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5後”媽媽“割肝救子” 這天起母子同肝

術後順利康復的母子倆。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攝

南方網訊來自茂名的男寶辰辰,兩次生命都是母親給的。第一次,是出生的時候;第二次,母親毫不猶豫捐出了自己的部分肝臟,挽救了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他。這也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移植中心專家成功完成的華南首例跨血型親體兒童肝移植手術。

肝移植是唯一辦法

7個月大的辰辰來自廣東茂名。他一出生,就全身蠟黃,被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症。

醫生介紹,

膽道閉鎖在廣東地區高發,700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這種疾病是肝臟內的膽管堵塞,無法排泄出膽汁,導致膽汁在肝臟內淤積,進而引發肝硬化。

葛西手術是目前治療膽道閉鎖的首選方法,這種手術是將肝門與腸道相連,造出一個排泄膽汁的通道。然而,當今年2月,辰辰父母輾轉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臟移植中心治療時,辰辰已錯過了接受葛西手術最佳時機。

中山三院肝臟移植病區主任易述紅說,

一開始見到小辰辰時,他精神萎靡,全身蠟黃,哭鬧不止,大家從沒見他笑過。因為吃得很少,大便都是白色。

“小患兒的肝功能惡化明顯,血膽紅素超標30倍,凝血指標也遠高於正常,影像檢查提示已經出現了膽汁性肝硬化,脾臟腫大和大量腹水,肝移植成為能救他的唯一辦法。” 易述紅說。

“95後”媽媽毫不猶豫捐肝

辰辰的病情重進展迅速,不一定能等到合適的捐獻來源供肝。

親屬捐肝活體肝移植手術是另一個辦法。

在對辰辰父母進行了細緻的術前評估,醫生發現媽媽的肝臟適合行劈離捐肝手術。但是,媽媽的血型與與辰辰不符,手術存在一定排斥反應風險。

專家認真討論後,認為辰辰不到1歲,通過精細的圍手術期管理和免疫抑制治療,血型不相容導致的術後排斥風險是可控的。

今年剛剛22歲的辰辰媽媽李女士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這個方案。

“別說一小塊肝,只要能救他,整個肝給他我都願意。”

大家最終決定,用辰辰媽媽左側約25﹪的肝臟進行親體肝臟移植手術,這也將成為華南首例跨血型親體兒童肝移植手術。

“小黃子”變“小王子”

3月2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移植手術,麻醉,護理及移植重症監護等多團隊的共同配合下,手術開始進行。

手術中,醫生切開辰辰的腹腔,看到他的肝臟因為淤積了太多的膽汁,

已經發黑硬化。克服辰辰年齡小、病情重和肝臟血管膽管細小等困難,專家們辛苦工作了10小時。

最終,他們手術中切下了媽媽左肝外葉的20%~25%移植給了辰辰。很快,借助高品質的血管和膽管吻合技術,媽媽的肝臟在辰辰體內很快就發揮了功能。

手術後,辰辰的血膽紅素迅速下降。第十天時,指標就已經完全正常了,他的膚色回到了普通寶寶的白皙紅潤。

因為精心設計了免疫抑制治療方案,辰辰沒有出現肝臟排斥現象。術前被稱為“小黃子”的辰辰變成了白白的“小王子”了。辰辰媽媽也恢復順利,術後一周就出院了,醫生說,她割掉的部分肝臟兩個月後就能長回來。

據瞭解,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移植中心是華南最大的兒童肝移植中心,目前兒童肝移植術後最長存活至今已經14年,保持著國內最小年齡(25天)供肝的全肝肝移植等多項國內或華南區域兒童肝移植紀錄。

因為精心設計了免疫抑制治療方案,辰辰沒有出現肝臟排斥現象。術前被稱為“小黃子”的辰辰變成了白白的“小王子”了。辰辰媽媽也恢復順利,術後一周就出院了,醫生說,她割掉的部分肝臟兩個月後就能長回來。

據瞭解,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移植中心是華南最大的兒童肝移植中心,目前兒童肝移植術後最長存活至今已經14年,保持著國內最小年齡(25天)供肝的全肝肝移植等多項國內或華南區域兒童肝移植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