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麥」重大預警!小麥病蟲害歷史罕見,嚴重威脅產量!

↑ 點擊上方“中國糧油”關注我們

農業部3月初部署小麥病蟲防控工作時指出,為歷史同期罕見,重發態勢明顯,對主產麥區小麥安全生產已構成嚴重威脅

當前小麥主要病蟲害發生動態

當前,小麥在中國西南麥區處於孕穗至抽穗期,長江中下游(江漢和江淮)麥區處於拔節期,黃淮麥區處於起身期,華北和西北大部麥區處於返青期。由於去年冬季至今,全國大部麥區氣溫顯著偏高、降水偏多,小麥條銹病等主要病蟲害偏重發生。

隨著近期氣溫回升加快,小麥主要病蟲害從南至北陸續進入發生盛期,其中條銹病在西南、江漢、黃淮和西北部分麥區發生範圍廣、面積大、病情重;紋枯病在黃淮、江淮和江漢麥區發生普遍,擴展快;麥蜘蛛和蚜蟲在黃淮、江淮、西南和華北南部麥區蟲量上升快、局部地區蟲量較高。截至3月15日,全國小麥主要病蟲累計發生12183萬畝,同比增加3.5%;當前發生面積為11295萬畝,同比增加6%。

一、小麥條銹病病情重

條銹病在西南大部已進入流行期,在江漢、黃淮和西北麥區進入病情擴展期。重慶、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河南、陝西、甘肅8省67市337個縣見病,累計發生面積506萬畝,同比增加2.1倍,發生市、縣數比上周分別增加2個、23個;當前發生面積498萬畝,同比增加2.2倍;累計防治面積791萬畝次,同比增加1.9倍。西南四省(市)大部已進入流行擴散期,湖北、河南、陝西、甘肅發生區多處於零星至點片發生,

局部地區處於流行擴散期。其中,河南在南陽、信陽、駐馬店、平頂山4市22個縣見病,發病區域已近沙河。湖北省在18市42個縣發生,南漳、棗陽、宜城、沙洋等地病點多、擴展較快,呈流行擴散狀態。陝西省安康、漢中、商洛、寶雞4市23個縣發生,較去年同期增加20個縣;陝南大部處於點片發生階段,漢濱、旬陽、甯強已至擴展流行階段,寶雞市零星發生。

二、小麥紋枯病發生面積大

紋枯病在黃淮、江淮和江漢等高產麥區發生普遍,

病情明顯重于上年,目前大部已進入病情盛發期,局地病情較重,累計發生面積6557萬畝,同比增加26.5%,比2周前增加77.3%;累計防治面積3403萬畝次,同比增加30.5%。河南發生面積超過2000萬畝,江蘇和安徽近1200萬畝,山東發生700萬畝。主要發生區平均病株率在1.9%-9.3%,病情基數較常年偏高,山東、淮北及沿淮以南麥區發生較重,平均病株率在10%-24.7%,江蘇淮北、湖北棗陽、山東聊城和萊蕪等地局部田塊最高病株率分別達100%、95%、90%和62%,
河北棗強、山西芮城個別田塊最高病株率分別達34%、30%。

三、小麥白粉病病情上升快

白粉病在江淮、江漢、黃淮、西南和西北大部麥區零星發生,近期擴展速度較快,進入病情始盛期。已累計發生面積372萬畝,同比增加6.8%,比2周前增加1.2倍;累計防治面積299萬畝次,同比增加15.7%。湖北、江蘇、山東、山西、陝西等省一般病葉率在0.01%-2.5%。其中,湖北保康縣最高達30%;山西旱地及早播田發生較重,平均病葉率2.3%;重慶奉節縣、陝西合陽縣局部田塊最高病葉率分別達33%、10%。

四、麥蜘蛛發生普遍

麥蜘蛛在黃淮、江漢、西北和華北南部等麥區普遍發生,蟲量上升較快,逐步進入春季為害盛期。累計發生面積3066萬畝,同比增加2.6%,比2周前增加1.1倍;累計防治面積1279萬畝次,同比增加5.8%。安徽、山東、山西、河北每市尺(百株)蟎量平均蟲量一般在10-50頭,但湖北西北部、陝西南部、山東西北部局部地區蟎量較高(達200頭防治指標),其中湖北棗陽和宜州平均蟲量分別為440頭和750頭,最高蟲量達3500頭,已呈大發生態勢;陝西漢中市漢台區平均蟎量385頭,最高達4200頭;山東聊城、即墨、德州個別地塊最高蟎量分別達2000頭、330頭、200頭。

五、小麥蚜蟲局部為害重

蚜蟲在西南、江漢、江淮、黃淮麥區蚜量上升較快,局部蟲量較高。累計發生面積1683萬畝,同比減少3.4%,但比2周前增加64.2%;當前發生面積1555萬畝,比上年同期增加16.6%;累計防治面積1116萬畝次,同比增加28.5%。西南麥區一般百株蚜量83.5-255頭,雲南文山州馬關縣、貴州黔西南州興仁縣、重慶綦江區局部田塊最高蟲量分別達百株86000頭、2800頭、780頭。湖北平均百株蚜量434頭,黃岡市黃州區最高蚜量達百株3700頭。江淮和黃淮麥區一般百株蚜量在50頭以下,局部地區蟲量較高,如江蘇徐州最高蟲量達1500頭,安徽沿江樅陽、無為、東至等地最高百株蚜量達300-500頭,山東棗莊最高為200頭。

3月下旬始,小麥病蟲害將進入為害盛期,各地應及時開展系統調查和大田普查,即時掌握病蟲動態,為做好分類指導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據。

平均病葉率2.3%;重慶奉節縣、陝西合陽縣局部田塊最高病葉率分別達33%、10%。

四、麥蜘蛛發生普遍

麥蜘蛛在黃淮、江漢、西北和華北南部等麥區普遍發生,蟲量上升較快,逐步進入春季為害盛期。累計發生面積3066萬畝,同比增加2.6%,比2周前增加1.1倍;累計防治面積1279萬畝次,同比增加5.8%。安徽、山東、山西、河北每市尺(百株)蟎量平均蟲量一般在10-50頭,但湖北西北部、陝西南部、山東西北部局部地區蟎量較高(達200頭防治指標),其中湖北棗陽和宜州平均蟲量分別為440頭和750頭,最高蟲量達3500頭,已呈大發生態勢;陝西漢中市漢台區平均蟎量385頭,最高達4200頭;山東聊城、即墨、德州個別地塊最高蟎量分別達2000頭、330頭、200頭。

五、小麥蚜蟲局部為害重

蚜蟲在西南、江漢、江淮、黃淮麥區蚜量上升較快,局部蟲量較高。累計發生面積1683萬畝,同比減少3.4%,但比2周前增加64.2%;當前發生面積1555萬畝,比上年同期增加16.6%;累計防治面積1116萬畝次,同比增加28.5%。西南麥區一般百株蚜量83.5-255頭,雲南文山州馬關縣、貴州黔西南州興仁縣、重慶綦江區局部田塊最高蟲量分別達百株86000頭、2800頭、780頭。湖北平均百株蚜量434頭,黃岡市黃州區最高蚜量達百株3700頭。江淮和黃淮麥區一般百株蚜量在50頭以下,局部地區蟲量較高,如江蘇徐州最高蟲量達1500頭,安徽沿江樅陽、無為、東至等地最高百株蚜量達300-500頭,山東棗莊最高為200頭。

3月下旬始,小麥病蟲害將進入為害盛期,各地應及時開展系統調查和大田普查,即時掌握病蟲動態,為做好分類指導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