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軍情銳評:特朗普誇F-35日本“躺槍” 德軍嚴防納粹思潮滲透

近幾日,摩蘇爾戰役進入最後階段,伊拉克政府軍已經佔領摩蘇爾近九成地區,而德國國防軍近一段時間深陷醜聞當中,德國軍方開始大力度整治軍隊,以防極右翼思潮在軍隊中蔓延。

下面就讓我們回顧一下近幾天不容錯過的軍情。

伊軍嚴防摩蘇爾IS“魚死網破”

新聞綜述:伊拉克軍方聯合行動指揮部16日宣佈,政府軍已經解放了摩蘇爾西城89.5%的地區。伊拉克媒體近期公佈的地圖顯示,“伊斯蘭國”控制的地區已剩不多,集中在底格裡斯河沿岸,伊拉克軍隊控制的地區已幾乎成合圍之勢。伊拉克軍隊總參謀長加尼姆早前表示,軍方期待能於5月27日齋月開始前全面解放摩蘇爾。

點評:

摩蘇爾之戰的進展遠超預期。在2016年10月摩蘇爾戰役打響之初,伊拉克政府曾表示預計此戰會持續一年時間,政府軍及盟友將在2017年10月徹底解放摩蘇爾。由於伊拉克政府軍此前表現,主流輿論都認為伊拉克政府所說的只不過是“樂觀”的輿論造勢,摩蘇爾之戰將曠日持久。但是現在伊拉克政府軍已經控制摩蘇爾九成地區,摩蘇爾之戰有望在5月底畫上句號。

戰事進展如此之快是因為伊拉克軍隊“進步神速”嗎?這是一方面的原因,與IS攻城拔寨時那支丟盔棄甲的伊拉克軍隊相比,如今的伊拉克軍隊經過美軍的調教和支持確實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當然還有一直“戰力線上”的庫爾德武裝也在摩蘇爾戰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反恐部隊已非“吳下阿蒙”,此時的IS也難複往日“神勇”,IS在摩蘇爾東城並未進行太多抵抗,

西城戰事確實慘烈,但IS武裝也未表現出之前所預估的那種“玉石俱焚的悍勇”,大量武裝分子選擇了“腳底抹油”,特別是IS高層的出逃對IS的士氣和在摩蘇爾組織更強大軍力形成巨大打擊。當然早先伊拉克軍隊為IS出逃預留通道也曾被指責為“禍水西引”的毒計。

伊拉克政府軍已經在摩蘇爾幾個方向開闢新的戰線,僅存的IS武裝分子已經成為困獸。摩蘇爾之戰勝利在望,但是還沒到大擺慶功宴的時候。

英國《太陽報》記者歐文·霍爾達韋從摩蘇爾前線發回的報導稱,IS可能會用毀滅性的化學武器做最後一搏。但不管怎麼樣,伊拉克的反恐戰事將隨著收復摩蘇爾而轉入下一階段。英國《每日快報》網站5月13日披露的專家評估,IS已使50萬兒童激進化,徹底肅清恐怖主義毒瘤將是未來伊拉克反恐戰爭的重點。

圖為從1輛伊拉克政府軍的裝甲車內拍到的摩蘇爾市區內被摧毀殆盡的建築廢墟。

特朗普猛誇F-35 日本無辜“躺槍”

新聞綜述:曾痛批F-35太“宰人”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卻給這型戰機打起了廣告,結果美國的盟友日本“躺槍”。美國《時代》週刊網站11日援引特朗普在專訪中的話說,國防部長馬蒂斯2月初訪日期間,“35架F-35在日本上空飛行,卻沒有被雷達發現。它們在日本上空飛行,所有人都在問:‘它們究竟從哪兒鑽出來的?’這就是隱身能力。很酷吧!”

