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填報高考志願如何避免誤區 聽聽老師們怎麼說

編者按

高考,有人說“七分考,三分報”,說的是填報好高考志願的重要性。

實際上,很多考生、考生家長不到最後關頭,不到分數真正下來,對填報志願依然無感。這也導致每年高考,總有高分沒能讀上心儀專業的考生,總有對自己填報的志願不滿意的考生。和高考一樣,填報高考志願也年年考驗著考生和家長。

高考臨近,本報特邀請潛心研究“高考志願填報”多年的“牛人家長”、資深高三老師、在讀大學生等過來人談各自填報好高考志願的經驗,

聊一聊考生、家長應該如何避開高考志願填報上的“誤區”,最終成功就讀自己滿意的學校及專業。

老師建議篇

填報高考志願如何避免誤區

聽聽老師們怎麼說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王斯 黃靜 黃占玲

人物:黃國穩

職業:南寧市第二中學數學組教師,有著多年高三帶班經驗

隨時關注動態,善用往年資訊助力志願填寫

多對比往年情況,深入瞭解冷熱門專業

善用分數轉換法,測算錄取幾率

成績出來後,家長和考生可對照2016年的一分一檔表,找出總分對應的位元次,其次根據之前所搜集的資料,在《高考報志願一步到位》中找出這兩年考生的位次對應的大學錄取情況,考生總分對應的位次及前後位次的大學都是考生可考慮的範圍。比如學生的高考成績在廣西區內的排名為3000名,查找到3000名在《高考報志願一步到位》所處的排位,

其前後的大學都是可報考的大學。

去年的分數錄取位元次和今年的肯定不同,該如何對照往年的情況?對此,黃國穩介紹了兩種分數折算方法,這兩種方法分別是:“兩線差”法、“按位次”折算法。

兩線差即考生的分數與對應分數批次的差值,即當年的分數折算成去年的分數=去年對應批次分數+兩線差。如果考生當年的分數是600分,其對應批次分數線是550分,而上一年的對應批次分數線為560分,

則考生的兩線差為:600-550=50,折算成去年的分數為560+50=610。610即是考生在去年的分數成績,根據該成績,便可以查閱往年的分數段學校和專業了。

按位元次折算則是根據自己當年的位元次與上一年的位次進行比較,來實現分數的轉換。例如考生當年的分數是600分,其在全區的排名為4000名,而上一年的4000名的考生分數是610分,則600分折算為去年的分數為610分。此外,家長還可以換算出錄取學校的“安全值”,

安全值=折算去年的分數-去年的最低錄取分數,比如折算出去年的分數為610分,去年該批次最低錄取分數為550分,則610-550=60,60分即為安全值,安全值越大,被學校的錄取可能性越大,反之則越小。

隨時關注補錄動態 以免錯失良機

黃國穩告訴記者,高考填志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每天關注招生考試院的動態資訊,不少院校一旦結束了批次的錄取,便馬上開始補錄。去年,該校一名考生,其分數未達到第一批次分數線,卻被廣西師範大學錄取。原因就在於,該生在得知該校的補錄資訊後,馬上填選志願,並最終被錄取。

黃國穩建議,一旦知道了成績後,家長和考生應該馬上行動起來,最好在錄取結束前的兩天裡,就填寫好志願,越拖到後面風險越大。如果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建議最好都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抓住一切機會 慎重選擇複讀

黃國穩說,往年也有考生因為成績不理想想要放棄填志願直接複讀。去年,該校有3位男生,成績大約在500分至600分之間,都覺得自己考得不太理想,成績出來後常聚在一起商量如何複讀。黃國穩特地找3人談話,建議他們先沉下心來填報志願,再考慮複讀一事。黃國穩認為,複讀對於學生而言,是漫長而煎熬的過程,學生不僅要承受來自外界和自身的壓力,還需要面對高考政策變化、考試內容增減等各種風險,因此,他建議學生應慎重選擇該方式。

