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楊貴妃不喜歡李白?真相究竟是什麼

詩仙李白才高八斗,舉世無人能及,可是這樣一個大詩人終其一生卻仕途坎坷,四處漂泊。李白曾經有過進到宮中,為“萬千寵愛集於一身”的楊貴妃寫詩的機會,試想,如果這個機會抓住了,

他的仕途還用得著愁嗎?可是結果卻並不是這樣。

李白給貴妃寫詩的地方,是在興慶湖畔的沉香亭,那裡栽有四株名貴牡丹。唐玄宗先說:“賞名花,對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舊詞?”於是給了李白寫新詞的機會,那時李白正好喝了酒,處於半醉半醒的狀態,

但所謂好詩借酒力,李白刷刷刷就寫下了三首《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曾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真的是絕妙好詞呀!讓誰看都是讚歎不已。那麼,為什麼露了這一手的李白沒能討得楊貴妃的好呢?一般認為因為李白在當晚寫詩時得罪了小人。他寫詩的時候,非得要宰相楊國忠親自為他磨墨,還命深受皇帝寵信的太監高力士為他脫靴。這兩個小人,自然懷恨在心。所以高力士找機會對楊貴妃說,李白的詩其實是在罵你,當貴妃表示沒看出來時,

高力士進一步解釋說:“您看,詩裡寫的飛燕,指的是漢朝的趙飛燕,這可是個淫賤的女人,李白竟然把您比作趙飛燕?居心何在啊!”

照小編看來,這也就是你傳我傳而已,高力士對楊貴妃說的悄悄話,還能有人聽得真切,給記錄下來啊?其實,很可能是楊貴妃根本沒把李白和他的詩當回事,

聽過算過而已,李白當然也就得不到什麼晉升機會啦。

因為楊貴妃不是愛詩之人,她喜歡的是熱鬧的“低級趣味”。史書上就有記載,天寶十年正月三日,是安祿山的生日,楊貴妃就專門為這個“乾兒子”舉行沐浴儀式。

楊貴妃吩咐宮女抬來一個大浴盆,將酣睡中的安祿山放進了浴盆。 楊貴妃一邊在安祿山身上撩水花,一邊還用姜片和艾草給他擦關節,臨了還在安祿山的大肚皮上用纖手拿著蔥白拍了三下,意思是要胡兒長大後聰明伶俐。洗完後,楊貴妃餘興未盡,又命人拿來錦繡製成的大繈褓,將安祿山團團裹住,用彩轎抬起,在楊貴妃的寢宮中搖來晃去。這些都是記載在正史《資治通鑒》裡的。既然這樣,楊貴妃哪裡還會把李白那些漂亮的詩句當回事呢!

既然這樣,楊貴妃哪裡還會把李白那些漂亮的詩句當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