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經被禁播的《侶行》夫婦,這一次來到了世界盡頭……

當大家在鋼鐵森林中徘徊的時候,當我們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時,有一對情侶,他們決定放下手中的一切,去環遊世界。

他們是張昕宇和梁紅,如果你不熟悉這個名字, 那你一定知道《侶行》這檔節目,

一對夫婦挑戰極限,向西行2萬里,去探索另一個極端世界。

後來因為內容涉及ISIS被禁播過一段時間,但是那並不影響他們前行的腳步......這些年,他們一直在路上,開帆船去過南極:

自駕穿越中東,去亞馬遜雨林探訪食人族,去馬魯姆火山親密接觸岩漿。

在墨西哥瑪雅聖井洞穴潛水,也在阿富汗光影中復原過巴米揚大佛......

就在2017年,他們開始了一場特別的旅行:開著一架中國製造的飛機,去航拍全世界。

今年一月底,他們開著一架運-12飛機,從哈爾濱出發,抵達俄羅斯,穿越白令海,

南下洛磯山脈,穿越赤道到達了南美。接著,又橫跨大西洋,經歷三個月飛行後抵達非洲,穿越印度、柬埔寨等過,最後回到中國。

而這次環球之旅的第二站,就成功抵達了世界的盡頭 — 勘察加。

他們在那裡遇見了棕熊捕魚、狗拉雪橇、馴鹿放牧、鮭魚洄游......但是最令人驚訝的還是那群飲血的馴鹿人。

堪 察 加 在 哪 裡?

在俄語中,勘察加就是“極遙遠之地”的意思。在俄羅斯的帝國時代,西伯利亞是最著名的罪犯流放地,但是勘察加比西伯利亞更讓被流放者聞之色變。

到現在,堪察加半島還是地球上平均人口最少的地區,

這裡面積和日本差不多,但是僅有30萬人口,只相當於中國一個小縣城。島上只有兩座城市,其他地方則荒無人煙。

在所有這些仿若傳說的風景中,最令人好奇、最想尋找的,就是那些在世界盡頭謀生的馴鹿人。

最奇妙的經歷—尋找馴鹿人

從勘察加州的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到北部的埃索,一共開了八小時,一路風雪,室外溫度低至零下40度,行駛在這樣的道路上,順著白色大動脈駛向勘察加的心臟,仿佛有了與世界對話的錯覺。

小鎮埃索:勘察加的小瑞士

埃索(Эссо)是勘察加半島的馴鹿貿易集散地,連接著內陸各個馴鹿點和東南沿海大城市。這個大部分時間被雪覆蓋的冰原小鎮,也被叫做“堪察加的小瑞士”。 如果要去尋找馴鹿部落,就需要在這座小鎮中轉。

想像一下,零下40度的低溫,迎著飄雪泡溫泉,每隔半分鐘就要把頭泡進池中,將結了冰的頭髮融化,極冷與極熱,在短時間內交替的感覺……

Tips:

由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抵達埃索,可以租車自駕前往。527公里,要開接近8小時。

如果是坐長途汽車,可以到列寧廣場乘坐,清晨出發,夜晚抵達,票價900盧布,人民幣100多元。

也可以搭乘直升機直接前往埃索,每人大概27000盧布,人民3000多元。

輾轉交通:從退役軍機到雪地摩托

沒有公路,只能通過一架米-8直升機,才能抵達馴鹿人生活的地方。這個半島上的交通,都靠這些從軍隊退役了多年的“老傢伙”。

下飛機後,騎著雪地摩托的馴鹿人就趕來接,第一次坐雪地摩托,零下三十度的冰原,摩托激起的雪花洶湧撲來,直往胸口和腳脖裡灌,這種感受異常刺激!也終於理解了為什麼馴鹿人都穿著高至膝蓋的鹿皮靴子。

到達馴鹿人的營地時,眼前的景象完全震撼了眼球,上千頭馴鹿在馴鹿人的驅趕下聚集在一起,不斷在呈順時針畫著圓圈,像在冰雪大地上書寫存在的痕跡……

零距離體驗:馴鹿人部落的生活

馴養馴鹿的遊牧民都是鄂溫克人,常年遊牧在俄羅斯勘察加半島的山谷和高原。他們是半島的土著民之一,依靠捕魚、狩獵和馴養馴鹿,已在這片荒原生活了上百年。

這個部落有10餘人,共養了上千頭馴鹿。鹿角、鹿皮、鹿肉都能售賣,每頭馴鹿價值800到1000美金。所以別看身處荒原、條件艱苦,但馴鹿人可個個都是百萬富翁!