人物:蔣敏豔

職業:桂林全州高級中學語文老師,指導高三學生填志願

分數不高,不要忽視和錯過提前批

蔣敏豔老師表示,一般情況下,專業的選擇關係到考生未來所從事的職業選擇,所以填報高考志願的考生首先得圈定自己喜歡的專業,然後再圈出開設該專業的好的學校。最後對比學校所處的城市,綜合考慮分數和自己的喜好等因素,權衡之後,再做選擇。蔣敏豔認為,地域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總的說來,處於經濟發達和文化繁榮地區的學校,綜合實力還是會強一些的,這有利於考生進入大學以後各方面的發展。

警惕熱門專業不“熱門”

所謂熱門專業,通常來說就是就業前景好的專業,而就業形勢是會隨時勢變化而變化的。因此熱門專業也不是絕對的,錄取時熱門,可能到了畢業時可能就不熱門。因此,蔣敏豔建議,考生可以上網查詢相關資料,或諮詢老師,並請教相關大學在讀的學長們。

就近年來蔣敏豔所帶畢業生的錄取情況來看,專業分佈是廣泛的,但文科生錄取法學類專業較多,理科生錄取醫學類專業的比較多。而專業的選擇,關係到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蔣敏豔建議考生將來想要一輩子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就要先考慮自己的興趣了。

至於就業問題,要堅信足夠優秀的人是不愁就業的。值得注意的是,你喜歡的工作不一定是你擅長的,因此不一定是你適合的工作。因此,在選擇專業時應當要理性地分析,要考慮自己的個性因素。

關注提前批,拓寬錄取率

蔣敏豔說,高考分數公佈以後,剛上一本線或二本線的考生是最苦惱的,他們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會很糾結,因為他們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很難兼顧。蔣敏豔認為,對於這些考生而言,提前批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不影響其他批次的填報,而且同一所大學,提前批的錄取分數比其他的對應批次錄取分數要低,這就等於多了一次機會。

蔣敏豔建議,男生可填報提前批軍警類院校

當初填報志願,比較隨意。李海成說,他當時第一志願填報的是電腦專業,因為一來電腦專業比較熱門,二來自己比較感興趣。而第二志願者則是廣西大學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當時他覺得這個專業從字面上看,相當的“高大上”,就報了,而家人也比較尊重他的選擇,沒有提出異議。當他被第二志願錄取時,他內心還是比較快樂的。可是上學之後,李海成發現其實這個專業並沒有想像中的“高大上”。不過,他發現這一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很理想的,也就靜下心來學習了。

在專業方面,他還是建議選就業前景好一些的專業。比起選學校,一個好的專業更能讓自己學到一些技能,有一技之長去哪裡都不怕。

興趣第一,保底學校很重要

人物:黃源(化名)

廣西財經學院人文學院大一學生

高考成績:526分

黃源現在學的專業是新聞學,提起自己選填該志願的原因,黃源說是因為他比較喜歡文學類的專業。在填寫志願時,他就選了多個和文學相關的專業。在黃源看來,自己選擇專業的排序有興趣第一、就業第二、能賺錢第三。在高考成績剛出來時,他發現自己的成績超出第二批次分數線126分,能夠讓他選到一些不錯的專業。此外,他還特別關注招生考試院發佈的資訊,幾乎每天都會登錄進去,看相關的資訊是否有更新,“招考院的資訊是很重要和關鍵的,必須要緊盯”。

在填志願時,黃源按照被錄取的可能性,把學校從高到低進行排序,並最終選了自己比較喜歡且有可能被錄取的5所院校。黃源稱,自己所填的5所院校中,最後一所院校是保底的,確定自己一定能夠被錄取。此外,他還認為,填志願要懂得留後路,假如那所院校是自己非常喜歡,所在的城市是自己非常嚮往的,則建議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填報志願保持梯度法,研究學校歷年招生情況

