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竹溪皮影戲亮相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大展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最近,第四屆國際道教論壇在道教聖地武當山盛大開幕。此次大會以“道通天地,德貫古今”為主題,作為國際性的道教文化交流盛會,是目前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際性道教論壇。

那麼,接下來重點來了。在此次論壇展覽會中,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竹溪高腔皮影戲傳承人柏興福,受邀參加了此次論壇。聽到這個消息,竹溪的朋友有沒有特別激動呢?

皮影戲歷史相對悠久,種類更是繁多。而竹溪皮影戲,作為地方傳統戲曲,

始於清末民國,距今約一百多年的歷史,是竹溪地方文化、移民文化、巴蜀文化結合凝練而成的鄉土藝術,具有有濃郁地方特色。此次展覽在給人們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更是讓人們享受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

提到竹溪皮影戲表演,

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第三代傳承人柏興福。話說柏興福打小就酷愛皮影戲,早年跟祖父常年在外演出,後來戰爭年代使其一度限於沉淪。解放後,在柏興福的帶領下逐漸重整複出。2006年成功列入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小編是90後,老實說,

還真沒親眼見過現場皮影戲表演,僅是在電視劇裡知道一些皮毛。在我看來,皮影戲的產生一定與當時那個時代有著密切的聯繫。在那個物質文明不發達,精神文明更是欠缺的時代,皮影戲的誕生必然給千家萬戶帶來了歡聲笑語。

然而,在當下這個物質與精神文明充裕的時代,能夠像柏興福那樣,繼續固守著老戲法的藝人已然罕見。讓我們一起為他點贊,為皮影祈福,

也為各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祈福。

圖/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