馴鹿性情溫馴,生命力卻很強,適宜在寒冷的地帶生活,喜歡吃苔蘚和鹹土,在冬天則需要尋找埋在雪地裡的植物來生存。

食鹽是動物補充鈉鹽維持成長血壓的必要物質。在手裡倒上一把鹽,馴鹿就會過來吃。完全不怕人。如果馴鹿人在野外撒尿,他們也會舔食人的尿液。

即使遠離人煙,看似原始的生活從雪地摩托就能看出來,這裡人還是有現代文明的融入的,但是馴鹿人們還保留一些傳統的習俗。

比如生吃鹿肉,以及喝鹿血。在他們看來,零下40度的極寒下,喝鹿血是補充熱量的最佳方式。殺掉的馴鹿,也會被作為食物並製作服裝。

馴鹿人住在一個山坡的頂部,滿山被積雪覆蓋,他們在積雪中挖了一個大坑,在裡面支起帳篷。帳篷四周除了入口處都用雪覆蓋上,出口外挖出一條溝槽,進出帳篷都要爬著。這是長久零下40度的環境下,為了保暖而形成的搭建帳篷的傳統。

馴鹿人的家庭,男人負責放牧和宰殺馴鹿,女人則負責操持日常生活。他們用雪來取水,燒水煮紅茶。紅茶裡會加很多的糖,用於補充在低溫下的熱量。

不過當這裡遇到強風暴的時候,如果不及時離開,就會在以後的10天都待在這裡,大雪讓這裡寸步難行,踩一腳雪都會淹沒到腰。

不過即使馴鹿人們現在有了麵包、有了雪地摩托,但是他們還在過著傳統的生活,並且仍因馴鹿而感到滿足。

勘察加其他絕美景象

火山

堪察加有近300座火山,29座是活火山,其中有19座活火山被收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大洋浮冰

阿瓦恰灣,是世界第二大海灣,長24公里,甚至有能力容放全世界全部艦隊。開出阿瓦恰灣,就能進入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交界地帶。大海把浮冰推上海岸,一瞬間我們感覺來到了世界盡頭。

野生動物

堪察加被稱為棕熊之家,這裡生活著歐亞大陸最大的棕熊種群,數量超過1萬隻。如果在每年夏季7月到9月來到這裡的庫頁湖,你能見到大批的棕熊,以及壯觀的鮭魚洄游景象。

關於勘察加的衣食住行

交通:

堪察加是一個三面環海的半島,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依靠公路或鐵路都無法抵達。如果想去堪察加半島旅行,搭乘民航飛機是最經濟可行的。目前中國前往堪察加沒有直達航班,可從符拉迪沃斯托克或哈巴羅夫斯克轉機,北京、上海、香港都有飛機前往。

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也能找到直升機租賃公司,前往較原始的馴鹿人部落。整個堪察加半島,除幾個主要城市外,其餘地方的交通都需要直升機。這裡基本上都是退役了近30年的米-8直升機。

美食:

戰鬥民族吃什麼?海鮮!在堪察加半島,一隻帝王蟹300塊人民幣,魚子醬也才300多,相比國內動輒數千上萬的價格,這裡真是海鮮比蔬菜便宜呢。

另外,俄羅斯的小賣部裡面,幾乎都是一面牆賣酒,最多的是伏特加。戰鬥民族果然盛產酒神!

住宿 :

在埃索,可以很容易找到我們住的這種家庭旅店。設備健全,也很乾淨,當然最奇妙的體驗就是深夜泡溫泉。雙人間的價格在人民幣400元左右。

保暖 :

冬季抵達堪察加,一定注意保暖,一般溫度都在零下30度以下。如果是觀賞馴鹿,或體驗雪地摩托駕駛,可自行攜帶或在當地購買長至膝蓋的長靴。

一共開了八小時,一路風雪,室外溫度低至零下40度,行駛在這樣的道路上,順著白色大動脈駛向勘察加的心臟,仿佛有了與世界對話的錯覺。

小鎮埃索:勘察加的小瑞士

埃索(Эссо)是勘察加半島的馴鹿貿易集散地,連接著內陸各個馴鹿點和東南沿海大城市。這個大部分時間被雪覆蓋的冰原小鎮,也被叫做“堪察加的小瑞士”。 如果要去尋找馴鹿部落,就需要在這座小鎮中轉。

想像一下,零下40度的低溫,迎著飄雪泡溫泉,每隔半分鐘就要把頭泡進池中,將結了冰的頭髮融化,極冷與極熱,在短時間內交替的感覺……

Tips:

由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抵達埃索,可以租車自駕前往。527公里,要開接近8小時。

如果是坐長途汽車,可以到列寧廣場乘坐,清晨出發,夜晚抵達,票價900盧布,人民幣100多元。

也可以搭乘直升機直接前往埃索,每人大概27000盧布,人民3000多元。

輾轉交通:從退役軍機到雪地摩托

沒有公路,只能通過一架米-8直升機,才能抵達馴鹿人生活的地方。這個半島上的交通,都靠這些從軍隊退役了多年的“老傢伙”。

下飛機後,騎著雪地摩托的馴鹿人就趕來接,第一次坐雪地摩托,零下三十度的冰原,摩托激起的雪花洶湧撲來,直往胸口和腳脖裡灌,這種感受異常刺激!也終於理解了為什麼馴鹿人都穿著高至膝蓋的鹿皮靴子。