人物:唐偉韜

中南大學冶金專業大二學生

高考成績:587分

唐偉韜2015年的高考成績587分,當年的一本的理科分數線是480分,超一本線95分。但是考慮到一些好的985大學可能會超出一本線100多分以上,想上985大學的話就得選擇一般的學校。唐偉韜稱自己還是比較看重學校,填報志願以學校為主,所以在專業的選擇上沒有苛刻的要求。

唐偉韜研究了歷年的招生情況發現,在廣西招生比較多的是鄰近省份的學校。如中南大學當年在廣西就招200多人,所以他就把這個作為了自己的目標學校,離家近並且學校也很好,並且他的分數和歷年錄取分數對比,把握比較大。他說,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先看分數,然後對自己的分數在全區的排名有了大概的瞭解。然後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篩選被錄取的幾率高一些。現在是平行志願,填志願的時候要有個梯度的志願排名,從第一志願到第四志願的學校呈現一個由高到低,拉開一些差距,這樣即使錄取率也會高一些。

距離2017年高考還有20來天。在這白熱化的高考最後衝刺階段,不僅不少高三學生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家長的心態也起了變化。對此,南寧三中心理老師董楊表示,最後階段出現“小問題”很正常,考生適當的焦慮狀態,其實有利於高考的發揮,只要及時調整心態,就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

1 家長的擔憂

貼身照顧孩子不領情,要不要給她住校

南寧市民朱女士的女兒今年即將高考,平時感情很不錯的母女倆最近分歧嚴重。原因就是,女兒想住校,朱女士不同意。

“我一心一意都是為她好,住校有啥好的,在學校吃,營養也跟不上……”對女兒的要求,朱女士很是不解。

朱女士說,自己讀高中時,成績一直很不錯。可就是心態不好,每次高考前都特別緊張,有時一緊張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來,導致3次高考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後來,她放棄了升學,做起了生意,雖然現在生活不錯,但高考的失敗還是在她心裡留下個結:平時一緊張,就會夢見高考。

今年女兒高考,為了讓女兒能上一個好學校,她專門在女兒學校附近租了兩房一廳,放棄生意,每天貼身照顧女兒。女兒每晚複習到何時,她就在一旁跟到何時,且早上她又會早早起床給女兒做好早餐。原以為這樣的照顧會讓女兒安心複習,可最近女兒說和同學一起複習更有氛圍,想住校。這讓朱女士又生氣又不解,但又怕不讓女兒住校會影響女兒情緒。

建議:焦慮情緒會傳染,家長要淡定

董老師認為,高考在考學生,但更像是在考家長。有的時候,家長的緊張和焦慮,其實勝過準備高考的考生。因為,家長有閱歷,經歷過很多事情,所以會更加擔心。而情緒有時候是會傳染的,家長特別緊張,他們的一些行為表現就會傳遞給孩子。所以,董老師建議,朱女士不如讓女兒住校。

“作為父母來說,如果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好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的話,孩子不住校也可以。”董老師分析,朱女士短時間內應該很難調整過來。讓孩子去住校,有一些相對多的個人空間,讓孩子自己去分配自己的學習,還有生活,可能會更好。

董老師說,有些家長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從早到晚都在認真學習,這樣家長就可以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然而,從早到晚壓迫孩子去學習,會讓孩子更加焦慮,還會產生對父母的抵抗情緒。所以,如果孩子原來是住校的話,就讓孩子繼續住校,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複習,家長無需過於緊張地面對高考。

2

考生的焦慮

逢大考必考砸,這種心態如何應對

小苑最近心情有些沮喪,目標是北京一所名校的新聞專業的她,模擬考成績反反復複,有時相差上百分。她感覺自己是逢大考必考砸,這樣的心態要怎麼應對呢?

