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煥然一新的手術準備室,讓孩子哭聲少些再少些

哭聲,一直是兒童專科醫院中經典的“背景音樂”。特別是手術室門口聲嘶力竭的哭聲,是苦難、是恐懼、是分離。在這裡,我們聽到孩子的哭聲,看到父母的眼淚、揪心與不舍。的確,蒼白的白大褂、尖銳的針頭、冰冷的器械、難以下嚥的麻醉藥以及注射時的疼痛讓每個孩子都望而生畏。

怎麼讓手術室門前孩子的哭聲少些再少些?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率先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打造上海首個無哭聲主題手術室。

手術室外,走廊牆壁上有可愛的海龜和小丑魚裝飾,

大門上點綴著燈塔繪畫。

推開象徵著守護與希望的燈塔大門,進入手術準備室,裡面會有什麼樣的新奇世界在迎接孩子?

在家長的陪伴下孩子進入手術準備室,左側的藍色海洋牆非常搶鏡。來個特寫!

全新的環境讓人耳目一新,然而,真正實現“無哭聲”還要改變傳統的醫療流程。第一步改變患兒從病房直接進入手術室的傳統模式。孩子從“綁”在床上變為由母親懷抱著一路護送到手術室,

“懷抱”對孩子和母親來說都是一種安慰和鼓勵。而觸控的彩虹燈是輔助消除患兒哭聲的一大利器。在護士的指導下,小朋友左按右按,彩虹、星星、月亮次第閃亮,玩得開心,自然忘記害怕。

無哭聲手術室的第二步是在進入手術室之前設置了“術前準備艙”,

這裡家長可以陪伴孩子閱讀繪本、遊戲。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孩子們平靜下來,連父母也通過閱讀紓解了自己的緊張。麻醉專職護士根據醫囑給予患兒口味適宜的鎮靜糖漿,並對患兒用藥後進行監測,待患兒入睡或充分鎮靜後,由手術人員將患者從“術前準備室”中接進手術室,實現患兒與家長的無痛苦分離,消除分離時的哭聲。

“術前準備艙”還有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由於空間限制,一個孩子只能由一位家長陪伴,在“船艙”上還特意設計了舷窗,其他的家長可以在等候室看到孩子。

孩子入睡或是鎮定後,媽媽抱著孩子走向手術室,在護士的幫助下,讓孩子平躺在推車上,進入手術室。這時媽媽就到邊上家屬等候室。這裡配有患兒手術狀態更新的大螢幕,家屬可以時刻掌握手術進程,一旁的大螢幕則迴圈播放著麻醉手術宣教錄影,讓家屬能夠瞭解麻醉和手術相應的知識,減輕了等待時的緊張焦慮。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每年開展手術達到2.26萬例,平均每天要進行大大小小手術60多台。通過研究資料顯示,無哭聲主題手術室啟用5個月以來,患兒術前準備期間舒適配合度及哭吵率明顯改善。術前舒適配合度從63.2%提高至89.5%,哭吵發生率從36.8%降至10.2%,患者滿意度從68.8%上升到96.7%。

資料背後,我們看到的是醫院打破傳統,以創新走心的醫療服務全力為兒童服務的愛心與努力。

醫療不僅僅是冰冷的器械

高深的技術

更多的是白衣天使對於兒童幼小心靈的

呵護與關愛

孩子入睡或是鎮定後,媽媽抱著孩子走向手術室,在護士的幫助下,讓孩子平躺在推車上,進入手術室。這時媽媽就到邊上家屬等候室。這裡配有患兒手術狀態更新的大螢幕,家屬可以時刻掌握手術進程,一旁的大螢幕則迴圈播放著麻醉手術宣教錄影,讓家屬能夠瞭解麻醉和手術相應的知識,減輕了等待時的緊張焦慮。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每年開展手術達到2.26萬例,平均每天要進行大大小小手術60多台。通過研究資料顯示,無哭聲主題手術室啟用5個月以來,患兒術前準備期間舒適配合度及哭吵率明顯改善。術前舒適配合度從63.2%提高至89.5%,哭吵發生率從36.8%降至10.2%,患者滿意度從68.8%上升到96.7%。

資料背後,我們看到的是醫院打破傳統,以創新走心的醫療服務全力為兒童服務的愛心與努力。

醫療不僅僅是冰冷的器械

高深的技術

更多的是白衣天使對於兒童幼小心靈的

呵護與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