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團結村支書胡鈞溥如何“用腳步丈量土地”

文/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楊 剛

2月14日晚上八點,威甯自治縣石門鄉團結村格外熱鬧。在村黨支部書記胡鈞溥的主持下,團結村召開了一次群眾會。

會上群眾你一言、我一語。有的說想去大樑子上養牛,

有的說在水井灣裡養豬,還有的說到坪子上種大毛竹。胡鈞溥把村民的這些產業發展意願一一記在心裡,並與大家立下約定,第二天就去實地考察。

2月15日,為了摸清群眾熱議的產業發展專案情況,胡鈞溥與同事一起,隨著漸漸散去的大霧,向大樑子山前進。

“山上濕滑的泥濘小道佈滿碎石,一路上跌跌撞撞。”胡鈞溥說,累的時候,想起“要用腳步丈量土地”的諾言,

便又鼓氣前行。

下山後,胡鈞溥打開手機查看自己的運動記錄,資料顯示他走了18224步,12.37公里。

當天晚上,胡鈞溥繼續組織村民召開群眾會,交流實地考察意見。“大樑子自然條件是有,草料豐富,適合養牛,但是交通不方便,需要修一條產業路。”胡鈞溥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與村民交流。坐他旁邊的一位村民不由感歎:“我都有十幾年沒有上過大樑子了,明天也要去看看,以後也跟著大家一起去搞產業。

胡鈞溥今年23歲,2016年畢業于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食品品質與安全專業。畢業後,他毅然選擇紮根偏遠的團結村。

在團結村,群眾會堪比“專家研討會”,種植中藥材、發展養蜂業,都是從群眾會上產生的“金點子”,而胡鈞溥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點子”一點點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產業”。

胡鈞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