小苑喜歡文字,理想是當一名記者。去年暑假,父親帶她去了一趟北京,她到自己夢想中的大學玩了一圈,下定決心要考入這所大學。今年的模擬考,第一次的成績讓她覺得離夢想很近,可最近的幾次考試,成績都不是很理想。成績越不好,她越焦慮,晚上都睡不好覺。

建議:設定合理目標,可緩解壓力

董老師表示,小苑的現象在高三考生中比較普遍,很多考生在複習後期都會遇上。董老師建議,考生要分析一下考試分數起伏太大的原因。首先,可以從試卷上分析,比如這一次考試的題目是不是比較熟悉,是不是自己比較適應這樣的考試節奏,所以分數比較好;還是這次考試出現了很多屬於自己知識體系遺漏的部分,所以考試成績不那麼理想。然後,就是自己的個人狀態分析,兩次考試的差異有這麼大,是兩次考試的狀態有什麼不同嗎?大概瞭解問題所在。此外,考生還可以和老師交流,看看老師的意見,也有助於瞭解自己學習成績大起大落的原因是什麼。

董老師說,很多考生成績起伏大,也有可能與孩子對自我高考目標設定過高有關。比如,目標設定過高,導致壓力會過大,可能帶來成績起伏很大。如果目標設置合理,這種成績的起伏相對就會少一些。

董老師說,心理學上有一句話:叫跳一跳摘到桃子。所以董老師建議,如果考生設定的目標有七到八成實現的把握,這個目標設定就比較合理。這樣考生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去努力、去拼搏,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讓整個人的身心狀態變得很好。如果發現是自己的目標定得太高,及時調整目標和心態,壓力自己就會緩解,成績也會逐漸平穩。

3 父母的糾結

兒子戀愛成績下降,該不該“棒打鴛鴦”

小秦平時成績很不錯,考試成績一般都在640分左右。去年年底,小秦和班上一名女生談起了戀愛。小秦的父母很反對兒子談戀愛,可等他們發現時已經無法阻止了,只好任由其發展。

然而,最近小秦的考試成績下滑。一問,原來因為女友的成績一般,兩人一起複習時,小秦會抽出很多時間輔導女友。小秦的父母認為,再這麼下去小秦的成績肯定不能保證。父母想“棒打鴛鴦”,讓兩人分手,以便小秦把精力都放在自己複習上。但如此行事,他們又怕激怒小秦,導致他的成績下滑更嚴重。小秦的父母對此很糾結。

建議:分清輕重緩急,堵不如疏

董老師認為,凡事都要分輕重緩急。如果讓兩個正在相戀的孩子突然解除戀情,至少要有一段心情平復期。現在距離高考就20來天,這段時間是否能夠保證孩子平復心情完成複習,或者說順利完成現在的學習生活?家長可以權衡一下,是讓他們繼續帶著這段感情去學習的效果好,還是讓他們徹底分開學習的效果更好。

董老師表示,就現在來說,如果他們的情感能保持穩定,不發生爭吵,然後複習是有效果的,那麼可能對他們的高考來說是一個最理想的狀態。如果非要讓他們分手,而他們並不想分手,孩子會覺得父母並不尊重他們的情感,那肯定會給他們的情緒帶來一個很大的反彈。權衡利弊下,父母可以跟孩子去討論一下這段情感。距離高考這麼短的一段時間,該怎麼處理,家長也可以瞭解一下孩子的想法。總之,家長不用如臨大敵一樣看待青春期的情感,尤其是在時間這麼緊迫的情況下,堵不如疏。

提醒

這3個建議 你一定要看

南寧三中心理老師董楊根據往年高三考生的心理問題,總結出了3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提醒考生注意處理好這些問題,也能起到減壓的作用。

保持適度緊張,有利於考試成績發揮

高考本身就是一個高壓時間,所以產生一定的焦慮感,這是必然的,考生要接納自己。對於高考這種焦慮感,最理想的狀態是保持在適度的一個感受力。

這個適度,就是自己對考試有點期待、有點緊張、有點躍躍欲試。不要過度緊張,別想到考試就手腳冰涼、手心出汗。也不要過度放鬆,別想著考試感覺也無所謂。研究發現,當考試焦慮的感受適度的時候,最有利於考試成績的發揮。也就是帶著適度焦慮的狀態去參加高考,其實最有利於高考成績發揮。

