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厲害了!重慶主城這些重點工程即將完工,出行豈止是快!

航拍圖片顯示,沙坪壩火車站站房上蓋已基本完工。

資料圖

從重慶大坪到化龍橋僅需5分鐘,到沙坪壩再也不愁車位吃緊,短短五年時間,重慶的交通建設正在悄然變化著,這些變化帶給老百姓的,是點滴之處實實在在的利好。近日,記者從重慶市城鄉建委瞭解到主城區部分重點工程的建設情況,包括大化路、山脊觀光道、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擴容改造工程等。想知道這些重點工程的最新進展,趕緊看過來吧!

步行:山脊觀光道串起6座公園 大片濱江美景看個夠

山脊觀光道位於渝中區虎頭岩片區,起於協信雲棲穀社區,沿山坡逐漸向上到達虎頭岩公園山脊,沿山脊向園圃東繞過虎頭岩報警臺北側,由車行景觀橋上跨大化路進入規劃化龍橋公園,沿高九路借用一段城市人行道,由彭家花園再次進入規劃化龍橋公園。

觀光道全長約2700米,總投資1.16億元,專案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2014年12月開工,

今年3月完工;二期工程2016年12月開工,計畫今年5月底完工。

漫步在山脊觀光道,可以俯瞰大片的濱江美景,視野很是開闊。項目建成後,可整合虎頭岩公園、化龍橋公園等6個公園,既方便沿線居民日常出行,又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親近山水自然的步行空間。

車行:大化路5月底完工 大坪到化龍橋坐車僅需5分鐘

沿著山脊觀光道走,就能看到正在建設中的大化路。大化路起於虎頭岩虎支一路,

終至龍隱路。大化路全長約1400米,其中隧道長約400米,雙向四車道,為城市次乾路,總投資約2.33億元。項目於2014年10月開工,計畫今年5月底完工。

目前,從大坪到化龍橋一般有3條路線:一條是走長江二路—菜袁路—嘉華隧道—華村立交—嘉濱路—化龍橋;第二條是走大坪正街—石油路—經緯大道—虎頭岩隧道—華村立交—嘉濱路—化龍橋;第三條路是走大坪—肖家灣—兩路口—上清寺—李子壩—化龍橋。

這3條路在不堵車的情況下,花費約20分鐘,高峰期則要半小時到一個多小時。

大化路建成通車後,將大幅縮短化龍橋片區與大坪片區的距離,打通兩個片區之間的南北縱向聯繫。屆時,從大坪到化龍橋公交站,僅需5分鐘左右的車程,不僅可為嘉華隧道分流,還能緩解虎頭岩的交通壓力。

上面山脊觀光道,下面是即將建成的大化路。記者 周夢瑩 攝

停車:年底開車到磁器口不用發愁 將新增3000個停車位

以前每逢節假日,到磁器口逛街玩耍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讓附近的車位有些吃緊。不過,這一狀況將很快得到改善。位於磁器口古鎮風貌區的沙磁文化廣場公共停車庫,緊鄰沙磁文化廣場項目,由A、B、C、D、E區域組成,依次分佈在國富沙磁文化廣場項目A B區的北側西側和南側。

其中,A、B地塊為現有沙濱路高架橋的橋下空間,C地塊

為橋下空間、沙濱路和新建磁器口大橋的部分平臺區域,

E地塊為沙磁文化廣場AB區連通道的橋下空間。

沙磁文化廣場公共停車庫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停車位約3000個,總投資約6億元,於2016年5月開工,計畫今年12月完工,建成後將改善磁器口片區公共停車位缺失狀況,有效緩解磁器口景區停車難問題。

樞紐:沙坪壩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2019年全部完工

沙坪壩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是鐵路總公司與重慶市政府合作的示範專案,總投資約79.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成渝鐵路客運專線沙坪壩站場、綜合交通換乘樞紐、相關城市道路工程和城市軌道9號線交通節點工程等部分專案,預計今年底鐵路部分建成通車,2019年全部完工。

據悉,該項目融合高鐵站房、綜合換乘體系、配套城市道路、城市軌道交通及城市廣場為一體,可實現人員流動的無縫銜接,形成立體、便捷的交通轉換系統。

對外通道:路更寬 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擴容改造工程年底完工

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擴容改造工程位於主城西部,沿線銜接沙坪壩、九龍坡,為成渝高速穿越中梁山的隧道。

擴容改造工程擬在中梁山隧道兩側各新建一個兩車道單洞隧道,長4.8公里;西環立交至隧道東接線段改造,長700米;西環至二郎段由6車道拓寬為8車道,長1.9公里;含谷立交至隧道西接線段由6車道拓寬為8車道,長1.5公里。

記者瞭解到,目前,主隧道已基本完工,土建工程已完成90%,機電、監控、綜合管網工程正在施工中;西環立交至隧道東接線段改造完成20%,西環立交至二郎立交拓寬段完成5%,隧道西接線完成680米。

項目總投資19億元,計畫今年12月完工。建成後,將有效提高中梁山隧道的通行能力,交通擁堵問題將得到顯著緩解,滿足白市驛、含穀,以及渝西片區與核心區的快速連接需求。

