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壬辰和甲午,清緬戰爭和明緬戰爭說明一個問題:大明遠勝於大清

大明朝和大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兩個王朝,其中大明朝276年,大清朝268年,大致相同,那麼兩個漢人建立的明朝和滿人建立的清朝,哪個更強大呢?兩場戰爭說明問題。

1592年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率兵30萬登陸朝鮮,對朝鮮王國展開入侵,朝鮮抵擋不住,向宗主國大明求助,並且國王都做好了逃亡中原的準備,在朝鮮使臣哭哭啼啼地哭訴下,明神宗決定出兵朝鮮。同年8月,大明軍隊在李如松率領下,共4萬精兵入朝參戰。明軍一入朝,戰局就開始傾斜,

在中朝聯軍的打擊下,日軍傷亡慘重,尤其是最後一次露梁海戰,明軍大將鄧子龍和朝軍大將李舜臣雙雙魂歸大海。日軍海軍遭到毀滅性打擊,日軍敗走朝鮮。

明朝滅亡後,朝鮮奉清朝為宗主國,同樣是朝鮮半島,對手同樣是日軍。整整三百年過去了,

日軍再次進犯朝鮮,挑釁清朝。當時清軍擁有號稱亞洲第一的艦隊。1894年中日兩國宣戰,兩國海軍在黃海展開人類歷史上裝甲艦的第一次大規模對決,整整5個小時的激戰,北洋海軍被擊沉5艘戰艦,日軍一艘未沉,隨後日軍水路進攻威海,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朝喪失宗主國地位,朝鮮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這一殖民就是50多年,直到二戰勝利。


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展開自衛反擊。這場戰爭的性質是清朝和緬甸貢榜王朝兩國圍繞邊境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戰爭。

戰爭打了7年,18000名清軍戰死,緬甸之只陣亡10000人。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且損失慘重,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對緬戰爭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較多爭議的一件。乾隆帝晚年時曾說過,“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

同樣是面對緬甸入侵,大明就厲害多了。1584年緬甸先後投入30萬人進攻我國雲南,其中還有10萬象兵組成的象兵部隊。鎮守雲南的是鄧子龍老將,老將軍鎮定自若,採用火攻大破緬甸象兵部隊。這場戰爭從嘉靖年間一直打到萬曆年間,明朝喪失孟養、木邦等宣慰司,但緬甸也損失慘重,再也不敢進攻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