偶爾失眠睡不好,不會影響考試發揮

很多考生對睡眠會非常在意,形成一個非常絕對化的一個想法:就是今晚上睡好了,明天就能考得好。其實,可能很多考生之所以失眠,真正的原因就是想太多造成的。他們強迫自己快點入睡,反而使睡眠變成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考生可以回憶一下,中考的前一天睡眠如何,最後成績怎麼樣。很多同學會說,失眠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這樣,就會不再糾結于之前所形成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模式。

當考生跟老師或者家長說了這樣一類的問題的時候,家長或者老師可以先從這樣的思維習慣或模式裡跳出來,可以在生活中給他找到不同的東西,讓他重新去看待自己這一刻的想法。不要把某一次的失眠給放大了。

良好的人際交往,也能為高考減壓

越到高考臨近的時候,同學和同學之間的關係越發微妙起來。有一些同學覺得既然要高考了,所以就埋頭學習,乾脆就不跟大家講那麼多話,做那麼多交流,或者相處得那麼親切了。但這樣反而會導致壓力變得更大。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這個溝通應該是可以良性迴圈的。

在高考的過程中,考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考生之間會特別能夠互相理解,當一個人能被別人理解的時候,也就體會到了需要、尊重、接納的感覺。所以,越到高考後期,人際交往應該積極主動一些,這樣其實也是可以為高考減壓的。

去年,該校一名考生,其分數未達到第一批次分數線,卻被廣西師範大學錄取。原因就在於,該生在得知該校的補錄資訊後,馬上填選志願,並最終被錄取。

黃國穩建議,一旦知道了成績後,家長和考生應該馬上行動起來,最好在錄取結束前的兩天裡,就填寫好志願,越拖到後面風險越大。如果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建議最好都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抓住一切機會 慎重選擇複讀

黃國穩說,往年也有考生因為成績不理想想要放棄填志願直接複讀。去年,該校有3位男生,成績大約在500分至600分之間,都覺得自己考得不太理想,成績出來後常聚在一起商量如何複讀。黃國穩特地找3人談話,建議他們先沉下心來填報志願,再考慮複讀一事。黃國穩認為,複讀對於學生而言,是漫長而煎熬的過程,學生不僅要承受來自外界和自身的壓力,還需要面對高考政策變化、考試內容增減等各種風險,因此,他建議學生應慎重選擇該方式。

人物:蔣敏豔

職業:桂林全州高級中學語文老師,指導高三學生填志願

分數不高,不要忽視和錯過提前批

蔣敏豔老師表示,一般情況下,專業的選擇關係到考生未來所從事的職業選擇,所以填報高考志願的考生首先得圈定自己喜歡的專業,然後再圈出開設該專業的好的學校。最後對比學校所處的城市,綜合考慮分數和自己的喜好等因素,權衡之後,再做選擇。蔣敏豔認為,地域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總的說來,處於經濟發達和文化繁榮地區的學校,綜合實力還是會強一些的,這有利於考生進入大學以後各方面的發展。

警惕熱門專業不“熱門”

所謂熱門專業,通常來說就是就業前景好的專業,而就業形勢是會隨時勢變化而變化的。因此熱門專業也不是絕對的,錄取時熱門,可能到了畢業時可能就不熱門。因此,蔣敏豔建議,考生可以上網查詢相關資料,或諮詢老師,並請教相關大學在讀的學長們。

就近年來蔣敏豔所帶畢業生的錄取情況來看,專業分佈是廣泛的,但文科生錄取法學類專業較多,理科生錄取醫學類專業的比較多。而專業的選擇,關係到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蔣敏豔建議考生將來想要一輩子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就要先考慮自己的興趣了。

至於就業問題,要堅信足夠優秀的人是不愁就業的。值得注意的是,你喜歡的工作不一定是你擅長的,因此不一定是你適合的工作。因此,在選擇專業時應當要理性地分析,要考慮自己的個性因素。

