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恬靜的松潘古城 守護著文成公主和親的千古佳話

松潘古稱松州

九曲黃河第一灣牽馬的藏族婦女

自古以來,中國大西南的崇山峻嶺間,蜿蜒著一條完全由人和騾馬踩踏而成的古道,它從雲南、四川進入西藏、甘肅、青海等地,一直延伸到尼泊爾、印度,直抵西亞。這條古道,就是神秘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的形成,衍生了沿線許多著名的交易市場。茶馬互市,

也誕生了許多與茶馬古道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古鎮和村落。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驛鎮,像珠子一樣被古道串聯起來,在它們滄桑的外表中,寫滿了令幾代人念叨不停的往事:青石板上的深深馬蹄印,踩踏出來的不止是一條驛道,而是一道貫古通今的商貿文化脈絡。

甲居藏寨

碉樓下回蕩的馬幫鈴聲

春暖花開時節,站在甲居藏寨一處碉樓的樓頂,頭上是瓦藍透亮的藍,

風過處,似乎伸手就能抓到一把雲彩。腳下,星羅棋佈的嘉絨藏族民居和碉樓,靜靜散落在綠樹叢中。遠處,渾黃的大渡河泛起白色浪花,咆哮的急流,好似不歇氣地講述大自然給當地人的饋贈。

甲居藏寨,位於甘孜州丹巴縣境內,距縣城約8公里。這裡的藏式樓房建築,多是一戶人家住一幢寨樓。寨樓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遠離群樓,孑然獨立。甲居藏寨附近的碉樓群,

更是川西高原一絕,在明清全盛時有近萬座之多。

以甲居藏寨和梭坡鄉為中心的丹巴碉樓,主要集中在丹巴縣河谷兩岸,以三五個一組相互呼應居多,也有像梭坡十三角碉這樣獨於山頭的。碉樓集中的地方,數十座碉樓連綿起伏蔚為壯觀。

下榻甲居藏寨“姐妹客棧”,三姐妹中最漂亮的桑朵,拿出香豬腿、豬膘、咂酒、青稞酒、酸菜包子、火燒子饃饃、血腸招待我們,

順便聊起馬幫往事。

過去在丹巴,無論馬幫的規模大小,行路途中都有自己的講究,將少則十來匹、多則三五十匹馬用長繩穿成一長串,每匹馬的脖子下都掛著一個大鈴鐺。古道上多毒蛇瘴氣和豺狼虎豹,馬幫必須要結伴而行,他們在馬脖子下拴上銅鈴,行走時響成一片,可以起到震懾野獸的作用。“曾祖父是上世紀30年代初的一個馬幫老大,14歲就跟丹巴一個馬幫老大做徒弟,

後來自己出來單幹,常聽爺爺說,他騎了十多年的那匹棗紅色馬,是一匹健壯的識途老馬,馬背上插著有丹巴字樣的馬幫號旗。人們遠遠就聽見悠揚的鈴聲在山間回蕩,大夥奔相走告:哦,是丹巴的馬幫來了哦。孩兒們,準備搬茶!”桑朵笑著說。

九曲黃河第一灣

唐克古鎮

河曲軍馬彪炳史冊

若爾蓋縣唐克鎮,是著名的“九曲黃河第一灣”,也是茶馬古道歷史上著名的茶馬互市驛站。

黃河自甘肅一側來,白河自黃河第一灣灣頂匯入,黃河之水猶如仙女的飄帶自天邊緩緩飄來,在四川邊上輕輕撫了一下又轉身飄回青海,故此地稱九曲黃河第一灣。這裡距紅原縣城78公里,距若爾蓋縣城61公里,地處草原腹心地帶。

登上一座50多米高的小山包,黃河九曲第一灣的美麗景象躍入眼底。遠眺,白河於此匯入黃河,河面寬而蜿蜒,曲折河水分割出無數河洲小島。一群群黑色的、褐色的、白色的河曲馬在低頭吃草,它們徜徉的身影和天上的流雲投射在淺藍中,構成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山下的索克藏寺院,修築于黃河第一灣山凹臨河處,白塔古寺,帳篷炊煙相伴黃河,更顯悠遠博大。

小山包上,一位牽馬的年輕藏族婦女說,這裡最好看的是下午五六點鐘,許多人利用陽光西斜時來拍攝黃河彎彎曲曲的美麗線條,當然,也可以直接露營在那裡,拍個晚霞,早上再起來拍黃河日出。

