著名經典均在其左右。所以當你在在景區玩累了,倒是不妨來岔道村放鬆放鬆,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村中的建築頗具特色,有種古色古香的味道,並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視覺感受,在村中走走停停十分悠哉。

除了古色古香的民居以外,岔道村中還有個城隍廟和清真寺,這不過我們來的不巧,正趕上某位領導來視察,所以並未能進行參觀。

如今的岔道村雖然安靜平和,但其從元代時是從大都到上都的必經之路,自古就是軍事要衝和交通要塞,最初作為居庸關前哨,歷代均在此駐兵,現存古城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隆慶五年(1571年)補築並包磚。岔道村域面積11.36 平方公里,岔西占地面積9.5萬平方米,岔東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岔道古城是明清時期八達嶺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清兩代都曾把岔道作為重要城堡加以整修、加固,城內鋪面連片,商賈雲居,宮和客棧多家,宿、歇、行人眾多,守備、把總公署繁忙,城內外兵丁操練。

登上斑駁的古城牆,環顧四周,無意中發現村外有個獨特的建築,難免好奇走過去一探究竟。走近一看才得知,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這裡曾經發生過一樁慘案。

1943年3月,平北地區的日軍企圖挖一條西起岔道東至永寧的60裡長的封鎖溝,切斷平北根據地與南山根據地的聯繫。日軍從張家口、綏遠拉民夫,在延慶岔道城強迫6000多名勞工,每天勞動十七、八個小時挖封鎖溝,每月死傷200餘人。春夏時節霍亂流行,日軍往民夫病號肛門裡灌涼水,數百名感染霍列拉(霍亂)的勞工被關進地窖餓死、病死。日軍將未死勞工從岔道西北城牆推入一方圓20餘平方米、深10余米的大坑,縱火焚屍,罹難者達800餘人。而這就是岔道萬人坑遺址。1997年,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從30餘處候選專案中確定了首批北京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紀念地暨國恥紀念地,5月24日,舉行了標誌碑揭幕儀式,共8處。其中有“延慶岔道城萬人坑遺址”。

岔道村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的確不知道特地為它而來,而如果你將這裡設為旅途的中轉站,它的表現還算合格。

岔道村是個安靜的小村莊,坦率的講,這裡雖然古樸別致,道路兩側的店面也都排列整齊,但大多數的店面卻都關著門並未營業,所以如果專程過來“度假”的話就有些令人失望了,不過好在它的周邊景點還是不少的,包括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等著名經典均在其左右。所以當你在在景區玩累了,倒是不妨來岔道村放鬆放鬆,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村中的建築頗具特色,有種古色古香的味道,並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視覺感受,在村中走走停停十分悠哉。

除了古色古香的民居以外,岔道村中還有個城隍廟和清真寺,這不過我們來的不巧,正趕上某位領導來視察,所以並未能進行參觀。

如今的岔道村雖然安靜平和,但其從元代時是從大都到上都的必經之路,自古就是軍事要衝和交通要塞,最初作為居庸關前哨,歷代均在此駐兵,現存古城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隆慶五年(1571年)補築並包磚。岔道村域面積11.36 平方公里,岔西占地面積9.5萬平方米,岔東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岔道古城是明清時期八達嶺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清兩代都曾把岔道作為重要城堡加以整修、加固,城內鋪面連片,商賈雲居,宮和客棧多家,宿、歇、行人眾多,守備、把總公署繁忙,城內外兵丁操練。

登上斑駁的古城牆,環顧四周,無意中發現村外有個獨特的建築,難免好奇走過去一探究竟。走近一看才得知,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這裡曾經發生過一樁慘案。

1943年3月,平北地區的日軍企圖挖一條西起岔道東至永寧的60裡長的封鎖溝,切斷平北根據地與南山根據地的聯繫。日軍從張家口、綏遠拉民夫,在延慶岔道城強迫6000多名勞工,每天勞動十七、八個小時挖封鎖溝,每月死傷200餘人。春夏時節霍亂流行,日軍往民夫病號肛門裡灌涼水,數百名感染霍列拉(霍亂)的勞工被關進地窖餓死、病死。日軍將未死勞工從岔道西北城牆推入一方圓20餘平方米、深10余米的大坑,縱火焚屍,罹難者達800餘人。而這就是岔道萬人坑遺址。1997年,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從30餘處候選專案中確定了首批北京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紀念地暨國恥紀念地,5月24日,舉行了標誌碑揭幕儀式,共8處。其中有“延慶岔道城萬人坑遺址”。

岔道村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的確不知道特地為它而來,而如果你將這裡設為旅途的中轉站,它的表現還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