關注提前批,拓寬錄取率

蔣敏豔說,高考分數公佈以後,剛上一本線或二本線的考生是最苦惱的,他們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會很糾結,因為他們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很難兼顧。蔣敏豔認為,對於這些考生而言,提前批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不影響其他批次的填報,而且同一所大學,提前批的錄取分數比其他的對應批次錄取分數要低,這就等於多了一次機會。

蔣敏豔建議,男生可填報提前批軍警類院校

當初填報志願,比較隨意。李海成說,他當時第一志願填報的是電腦專業,因為一來電腦專業比較熱門,二來自己比較感興趣。而第二志願者則是廣西大學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當時他覺得這個專業從字面上看,相當的“高大上”,就報了,而家人也比較尊重他的選擇,沒有提出異議。當他被第二志願錄取時,他內心還是比較快樂的。可是上學之後,李海成發現其實這個專業並沒有想像中的“高大上”。不過,他發現這一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很理想的,也就靜下心來學習了。

在專業方面,他還是建議選就業前景好一些的專業。比起選學校,一個好的專業更能讓自己學到一些技能,有一技之長去哪裡都不怕。

興趣第一,保底學校很重要

人物:黃源(化名)

廣西財經學院人文學院大一學生

高考成績:526分

黃源現在學的專業是新聞學,提起自己選填該志願的原因,黃源說是因為他比較喜歡文學類的專業。在填寫志願時,他就選了多個和文學相關的專業。在黃源看來,自己選擇專業的排序有興趣第一、就業第二、能賺錢第三。在高考成績剛出來時,他發現自己的成績超出第二批次分數線126分,能夠讓他選到一些不錯的專業。此外,他還特別關注招生考試院發佈的資訊,幾乎每天都會登錄進去,看相關的資訊是否有更新,“招考院的資訊是很重要和關鍵的,必須要緊盯”。

在填志願時,黃源按照被錄取的可能性,把學校從高到低進行排序,並最終選了自己比較喜歡且有可能被錄取的5所院校。黃源稱,自己所填的5所院校中,最後一所院校是保底的,確定自己一定能夠被錄取。此外,他還認為,填志願要懂得留後路,假如那所院校是自己非常喜歡,所在的城市是自己非常嚮往的,則建議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填報志願保持梯度法,研究學校歷年招生情況

人物:唐偉韜

中南大學冶金專業大二學生

高考成績:587分

唐偉韜2015年的高考成績587分,當年的一本的理科分數線是480分,超一本線95分。但是考慮到一些好的985大學可能會超出一本線100多分以上,想上985大學的話就得選擇一般的學校。唐偉韜稱自己還是比較看重學校,填報志願以學校為主,所以在專業的選擇上沒有苛刻的要求。

唐偉韜研究了歷年的招生情況發現,在廣西招生比較多的是鄰近省份的學校。如中南大學當年在廣西就招200多人,所以他就把這個作為了自己的目標學校,離家近並且學校也很好,並且他的分數和歷年錄取分數對比,把握比較大。他說,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先看分數,然後對自己的分數在全區的排名有了大概的瞭解。然後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篩選被錄取的幾率高一些。現在是平行志願,填志願的時候要有個梯度的志願排名,從第一志願到第四志願的學校呈現一個由高到低,拉開一些差距,這樣即使錄取率也會高一些。

距離2017年高考還有20來天。在這白熱化的高考最後衝刺階段,不僅不少高三學生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家長的心態也起了變化。對此,南寧三中心理老師董楊表示,最後階段出現“小問題”很正常,考生適當的焦慮狀態,其實有利於高考的發揮,只要及時調整心態,就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