點評: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特朗普在武器項目上的“信口開河”令軍火巨頭們有時歡喜有時憂。在競選階段,特朗普就曾對美國軍火巨頭們肆意漲價的風氣表達不滿,而洛馬的F-35戰機專案和波音的“空軍一號”項目則成為特朗普“狠抓”的典型。

特朗普數次尖銳的批評曾令這2個軍火巨頭的股價應聲下跌,最後換得後者控制成本的承諾。特朗普對於軍火巨頭的“配合”(當然還有自己談判的手段)還是很滿意的,所以這次特朗普對F-35的公開表揚也算是一種“獎賞”了。但是這種“表揚”就和之前的“批評”一樣,更多屬於情緒表達,實質內容則是漏洞百出。

特朗普口中所謂的35架F-35在日本上空飛行,其實到目前為止美軍在日本也只部署了10架F-35,而且時間點也不靠譜,因為早在馬蒂斯訪日前數周這批戰機就已進駐,至於所謂的“呼嘯而過”更言過其實——現實是溝通好的“有序降落”。當然洛馬不會在乎這些漏洞,這樣的“廣告”給多少都照單全收,但讓日本因此“躺槍”就顯得太過無辜了。

特朗普似乎熱衷於點評美軍正在研發的各類新裝備,而且從其評論內容來看,特朗普的“門外漢”特徵表現得十分明顯,軍迷自不必當真,但是軍火巨頭們就必須順應話鋒或開展危機公關或啟動廣告宣傳了。美軍另一個“吞金巨獸”——“福特”號航母這個月將開始接受度測試,這款全球最先進航母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其首次應用電磁彈射器,而特朗普對這款航母的批評就簡單明瞭地指向電磁彈射器——美國海軍應該放棄電磁彈射器而重新使用蒸汽動力彈射和回收系統。接下來,通用動力公司可有的忙了。

圖為2017年1月11日,美國防部公開的,已飛抵日本境內的F-35B隱身戰機編隊,這是首批部署10架中的4架。

德軍醜聞不斷 納粹思想“防不勝防”

新聞綜述:德國之聲電臺網站5月16日報導稱,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14日表示,一些還在以二戰期間軍官姓名命名的軍營必須更名。今年以來,德國軍隊連續發生了數起醜聞,其中最讓人震驚的是一名軍官裝扮成難民並企圖策劃襲擊難民營事件。4月,馮德萊恩就軍中極端右翼勢力開始調查。近日,聯邦國防軍上層也宣佈整頓軍營。此前,人們發現在多瑙埃興根的一個軍營裡有紀念納粹的物件。

點評:

近半年以來,德國國防軍“事故”不斷。早在2016年11月,德國軍事反諜局已經發現有20多名伊斯蘭極端分子滲透進軍隊,有大約30名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老兵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今年4月下旬,德國警方逮捕一名試圖發動恐怖襲擊的極右翼軍官,另有一個同夥是其戰友。德國軍方收到的軍隊極端分子事件舉報2016年為143起,而今年前3個月就有52起。德國在忙於應付難民危機時,極右翼思潮正在軍隊中蔓延。

關於恐怖分子滲透進軍隊,歐洲各國其實早有預警。德國反間諜局公佈的調查內容稱,“伊斯蘭國”有選擇性地針對德國老兵下手,同時還煽動追隨者加入德國聯邦國防軍,以便接受軍事訓練,而那些準備使用暴力的極端分子則對此積極回應,這一點尤為令人擔憂。

雖然恐怖分子滲透進軍營的難度比較大,但納粹流毒則是現實且急迫的威脅。極右翼軍官計畫偽裝成難民對移民和左翼人士發動炸彈襲擊的事件曝光後,不少德國媒體指責聯邦國防軍遭種族主義和排外思想滲透,以致不少軍人對納粹心存懷念。

“壓力山大”的德國軍方領導層宣佈了全面的軍隊改革措施,涉及軍隊領導層職能、紀律措施、軍隊政治教育等,可謂事無巨細。特別是“軍紀30條”的修改,以後裝飾類的納粹德軍用品也可能被清除出軍營,那些以二戰德軍名將命名的兵營都可能都會被要求改名。德軍清除“納粹殘餘”的行動從二戰結束時就已經開始,但是70餘年過去了,納粹思想還是無孔不入,就像德國電影《希特勒回來了》中希特勒的獨白:你無法擺脫我,我是你的一部分,來自你們所有人。

資料圖:偽裝嚴密的德軍狙擊手。

“35架F-35在日本上空飛行,卻沒有被雷達發現。它們在日本上空飛行,所有人都在問:‘它們究竟從哪兒鑽出來的?’這就是隱身能力。很酷吧!”