黃河第一灣,流傳著許多茶馬互市往事。《四川通志》介紹,在過去的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許多良馬的產地多在高原,如中國三大名馬之一河曲馬就出產于青藏高原的黃河九曲一帶。清朝以後,這裡養殖的河曲馬也越來越多。

河曲馬是一個古老的馬種,歷史上曾稱之為吐谷渾馬。原產于青藏高原東部地區,先祖為青藏高原高寒山地草原馬。古羌人以遊牧為生,逐水草而居,大約在戰國末年,牧民將這樣的馬種帶到了若爾蓋黃河九曲之地,培養出了新的良馬河曲馬。

河曲馬挽力強,速力中等,能持久耐勞。在終年群牧的情況下,夏秋上膘快,冬春掉膘慢,表現體內沉積脂肪的能力強,體況隨季節變化不顯著。對一般疾病抵抗力強,常見的胃腸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發生很少。

當年,秦人從羌人那裡得到了神奇的河曲馬,運用於軍事,並訓練組織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沒有羌藏人用河曲馬裝備起來的秦國騎兵,就沒有中國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今天,秦始皇的兵馬俑中,還可以看到秦人河曲馬部隊的風采——滿身鎧甲的武士坐在高大的馬上,威風凜凜。

松贊干布在位時,曾指定專人專事與唐進行茶葉貿易。由於西藏茶葉需求量大增,西藏每年都以大量的優良馬匹與內地互換茶葉。唐克鎮就是最大的茶馬互市集鎮之一。

北宋建立初期,曾與遼國發生數次大的戰役,希望收回燕雲十六州,但宋軍敗多勝少。宋末,遼東女真族在滅遼後直接將矛頭轉往宋朝,北宋雖然最終滅亡了,但大大小小戰役中,唐克鎮九曲黃河第一灣配送的軍馬還是立了很大功勞。史載,僅僅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唐克鎮就運送了約8300多匹河曲軍馬給前線,保證了戰事的順利進行。

松潘古城

名將“壯壓西川四十州”

馬蹄嗒嗒,騾鈴叮噹。騾幫的吆喝聲、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專營鹽、茶、藥材、皮貨之類的商號鱗次櫛比。出城的商隊、馬幫進行山貨交易,銷售皮貨或藥材。進城的商隊、馬幫採購布匹、鹽、茶、煙葉清油、銅、錫器皿等百貨……這是松潘地方誌資料中描寫的1923年松潘古城的繁盛情景。

松潘,古名松州,古為用兵之地。史載古松州“扼岷嶺,控江源,左鄰河隴,右達康藏”,故自漢唐以來,此處均設關尉,屯有重兵。松潘目前又是連接九寨溝、黃龍、紅原-若爾蓋大草原等重要景區的樞紐。如今,岷江河谷、涪江河谷沿岸大量的關隘、兵屯、靖墩和烽燧(烽火臺)等仍然隨處可見。

在松潘,午飯主要享用當地的藏族美食,青稞糌粑、乳酪、牛羊肉、蔬菜(土豆、蘿蔔等),青稞酒、玉米酒,飲料主要有奶茶、酥油茶、優酪乳。這裡的手抓肉、血腸也是不可錯過的特產。

飯罷,順著古城牆往裡走。松潘城內,一條湍急而清澈的河流,從松潘古城的東端穿過環城路向西流,切過中央大街後,轉往南流,從南城門左側流出松潘古城,使得整個松潘古城頓時活潑生動起來。街上的酒樓、茶肆、煙館、旅店、雜貨鋪一家緊挨一家。

現存的松州古城牆為明代遺存。史載,明代多次對城牆擴修增建,直到明朝嘉靖年間,才形成了城牆的整體規模。這時距明初大規模建城牆已有147年了,所以,當地民間的說法是“松潘城修了一百五十年”。松潘城牆的總圍長達6.2公里,當時築城的青磚每塊重30公斤。城牆高12.5米,厚12米,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漿粘連勾縫。古城原有七道城門,城門上建有重簷歇山式城樓,現存四座城門。

在北門,有一座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雕像以及劍南川西節度使李德裕的雕像。塑像上,松贊干布右手攬著美人文成公主,左手指向前方,也許是告訴文成公主長安就在那方遠處。

塑像向人們述說著千餘年前在此發生的“唐蕃之戰”: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派使者前往長安求婚。路過松州,被州官徐齊扣押,松贊干布大怒,親率大兵二十萬入侵松州,都督韓威應戰失敗,太宗命吏部尚書侯君集統軍抵達松州,川主寺一戰,松贊干布兵敗回藏。松贊干布還藏後又遣使臣送黃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曉以大義,遂將太宗女文成公主嫁於松贊干布,傳為千古佳話。

