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斷奶全家總動員,娃不哭,媽不難受,科學地、狠點心都重要

對母乳餵養的媽媽和寶寶來說,斷奶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事兒。

孩子多大斷奶合適?斷奶時孩子哭鬧不止要不要給再喂點兒?孩子不吃奶粉不用奶瓶怎麼辦?今天我們要講一講斷奶的那些事兒。

>>>> 斷奶戰役之前 全家總動員

好媽家的老大和老二斷奶,都差不多用了一周的時間。在孩子快周歲時,好媽假期結束要準備上班了,就果斷給娃斷了奶。在給女兒詩詩斷奶之前,好媽主持召開了一個家庭小會議:先統一思想,全家想法一致了,

遇到問題時就不會一人一個意見鬧矛盾。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斷奶期間,詩詩不能像平時一樣媽媽睡一屋了,要跟保姆阿姨睡,或者跟奶奶睡;2.一旦開始斷奶,孩子突然沒了母乳,肯定不適應,會哭鬧。不管怎樣哭鬧大人一定要堅持,

說不能給母乳就堅決不能給,否則,孩子的苦白受了,又得重新來;3.重新分配如何照顧孩子,白天誰照顧、晚上誰照顧,輔食、家務如何分配等等。目標一致,對困難有預期,分工明確,斷奶大戰就開始了。

>>>> 不肯用奶瓶? 試試用學飲杯過渡

好媽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詩詩不會用奶瓶。因為之前都是母乳親喂,詩詩一歲了都沒用過奶瓶,也拒絕接受。為此,好媽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用學飲杯給她喂,

不吃,用勺子給她喂,好的,吃幾口,效果也不佳。一個白天下來,詩詩的尿量比平時少很多。家人有點著急,只能多給孩子喂水。好在,詩詩的一日三餐正常吃喝,飯量不少,因此,雖然喝奶少了,影響也不會太大。

第一個晚上,詩詩沒睡踏實,聽保姆講,

晚上醒來了八九次。也許是不習慣媽媽不在身邊,也許是因為餓了。醒來找不到奶吃的時候,詩詩小聲哼哼,沒有大哭,這點比老大斷奶時半夜哭得跟殺豬似的強。

第二天,詩詩依舊不肯用奶瓶喝奶,一看到奶瓶就推開,好媽只能用勺子喂進去一些,先讓她接受奶粉的味道。

好媽也在媽媽群裡問了很多過來人,有人支招:“餓極了自然吃了。”於是,好媽也下定決心用饑餓療法。

沒斷奶的時候,詩詩晚上睡覺前都要吃一頓飽飽的,有時候半夜哼唧也要吃上兩口奶才繼續睡。對於一歲的孩子來說,夜奶有時候只是一種習慣,並不是因為真的餓,頻繁的夜奶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而且夜奶對孩子的牙齒不好,容易長齲齒,因此好媽在斷奶之初就決定,連夜奶一起斷。

接下來的幾天,詩詩晚上依舊睡的不太好,但依舊沒有大哭,依舊抗拒奶瓶,但好媽發現她對學飲杯沒有那麼排斥了,偶爾會用學飲杯喝上幾口水或者奶。

到第四天早晨,餓了一夜的詩詩醒來,一把抓住了裝有牛奶的學飲杯,咕咚咕咚喝個精光。哈哈哈,小樣兒,跟媽媽鬥呢,被逼急了還是學會自己喝奶了吧。

隨後兩天,好媽把學飲杯逐漸換成了奶瓶,詩詩終於接受了奶瓶,不再看到奶瓶就推開。一開始喝60ml,後來逐漸加到90ml、120ml,現在詩詩每天三頓正餐外加三頓180ml的奶粉,飲食正常。

一周後,詩詩斷奶後,晚上又繼續和媽媽睡一個房間了。夜奶也斷了,同步開啟了睡整夜覺的天使模式。斷奶成功。

>>>> 媽媽:憋奶+吃回奶食物

斷奶對於媽媽來說,同樣是個考驗。漲奶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好媽的經驗是,憋著,實在忍無可忍時,用吸奶器吸出一點兒,讓自己不要太難受,不要引起乳腺炎,在這個前提之下,吸出多少自己把握,但切記不要把奶吸空。頭兩天最難受,到後面產奶量逐漸減少,感覺就好多了。許多媽媽同時吃麥芽等回奶的食物。好媽發現,吃韭菜對自己回奶特別有效,於是每天中午晚上都消滅一盤韭菜,幾天下來,奶量明顯減少。

✈ 什麼時間給孩子斷奶合適?