1 家長的擔憂

貼身照顧孩子不領情,要不要給她住校

南寧市民朱女士的女兒今年即將高考,平時感情很不錯的母女倆最近分歧嚴重。原因就是,女兒想住校,朱女士不同意。

“我一心一意都是為她好,住校有啥好的,在學校吃,營養也跟不上……”對女兒的要求,朱女士很是不解。

朱女士說,自己讀高中時,成績一直很不錯。可就是心態不好,每次高考前都特別緊張,有時一緊張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來,導致3次高考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後來,她放棄了升學,做起了生意,雖然現在生活不錯,但高考的失敗還是在她心裡留下個結:平時一緊張,就會夢見高考。

今年女兒高考,為了讓女兒能上一個好學校,她專門在女兒學校附近租了兩房一廳,放棄生意,每天貼身照顧女兒。女兒每晚複習到何時,她就在一旁跟到何時,且早上她又會早早起床給女兒做好早餐。原以為這樣的照顧會讓女兒安心複習,可最近女兒說和同學一起複習更有氛圍,想住校。這讓朱女士又生氣又不解,但又怕不讓女兒住校會影響女兒情緒。

建議:焦慮情緒會傳染,家長要淡定

董老師認為,高考在考學生,但更像是在考家長。有的時候,家長的緊張和焦慮,其實勝過準備高考的考生。因為,家長有閱歷,經歷過很多事情,所以會更加擔心。而情緒有時候是會傳染的,家長特別緊張,他們的一些行為表現就會傳遞給孩子。所以,董老師建議,朱女士不如讓女兒住校。

“作為父母來說,如果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好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的話,孩子不住校也可以。”董老師分析,朱女士短時間內應該很難調整過來。讓孩子去住校,有一些相對多的個人空間,讓孩子自己去分配自己的學習,還有生活,可能會更好。

董老師說,有些家長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從早到晚都在認真學習,這樣家長就可以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然而,從早到晚壓迫孩子去學習,會讓孩子更加焦慮,還會產生對父母的抵抗情緒。所以,如果孩子原來是住校的話,就讓孩子繼續住校,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複習,家長無需過於緊張地面對高考。

2

考生的焦慮

逢大考必考砸,這種心態如何應對

小苑最近心情有些沮喪,目標是北京一所名校的新聞專業的她,模擬考成績反反復複,有時相差上百分。她感覺自己是逢大考必考砸,這樣的心態要怎麼應對呢?

小苑喜歡文字,理想是當一名記者。去年暑假,父親帶她去了一趟北京,她到自己夢想中的大學玩了一圈,下定決心要考入這所大學。今年的模擬考,第一次的成績讓她覺得離夢想很近,可最近的幾次考試,成績都不是很理想。成績越不好,她越焦慮,晚上都睡不好覺。

建議:設定合理目標,可緩解壓力

董老師表示,小苑的現象在高三考生中比較普遍,很多考生在複習後期都會遇上。董老師建議,考生要分析一下考試分數起伏太大的原因。首先,可以從試卷上分析,比如這一次考試的題目是不是比較熟悉,是不是自己比較適應這樣的考試節奏,所以分數比較好;還是這次考試出現了很多屬於自己知識體系遺漏的部分,所以考試成績不那麼理想。然後,就是自己的個人狀態分析,兩次考試的差異有這麼大,是兩次考試的狀態有什麼不同嗎?大概瞭解問題所在。此外,考生還可以和老師交流,看看老師的意見,也有助於瞭解自己學習成績大起大落的原因是什麼。

董老師說,很多考生成績起伏大,也有可能與孩子對自我高考目標設定過高有關。比如,目標設定過高,導致壓力會過大,可能帶來成績起伏很大。如果目標設置合理,這種成績的起伏相對就會少一些。

董老師說,心理學上有一句話:叫跳一跳摘到桃子。所以董老師建議,如果考生設定的目標有七到八成實現的把握,這個目標設定就比較合理。這樣考生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去努力、去拼搏,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讓整個人的身心狀態變得很好。如果發現是自己的目標定得太高,及時調整目標和心態,壓力自己就會緩解,成績也會逐漸平穩。

3 父母的糾結

兒子戀愛成績下降,該不該“棒打鴛鴦”