到達馴鹿人的營地時,眼前的景象完全震撼了眼球,上千頭馴鹿在馴鹿人的驅趕下聚集在一起,不斷在呈順時針畫著圓圈,像在冰雪大地上書寫存在的痕跡……

零距離體驗:馴鹿人部落的生活

馴養馴鹿的遊牧民都是鄂溫克人,常年遊牧在俄羅斯勘察加半島的山谷和高原。他們是半島的土著民之一,依靠捕魚、狩獵和馴養馴鹿,已在這片荒原生活了上百年。

這個部落有10餘人,共養了上千頭馴鹿。鹿角、鹿皮、鹿肉都能售賣,每頭馴鹿價值800到1000美金。所以別看身處荒原、條件艱苦,但馴鹿人可個個都是百萬富翁!

馴鹿性情溫馴,生命力卻很強,適宜在寒冷的地帶生活,喜歡吃苔蘚和鹹土,在冬天則需要尋找埋在雪地裡的植物來生存。

食鹽是動物補充鈉鹽維持成長血壓的必要物質。在手裡倒上一把鹽,馴鹿就會過來吃。完全不怕人。如果馴鹿人在野外撒尿,他們也會舔食人的尿液。

即使遠離人煙,看似原始的生活從雪地摩托就能看出來,這裡人還是有現代文明的融入的,但是馴鹿人們還保留一些傳統的習俗。

比如生吃鹿肉,以及喝鹿血。在他們看來,零下40度的極寒下,喝鹿血是補充熱量的最佳方式。殺掉的馴鹿,也會被作為食物並製作服裝。

馴鹿人住在一個山坡的頂部,滿山被積雪覆蓋,他們在積雪中挖了一個大坑,在裡面支起帳篷。帳篷四周除了入口處都用雪覆蓋上,出口外挖出一條溝槽,進出帳篷都要爬著。這是長久零下40度的環境下,為了保暖而形成的搭建帳篷的傳統。

馴鹿人的家庭,男人負責放牧和宰殺馴鹿,女人則負責操持日常生活。他們用雪來取水,燒水煮紅茶。紅茶裡會加很多的糖,用於補充在低溫下的熱量。

不過當這裡遇到強風暴的時候,如果不及時離開,就會在以後的10天都待在這裡,大雪讓這裡寸步難行,踩一腳雪都會淹沒到腰。

不過即使馴鹿人們現在有了麵包、有了雪地摩托,但是他們還在過著傳統的生活,並且仍因馴鹿而感到滿足。

勘察加其他絕美景象

火山

堪察加有近300座火山,29座是活火山,其中有19座活火山被收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大洋浮冰

阿瓦恰灣,是世界第二大海灣,長24公里,甚至有能力容放全世界全部艦隊。開出阿瓦恰灣,就能進入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交界地帶。大海把浮冰推上海岸,一瞬間我們感覺來到了世界盡頭。

野生動物

堪察加被稱為棕熊之家,這裡生活著歐亞大陸最大的棕熊種群,數量超過1萬隻。如果在每年夏季7月到9月來到這裡的庫頁湖,你能見到大批的棕熊,以及壯觀的鮭魚洄游景象。

關於勘察加的衣食住行

交通:

堪察加是一個三面環海的半島,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依靠公路或鐵路都無法抵達。如果想去堪察加半島旅行,搭乘民航飛機是最經濟可行的。目前中國前往堪察加沒有直達航班,可從符拉迪沃斯托克或哈巴羅夫斯克轉機,北京、上海、香港都有飛機前往。

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也能找到直升機租賃公司,前往較原始的馴鹿人部落。整個堪察加半島,除幾個主要城市外,其餘地方的交通都需要直升機。這裡基本上都是退役了近30年的米-8直升機。

美食:

戰鬥民族吃什麼?海鮮!在堪察加半島,一隻帝王蟹300塊人民幣,魚子醬也才300多,相比國內動輒數千上萬的價格,這裡真是海鮮比蔬菜便宜呢。

另外,俄羅斯的小賣部裡面,幾乎都是一面牆賣酒,最多的是伏特加。戰鬥民族果然盛產酒神!

住宿 :

在埃索,可以很容易找到我們住的這種家庭旅店。設備健全,也很乾淨,當然最奇妙的體驗就是深夜泡溫泉。雙人間的價格在人民幣400元左右。

保暖 :

冬季抵達堪察加,一定注意保暖,一般溫度都在零下30度以下。如果是觀賞馴鹿,或體驗雪地摩托駕駛,可自行攜帶或在當地購買長至膝蓋的長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