之前有人說最佳斷奶年齡是一歲左右,也有人說世衛組織建議有條件的話餵養到2歲,還有一種聲音是提倡自然離乳。實際上,斷奶時間並不是一刀切,也無需爭辯,最重要是看每個家庭和孩子的實際狀況。要深信母乳餵養的好處,但也不可迷信。

母乳餵養是一件讓媽媽和孩子都身心愉悅的事情,也沒有必要太為難媽媽。好媽覺得,如果媽媽的工作實在難以做到背奶,孩子也健康,不到周歲斷奶也無不可。按需哺乳,媽媽的需要也是需要。

✈ 逐漸減少母乳直至完全斷奶

好媽周圍有不少媽媽不是用好媽這種“一刀切”的斷奶方式。她們逐漸減少母乳的次數,因為白天可以吃輔食,因此先給娃減少白天的母乳,再減少夜晚的次數,慢慢地斷奶,這是一種比較溫和的斷奶方式,媽媽們不妨一試。

✈ 孩子哭鬧就心軟 要不得

在斷奶期間,媽媽要切記一聽見孩子哭鬧就心軟,忍不住要給孩子吃。好媽有一個朋友,斷奶期間自己帶孩子睡,孩子晚上不吃母乳就大哭,撕心裂肺地哭,每一次她都因為心軟又給孩子吃了,斷了三次奶,熬了十幾個不眠夜都沒斷掉。對媽媽來說心力交瘁,對孩子也是重複的傷害。

✈ 沒必要躲開不見寶寶

有一些媽媽採用躲出去不見寶寶、或者把寶寶送走的方式斷奶,其實完全沒必要。不喝奶事小,見不到媽媽才是事大!有一種說法,三歲以下的孩子離開媽媽三天算是“事故”,弄不好造成孩子心理陰影,完全沒必要。

其實,斷奶時,孩子需要家人,尤其是媽媽更多的照顧。媽媽既沒有必要躲出去不見寶寶,也沒有必要自己一個人硬撐。全家齊心協力,共同分擔,科學有效的一次性斷奶完全可以做到。

(全文完,有娃以後好媽魚魚原創,歡迎轉給有需要的媽媽,善莫大焉!轉帳請聯繫我們開白名單。)

連夜奶一起斷。

接下來的幾天,詩詩晚上依舊睡的不太好,但依舊沒有大哭,依舊抗拒奶瓶,但好媽發現她對學飲杯沒有那麼排斥了,偶爾會用學飲杯喝上幾口水或者奶。

到第四天早晨,餓了一夜的詩詩醒來,一把抓住了裝有牛奶的學飲杯,咕咚咕咚喝個精光。哈哈哈,小樣兒,跟媽媽鬥呢,被逼急了還是學會自己喝奶了吧。

隨後兩天,好媽把學飲杯逐漸換成了奶瓶,詩詩終於接受了奶瓶,不再看到奶瓶就推開。一開始喝60ml,後來逐漸加到90ml、120ml,現在詩詩每天三頓正餐外加三頓180ml的奶粉,飲食正常。

一周後,詩詩斷奶後,晚上又繼續和媽媽睡一個房間了。夜奶也斷了,同步開啟了睡整夜覺的天使模式。斷奶成功。

>>>> 媽媽:憋奶+吃回奶食物

斷奶對於媽媽來說,同樣是個考驗。漲奶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好媽的經驗是,憋著,實在忍無可忍時,用吸奶器吸出一點兒,讓自己不要太難受,不要引起乳腺炎,在這個前提之下,吸出多少自己把握,但切記不要把奶吸空。頭兩天最難受,到後面產奶量逐漸減少,感覺就好多了。許多媽媽同時吃麥芽等回奶的食物。好媽發現,吃韭菜對自己回奶特別有效,於是每天中午晚上都消滅一盤韭菜,幾天下來,奶量明顯減少。

✈ 什麼時間給孩子斷奶合適?

之前有人說最佳斷奶年齡是一歲左右,也有人說世衛組織建議有條件的話餵養到2歲,還有一種聲音是提倡自然離乳。實際上,斷奶時間並不是一刀切,也無需爭辯,最重要是看每個家庭和孩子的實際狀況。要深信母乳餵養的好處,但也不可迷信。

母乳餵養是一件讓媽媽和孩子都身心愉悅的事情,也沒有必要太為難媽媽。好媽覺得,如果媽媽的工作實在難以做到背奶,孩子也健康,不到周歲斷奶也無不可。按需哺乳,媽媽的需要也是需要。

✈ 逐漸減少母乳直至完全斷奶

好媽周圍有不少媽媽不是用好媽這種“一刀切”的斷奶方式。她們逐漸減少母乳的次數,因為白天可以吃輔食,因此先給娃減少白天的母乳,再減少夜晚的次數,慢慢地斷奶,這是一種比較溫和的斷奶方式,媽媽們不妨一試。

✈ 孩子哭鬧就心軟 要不得

在斷奶期間,媽媽要切記一聽見孩子哭鬧就心軟,忍不住要給孩子吃。好媽有一個朋友,斷奶期間自己帶孩子睡,孩子晚上不吃母乳就大哭,撕心裂肺地哭,每一次她都因為心軟又給孩子吃了,斷了三次奶,熬了十幾個不眠夜都沒斷掉。對媽媽來說心力交瘁,對孩子也是重複的傷害。

✈ 沒必要躲開不見寶寶

有一些媽媽採用躲出去不見寶寶、或者把寶寶送走的方式斷奶,其實完全沒必要。不喝奶事小,見不到媽媽才是事大!有一種說法,三歲以下的孩子離開媽媽三天算是“事故”,弄不好造成孩子心理陰影,完全沒必要。

其實,斷奶時,孩子需要家人,尤其是媽媽更多的照顧。媽媽既沒有必要躲出去不見寶寶,也沒有必要自己一個人硬撐。全家齊心協力,共同分擔,科學有效的一次性斷奶完全可以做到。

(全文完,有娃以後好媽魚魚原創,歡迎轉給有需要的媽媽,善莫大焉!轉帳請聯繫我們開白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