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挑食不愛吃蔬菜?七招讓孩子愛吃蔬菜

不愛吃蔬菜是小朋友們的“通病”。你家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是如此呢?相信寶寶不愛吃菜是很多媽媽的煩惱,那麼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吃蔬菜呢?近日,英國“對話新聞網”報導稱,

除了把菜做成餡,或逼迫孩子吃完才能離開餐桌這兩個常見招數,父母們不妨試試下面的辦法。

媽媽懷孕時多吃蔬菜。

有研究顯示,孩子對食物的偏好,在子宮裡就已形成。出生後,看著媽媽吃蔬菜,孩子的食物偏好會被不斷強化,很可能由此愛上蔬菜。

每餐都有蔬菜。

通常,父母們會在孩子幾次拒絕蔬菜後就喪失了信心,覺得“孩子就是不愛吃蔬菜”。此時,一部分父母會採用強迫的方法,而這會讓孩子更厭惡蔬菜;還有一部分父母徹底放棄,開始投其所好,挑孩子愛吃的做。事實上,幼兒可能要嘗試15次,才能接受某種味道。所以,父母們不妨堅持每一餐都提供多樣的蔬菜,或許再試幾次,孩子就會轉變態度。

滿足感官。

或許把蔬菜剁成餡兒,能一時哄孩子吃下去,但可能導致兩個結果:一旦他得知自己被騙了,今後再也不碰同類食物了;他還可能長期拒絕沒有“精加工”的蔬菜。因此,哄騙不是長久之計。要讓孩子愛上蔬菜,首先要滿足其感官的需求,比如形、色、香、味。孩子看到、摸過、聞到、嘗嘗,

才可能喜歡上。

父母要糾正自己偏食的習慣。

有的父母很挑食,孩子們自然有樣學樣。父母更不要因為自己不喜歡,就讓這種蔬菜“消失”在孩子的餐桌上。

巧妙鼓勵。

“同伴影響”不可低估,可以經常邀請愛吃蔬菜的小夥伴來家裡用餐,或者在聚餐時表揚其他愛吃蔬菜的小朋友。另外,在食物方面,孩子最關心的是味道。因此,鼓勵孩子多吃蔬菜時,要說“這個味道不錯”“這個口感很好”,

光說“有營養”“對你有好處”基本沒用。

讓孩子參與做飯。

經過擇菜、洗菜、切菜、炒菜的過程,或許孩子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開心地吃下去。有機會的話,還可以讓孩子嘗試種菜、採摘。

少下館子。

有調查發現,孩子在家吃飯,攝入的蔬菜量遠遠大於在外就餐。

全家經常一起吃飯,也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