軌道:到西南醫院新橋醫院有望坐軌道交通 方便周邊出行

軌道環線鳳鳴山站位於沙坪壩區鳳鳴山片區,沿石新路近東西向佈置,目前已完成車站主體結構,正開展站內砌體及附屬結構的施工工作。

鳳鳴山車站也是環線沙坪壩段的鋪軌基地。鋪軌單位中鐵二十四局已進場開展鋪軌施工的準備工作,現場鋪軌需使用的場地及龍門吊已實施完成,預計5月下旬開始鋪軌施工,2018年1月完成全部鋪軌施工。

該項目建成後將填補鳳鳴山片區軌道服務空白,方便周邊居民日常出行,以及新橋醫院、西南醫院就醫出行。

【相關新聞】

重慶市《主城區“內暢外聯”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從2017年起,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投資2000多億元,把主城區建設成為“內暢、外聯、互通”的大都市中心區,交通運行效率明顯提高,公交優先進一步強化,“停車難”有效緩解,交通秩序顯著改善,交通安全持續可控。

“內暢”——到2019年,都市功能核心區高峰時段主要乾路平均車速達到25公里/小時以上;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由2016年的59%提高到64%以上,其中軌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比例由2016年的41%提高到50%以上。

都市功能拓展區高峰時段主要乾路平均車速達到35公里/小時以上;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由2016年的55%提高到60%以上,其中軌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比例由2016年的23%提高到35%以上。

“外聯”——到2019年,大都市中心區與城市發展新區之間路網聯繫更加順暢,都市快線延伸線初具規模,對外交通集聚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交通一體化發展取得顯著進展。

其中,A、B地塊為現有沙濱路高架橋的橋下空間,C地塊

為橋下空間、沙濱路和新建磁器口大橋的部分平臺區域,

E地塊為沙磁文化廣場AB區連通道的橋下空間。

沙磁文化廣場公共停車庫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停車位約3000個,總投資約6億元,於2016年5月開工,計畫今年12月完工,建成後將改善磁器口片區公共停車位缺失狀況,有效緩解磁器口景區停車難問題。

樞紐:沙坪壩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2019年全部完工

沙坪壩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是鐵路總公司與重慶市政府合作的示範專案,總投資約79.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成渝鐵路客運專線沙坪壩站場、綜合交通換乘樞紐、相關城市道路工程和城市軌道9號線交通節點工程等部分專案,預計今年底鐵路部分建成通車,2019年全部完工。

據悉,該項目融合高鐵站房、綜合換乘體系、配套城市道路、城市軌道交通及城市廣場為一體,可實現人員流動的無縫銜接,形成立體、便捷的交通轉換系統。

對外通道:路更寬 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擴容改造工程年底完工

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擴容改造工程位於主城西部,沿線銜接沙坪壩、九龍坡,為成渝高速穿越中梁山的隧道。

擴容改造工程擬在中梁山隧道兩側各新建一個兩車道單洞隧道,長4.8公里;西環立交至隧道東接線段改造,長700米;西環至二郎段由6車道拓寬為8車道,長1.9公里;含谷立交至隧道西接線段由6車道拓寬為8車道,長1.5公里。

記者瞭解到,目前,主隧道已基本完工,土建工程已完成90%,機電、監控、綜合管網工程正在施工中;西環立交至隧道東接線段改造完成20%,西環立交至二郎立交拓寬段完成5%,隧道西接線完成680米。

項目總投資19億元,計畫今年12月完工。建成後,將有效提高中梁山隧道的通行能力,交通擁堵問題將得到顯著緩解,滿足白市驛、含穀,以及渝西片區與核心區的快速連接需求。

軌道:到西南醫院新橋醫院有望坐軌道交通 方便周邊出行

軌道環線鳳鳴山站位於沙坪壩區鳳鳴山片區,沿石新路近東西向佈置,目前已完成車站主體結構,正開展站內砌體及附屬結構的施工工作。

鳳鳴山車站也是環線沙坪壩段的鋪軌基地。鋪軌單位中鐵二十四局已進場開展鋪軌施工的準備工作,現場鋪軌需使用的場地及龍門吊已實施完成,預計5月下旬開始鋪軌施工,2018年1月完成全部鋪軌施工。

該項目建成後將填補鳳鳴山片區軌道服務空白,方便周邊居民日常出行,以及新橋醫院、西南醫院就醫出行。

【相關新聞】

重慶市《主城區“內暢外聯”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從2017年起,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投資2000多億元,把主城區建設成為“內暢、外聯、互通”的大都市中心區,交通運行效率明顯提高,公交優先進一步強化,“停車難”有效緩解,交通秩序顯著改善,交通安全持續可控。

“內暢”——到2019年,都市功能核心區高峰時段主要乾路平均車速達到25公里/小時以上;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由2016年的59%提高到64%以上,其中軌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比例由2016年的41%提高到50%以上。

都市功能拓展區高峰時段主要乾路平均車速達到35公里/小時以上;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由2016年的55%提高到60%以上,其中軌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比例由2016年的23%提高到35%以上。

“外聯”——到2019年,大都市中心區與城市發展新區之間路網聯繫更加順暢,都市快線延伸線初具規模,對外交通集聚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交通一體化發展取得顯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