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朝開國戰功最大的王爺,母親被迫殉葬,後代掘祖墳賣金印賺錢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定都赫圖阿拉城。由此開始了將近30年波瀾壯闊的統一征程,最終他的兒子皇太極成功入主中原。而在這幾十年的開國統一戰爭中,數他的另一個兒子多鐸的戰功最大。


清太祖努爾哈赤畫像

愛新覺羅•多鐸是努爾哈赤的十五子,跟大多數人知曉的攝政王多爾袞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他聰明伶俐,又是努爾哈赤最小的嫡子,深受父親寵愛,政治地位極高。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多鐸十三歲時,

愛護他的努爾哈赤撒手人寰。他的母親阿巴亥被逼為之生殉,一夜之間,年幼的他父母雙亡,給了他很大打擊,這對他後來乖張性格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

鑲白旗主多鐸劇照

多鐸驍勇善戰,縱覽其一生,可以說為滿清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1629年,多鐸協同皇太極從龍井關、大安口進兵,成功圍困北京城,給了明思宗朱由檢極大的震撼。1641年,多鐸在高橋設伏,消滅杏山駐防的守軍,一舉扭轉松錦戰役形勢。隨後,又攻破松山城,生擒洪承疇,祖大壽聞訊投降。

關鍵的松山之戰形勢圖

順治帝即位後,

多鐸率軍參與滅掉李自成大順政權,並於1645年五月十六日進入南京,在陰雨中接受南明百官投降。多鐸南征北戰,居功至偉,乾隆帝贊稱其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

多鐸進入南京接受投降

由於多鐸戰功赫赫,早在崇德元年(1636年),他就被封為封豫親王,位列“八大鐵帽子王”之中,

爵位世襲罔替,地位極為顯赫。可是誰也沒想到,幾百年後他的後代竟然為了錢財作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

末代豫親王端鎮劇照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後,樹倒猢猻散,豫親王也因此失去了收入來源。末代豫親王端鎮母親佟佳氏竟然找了個藉口將歷代豫親王棺槨盜開,

搜尋其中的財寶賣錢。此外,豫親王端鎮迫于生計,也想盡了辦法賺錢,於是將御賜的豫王金印一刀剁開,以足金變現了,實在是令人惋惜。

朋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