點評: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特朗普在武器項目上的“信口開河”令軍火巨頭們有時歡喜有時憂。在競選階段,特朗普就曾對美國軍火巨頭們肆意漲價的風氣表達不滿,而洛馬的F-35戰機專案和波音的“空軍一號”項目則成為特朗普“狠抓”的典型。

特朗普數次尖銳的批評曾令這2個軍火巨頭的股價應聲下跌,最後換得後者控制成本的承諾。特朗普對於軍火巨頭的“配合”(當然還有自己談判的手段)還是很滿意的,所以這次特朗普對F-35的公開表揚也算是一種“獎賞”了。但是這種“表揚”就和之前的“批評”一樣,更多屬於情緒表達,實質內容則是漏洞百出。

特朗普口中所謂的35架F-35在日本上空飛行,其實到目前為止美軍在日本也只部署了10架F-35,而且時間點也不靠譜,因為早在馬蒂斯訪日前數周這批戰機就已進駐,至於所謂的“呼嘯而過”更言過其實——現實是溝通好的“有序降落”。當然洛馬不會在乎這些漏洞,這樣的“廣告”給多少都照單全收,但讓日本因此“躺槍”就顯得太過無辜了。

特朗普似乎熱衷於點評美軍正在研發的各類新裝備,而且從其評論內容來看,特朗普的“門外漢”特徵表現得十分明顯,軍迷自不必當真,但是軍火巨頭們就必須順應話鋒或開展危機公關或啟動廣告宣傳了。美軍另一個“吞金巨獸”——“福特”號航母這個月將開始接受度測試,這款全球最先進航母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其首次應用電磁彈射器,而特朗普對這款航母的批評就簡單明瞭地指向電磁彈射器——美國海軍應該放棄電磁彈射器而重新使用蒸汽動力彈射和回收系統。接下來,通用動力公司可有的忙了。

圖為2017年1月11日,美國防部公開的,已飛抵日本境內的F-35B隱身戰機編隊,這是首批部署10架中的4架。

德軍醜聞不斷 納粹思想“防不勝防”

新聞綜述:德國之聲電臺網站5月16日報導稱,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14日表示,一些還在以二戰期間軍官姓名命名的軍營必須更名。今年以來,德國軍隊連續發生了數起醜聞,其中最讓人震驚的是一名軍官裝扮成難民並企圖策劃襲擊難民營事件。4月,馮德萊恩就軍中極端右翼勢力開始調查。近日,聯邦國防軍上層也宣佈整頓軍營。此前,人們發現在多瑙埃興根的一個軍營裡有紀念納粹的物件。

點評:

近半年以來,德國國防軍“事故”不斷。早在2016年11月,德國軍事反諜局已經發現有20多名伊斯蘭極端分子滲透進軍隊,有大約30名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老兵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今年4月下旬,德國警方逮捕一名試圖發動恐怖襲擊的極右翼軍官,另有一個同夥是其戰友。德國軍方收到的軍隊極端分子事件舉報2016年為143起,而今年前3個月就有52起。德國在忙於應付難民危機時,極右翼思潮正在軍隊中蔓延。

關於恐怖分子滲透進軍隊,歐洲各國其實早有預警。德國反間諜局公佈的調查內容稱,“伊斯蘭國”有選擇性地針對德國老兵下手,同時還煽動追隨者加入德國聯邦國防軍,以便接受軍事訓練,而那些準備使用暴力的極端分子則對此積極回應,這一點尤為令人擔憂。

雖然恐怖分子滲透進軍營的難度比較大,但納粹流毒則是現實且急迫的威脅。極右翼軍官計畫偽裝成難民對移民和左翼人士發動炸彈襲擊的事件曝光後,不少德國媒體指責聯邦國防軍遭種族主義和排外思想滲透,以致不少軍人對納粹心存懷念。

“壓力山大”的德國軍方領導層宣佈了全面的軍隊改革措施,涉及軍隊領導層職能、紀律措施、軍隊政治教育等,可謂事無巨細。特別是“軍紀30條”的修改,以後裝飾類的納粹德軍用品也可能被清除出軍營,那些以二戰德軍名將命名的兵營都可能都會被要求改名。德軍清除“納粹殘餘”的行動從二戰結束時就已經開始,但是70餘年過去了,納粹思想還是無孔不入,就像德國電影《希特勒回來了》中希特勒的獨白:你無法擺脫我,我是你的一部分,來自你們所有人。

資料圖:偽裝嚴密的德軍狙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