小秦平時成績很不錯,考試成績一般都在640分左右。去年年底,小秦和班上一名女生談起了戀愛。小秦的父母很反對兒子談戀愛,可等他們發現時已經無法阻止了,只好任由其發展。

然而,最近小秦的考試成績下滑。一問,原來因為女友的成績一般,兩人一起複習時,小秦會抽出很多時間輔導女友。小秦的父母認為,再這麼下去小秦的成績肯定不能保證。父母想“棒打鴛鴦”,讓兩人分手,以便小秦把精力都放在自己複習上。但如此行事,他們又怕激怒小秦,導致他的成績下滑更嚴重。小秦的父母對此很糾結。

建議:分清輕重緩急,堵不如疏

董老師認為,凡事都要分輕重緩急。如果讓兩個正在相戀的孩子突然解除戀情,至少要有一段心情平復期。現在距離高考就20來天,這段時間是否能夠保證孩子平復心情完成複習,或者說順利完成現在的學習生活?家長可以權衡一下,是讓他們繼續帶著這段感情去學習的效果好,還是讓他們徹底分開學習的效果更好。

董老師表示,就現在來說,如果他們的情感能保持穩定,不發生爭吵,然後複習是有效果的,那麼可能對他們的高考來說是一個最理想的狀態。如果非要讓他們分手,而他們並不想分手,孩子會覺得父母並不尊重他們的情感,那肯定會給他們的情緒帶來一個很大的反彈。權衡利弊下,父母可以跟孩子去討論一下這段情感。距離高考這麼短的一段時間,該怎麼處理,家長也可以瞭解一下孩子的想法。總之,家長不用如臨大敵一樣看待青春期的情感,尤其是在時間這麼緊迫的情況下,堵不如疏。

提醒

這3個建議 你一定要看

南寧三中心理老師董楊根據往年高三考生的心理問題,總結出了3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提醒考生注意處理好這些問題,也能起到減壓的作用。

保持適度緊張,有利於考試成績發揮

高考本身就是一個高壓時間,所以產生一定的焦慮感,這是必然的,考生要接納自己。對於高考這種焦慮感,最理想的狀態是保持在適度的一個感受力。

這個適度,就是自己對考試有點期待、有點緊張、有點躍躍欲試。不要過度緊張,別想到考試就手腳冰涼、手心出汗。也不要過度放鬆,別想著考試感覺也無所謂。研究發現,當考試焦慮的感受適度的時候,最有利於考試成績的發揮。也就是帶著適度焦慮的狀態去參加高考,其實最有利於高考成績發揮。

偶爾失眠睡不好,不會影響考試發揮

很多考生對睡眠會非常在意,形成一個非常絕對化的一個想法:就是今晚上睡好了,明天就能考得好。其實,可能很多考生之所以失眠,真正的原因就是想太多造成的。他們強迫自己快點入睡,反而使睡眠變成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考生可以回憶一下,中考的前一天睡眠如何,最後成績怎麼樣。很多同學會說,失眠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這樣,就會不再糾結于之前所形成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模式。

當考生跟老師或者家長說了這樣一類的問題的時候,家長或者老師可以先從這樣的思維習慣或模式裡跳出來,可以在生活中給他找到不同的東西,讓他重新去看待自己這一刻的想法。不要把某一次的失眠給放大了。

良好的人際交往,也能為高考減壓

越到高考臨近的時候,同學和同學之間的關係越發微妙起來。有一些同學覺得既然要高考了,所以就埋頭學習,乾脆就不跟大家講那麼多話,做那麼多交流,或者相處得那麼親切了。但這樣反而會導致壓力變得更大。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這個溝通應該是可以良性迴圈的。

在高考的過程中,考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考生之間會特別能夠互相理解,當一個人能被別人理解的時候,也就體會到了需要、尊重、接納的感覺。所以,越到高考後期,人際交往應該積極主動一些,這樣其實也是可以為高考減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