李德裕塑像則是:將軍頭戴介幘冠,腰系碧玉巡方帶,腳穿長靿,身披披風,手握劍鞘,雙眼炯炯有神望著遠方。身後,護衛甲械齊整,戈戟威武,旌旗鮮明。

唐代中期,李德裕在此戍邊。這位“壯壓西川四十州”的名將,曾斥鉅資修建了從松潘到丹巴的茶馬互市石板路,還率先在康藏高原實行“貢馬折銀”新制,規定每匹馬折銀八兩,每戶征銀八分,對茶葉改征“茶封稅”,提高了康藏馬幫的勞作待遇。可以說,李德裕是大唐茶馬互市政策中對四川支持最大的朝廷邊官。

松潘古城曾是川、甘、青三省份最大的茶馬互市貿易集散地。茶馬互市始于唐代中期,那時,廣袤的松潘草地(今若兒蓋、紅原、阿壩、青海果洛等地)和相鄰的甘肅、青海草地盛產犛牛、馬匹、綿羊等,這裡的藏民們以牛羊肉、酥油茶、糌粑為食,“腥肉之物非茶不清,青稞之熱非茶不解”。他們的生活離不開產於內地的茶,而歷代封建王朝連年征戰需要足夠的戰馬,於是不得不從藏區獲得,因此松潘互惠互利的茶馬生意就格外興隆。

唐克古鎮

河曲軍馬彪炳史冊

若爾蓋縣唐克鎮,是著名的“九曲黃河第一灣”,也是茶馬古道歷史上著名的茶馬互市驛站。

黃河自甘肅一側來,白河自黃河第一灣灣頂匯入,黃河之水猶如仙女的飄帶自天邊緩緩飄來,在四川邊上輕輕撫了一下又轉身飄回青海,故此地稱九曲黃河第一灣。這裡距紅原縣城78公里,距若爾蓋縣城61公里,地處草原腹心地帶。

登上一座50多米高的小山包,黃河九曲第一灣的美麗景象躍入眼底。遠眺,白河於此匯入黃河,河面寬而蜿蜒,曲折河水分割出無數河洲小島。一群群黑色的、褐色的、白色的河曲馬在低頭吃草,它們徜徉的身影和天上的流雲投射在淺藍中,構成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山下的索克藏寺院,修築于黃河第一灣山凹臨河處,白塔古寺,帳篷炊煙相伴黃河,更顯悠遠博大。

小山包上,一位牽馬的年輕藏族婦女說,這裡最好看的是下午五六點鐘,許多人利用陽光西斜時來拍攝黃河彎彎曲曲的美麗線條,當然,也可以直接露營在那裡,拍個晚霞,早上再起來拍黃河日出。

黃河第一灣,流傳著許多茶馬互市往事。《四川通志》介紹,在過去的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許多良馬的產地多在高原,如中國三大名馬之一河曲馬就出產于青藏高原的黃河九曲一帶。清朝以後,這裡養殖的河曲馬也越來越多。

河曲馬是一個古老的馬種,歷史上曾稱之為吐谷渾馬。原產于青藏高原東部地區,先祖為青藏高原高寒山地草原馬。古羌人以遊牧為生,逐水草而居,大約在戰國末年,牧民將這樣的馬種帶到了若爾蓋黃河九曲之地,培養出了新的良馬河曲馬。

河曲馬挽力強,速力中等,能持久耐勞。在終年群牧的情況下,夏秋上膘快,冬春掉膘慢,表現體內沉積脂肪的能力強,體況隨季節變化不顯著。對一般疾病抵抗力強,常見的胃腸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發生很少。

當年,秦人從羌人那裡得到了神奇的河曲馬,運用於軍事,並訓練組織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沒有羌藏人用河曲馬裝備起來的秦國騎兵,就沒有中國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今天,秦始皇的兵馬俑中,還可以看到秦人河曲馬部隊的風采——滿身鎧甲的武士坐在高大的馬上,威風凜凜。

