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走中的獨特味道!稔平半島1.5萬噸馬鈴薯,歡迎遊客“想挖就挖”

到訪巽寮灣雙月灣的遊客,可到半島腹地鐵湧挖土豆、爬觀音山、遠眺考洲洋。

南都記者田飛 實習生林安迪 攝

南都訊 記者祝勇 實習生魏秋樺 無公害冬種馬鈴薯尚有1.5萬噸躺在地裡。昨日的惠東首屆“中國冬種馬鈴薯之鄉”旅遊文化節上,惠東縣鐵湧鎮有關負責人透露,歡迎遊客到訪鐵湧“挖土豆”,遊客“想挖就挖”,馬鈴薯種植戶會非常歡迎。

作為全省旅遊開發最為成熟的半島區域,一直被路過的鐵湧鎮急切期盼,到訪巽寮灣雙月灣的遊客,

可到半島腹地鐵湧挖土豆、爬觀音山、遠眺考洲洋。

據瞭解,本屆旅遊文化節時間為3月17—18日,活動內容豐富多彩,除了精心設計土豆K歌之王、全民薯王爭霸賽、土豆彩繪、挖土豆等以馬鈴薯為主題的活動之外,眾多商家還在現場擺攤,藍莓土豆絲、香煎土豆蠔仔餅等以馬鈴薯為原料的美味吸引了遠道而來的遊客。 

【提醒】

到訪稔平半島 不妨到農戶家挖土豆

不少到訪稔平半島的遊客總會發現,

稔平半島一些公路旁,總有農民在種植或收穫馬鈴薯。不少人並不清楚,惠東縣馬鈴薯專業種植已有30年歷史。該縣馬鈴薯種植面積13萬畝,年產量32.5萬噸。而鐵湧、平海是其中的種植大鎮。鐵湧有三分之二的農戶常年在家種植土豆,該鎮擁有無公害馬鈴薯生產基地2.5萬畝,年產量7.5萬噸,是“惠州市馬鈴薯之鄉”和“廣東省馬鈴薯科技創新專業鎮”。

 “憑藉本地土豆特有口感和上市的特殊節點,鐵湧鎮的馬鈴薯今年從地裡挖出來的批發價仍能賣到1.2元/斤左右。”鐵湧鎮農業辦主任林漢其告訴南都記者,目前鐵湧鎮尚有1.5萬噸馬鈴薯等待開挖,到訪鐵湧的遊客可以大膽跟農戶提出挖土豆的要求,農戶會非常歡迎,

一般都會以當地批發價銷售給遊客。“鐵湧鎮附近,一些農民已經習慣了遊客挖土豆買走的現象。”

臨近巽寮平海港口旅遊開發如火如荼,為何鐵湧鎮有超6成農民安心在家種馬鈴薯?林漢其說,鐵湧等地的馬鈴薯種植戶,一般每畝地可以對半賺。“畝產6000斤,3000斤至少是純利潤”。

 【縱深】

如何打造土豆全民娛樂活動?

來自廣東揭陽的廚師魏應准6年前來到毗鄰鐵湧的巽寮海尚灣畔酒店,

成為了這裡的一名大廚,門釘肉餅、藍莓土豆泥、土豆沙律都是他攤位的招牌美食。魏應准稱,鐵湧鎮等稔平半島的馬鈴薯口感獨特,在巽寮的遊客中頗受歡迎,但若要打造為稔平半島遊客的主糧,尚有較多努力空間。

惠東縣旅遊局辦事員劉曉樺介紹,目前將農產品馬鈴薯與旅遊結合的模式還處於初級嘗試階段,如何將馬鈴薯打造成全民參與的娛樂活動是現在面臨的一大難題。

“我們這裡不僅有溪美古村,還有觀音山等等景點,觀音山上有很多風力發電的風車,每當天氣晴朗的時候,爬上觀音山可以俯瞰整個雙月灣的美景,還可以看到風車在緩緩的轉動,真的特別美。”劉曉樺提出,到稔平半島海濱的遊客,也可多道鐵湧走走看看。

編輯 易福紅

目前將農產品馬鈴薯與旅遊結合的模式還處於初級嘗試階段,如何將馬鈴薯打造成全民參與的娛樂活動是現在面臨的一大難題。

“我們這裡不僅有溪美古村,還有觀音山等等景點,觀音山上有很多風力發電的風車,每當天氣晴朗的時候,爬上觀音山可以俯瞰整個雙月灣的美景,還可以看到風車在緩緩的轉動,真的特別美。”劉曉樺提出,到稔平半島海濱的遊客,也可多道鐵湧走走看看。

編輯 易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