松贊干布在位時,曾指定專人專事與唐進行茶葉貿易。由於西藏茶葉需求量大增,西藏每年都以大量的優良馬匹與內地互換茶葉。唐克鎮就是最大的茶馬互市集鎮之一。

北宋建立初期,曾與遼國發生數次大的戰役,希望收回燕雲十六州,但宋軍敗多勝少。宋末,遼東女真族在滅遼後直接將矛頭轉往宋朝,北宋雖然最終滅亡了,但大大小小戰役中,唐克鎮九曲黃河第一灣配送的軍馬還是立了很大功勞。史載,僅僅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唐克鎮就運送了約8300多匹河曲軍馬給前線,保證了戰事的順利進行。

松潘古城

名將“壯壓西川四十州”

馬蹄嗒嗒,騾鈴叮噹。騾幫的吆喝聲、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專營鹽、茶、藥材、皮貨之類的商號鱗次櫛比。出城的商隊、馬幫進行山貨交易,銷售皮貨或藥材。進城的商隊、馬幫採購布匹、鹽、茶、煙葉清油、銅、錫器皿等百貨……這是松潘地方誌資料中描寫的1923年松潘古城的繁盛情景。

松潘,古名松州,古為用兵之地。史載古松州“扼岷嶺,控江源,左鄰河隴,右達康藏”,故自漢唐以來,此處均設關尉,屯有重兵。松潘目前又是連接九寨溝、黃龍、紅原-若爾蓋大草原等重要景區的樞紐。如今,岷江河谷、涪江河谷沿岸大量的關隘、兵屯、靖墩和烽燧(烽火臺)等仍然隨處可見。

在松潘,午飯主要享用當地的藏族美食,青稞糌粑、乳酪、牛羊肉、蔬菜(土豆、蘿蔔等),青稞酒、玉米酒,飲料主要有奶茶、酥油茶、優酪乳。這裡的手抓肉、血腸也是不可錯過的特產。

飯罷,順著古城牆往裡走。松潘城內,一條湍急而清澈的河流,從松潘古城的東端穿過環城路向西流,切過中央大街後,轉往南流,從南城門左側流出松潘古城,使得整個松潘古城頓時活潑生動起來。街上的酒樓、茶肆、煙館、旅店、雜貨鋪一家緊挨一家。

現存的松州古城牆為明代遺存。史載,明代多次對城牆擴修增建,直到明朝嘉靖年間,才形成了城牆的整體規模。這時距明初大規模建城牆已有147年了,所以,當地民間的說法是“松潘城修了一百五十年”。松潘城牆的總圍長達6.2公里,當時築城的青磚每塊重30公斤。城牆高12.5米,厚12米,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漿粘連勾縫。古城原有七道城門,城門上建有重簷歇山式城樓,現存四座城門。

在北門,有一座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雕像以及劍南川西節度使李德裕的雕像。塑像上,松贊干布右手攬著美人文成公主,左手指向前方,也許是告訴文成公主長安就在那方遠處。

塑像向人們述說著千餘年前在此發生的“唐蕃之戰”: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派使者前往長安求婚。路過松州,被州官徐齊扣押,松贊干布大怒,親率大兵二十萬入侵松州,都督韓威應戰失敗,太宗命吏部尚書侯君集統軍抵達松州,川主寺一戰,松贊干布兵敗回藏。松贊干布還藏後又遣使臣送黃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曉以大義,遂將太宗女文成公主嫁於松贊干布,傳為千古佳話。

李德裕塑像則是:將軍頭戴介幘冠,腰系碧玉巡方帶,腳穿長靿,身披披風,手握劍鞘,雙眼炯炯有神望著遠方。身後,護衛甲械齊整,戈戟威武,旌旗鮮明。

唐代中期,李德裕在此戍邊。這位“壯壓西川四十州”的名將,曾斥鉅資修建了從松潘到丹巴的茶馬互市石板路,還率先在康藏高原實行“貢馬折銀”新制,規定每匹馬折銀八兩,每戶征銀八分,對茶葉改征“茶封稅”,提高了康藏馬幫的勞作待遇。可以說,李德裕是大唐茶馬互市政策中對四川支持最大的朝廷邊官。

松潘古城曾是川、甘、青三省份最大的茶馬互市貿易集散地。茶馬互市始于唐代中期,那時,廣袤的松潘草地(今若兒蓋、紅原、阿壩、青海果洛等地)和相鄰的甘肅、青海草地盛產犛牛、馬匹、綿羊等,這裡的藏民們以牛羊肉、酥油茶、糌粑為食,“腥肉之物非茶不清,青稞之熱非茶不解”。他們的生活離不開產於內地的茶,而歷代封建王朝連年征戰需要足夠的戰馬,於是不得不從藏區獲得,因此松潘互惠互利的茶馬生意就格外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