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台腳踏車,送我去千里之外

(本篇文章1734個字,預計各位小可愛三分鐘看完)

記得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過:人若是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那麼他就可能遇到自己心中想的那片雲。

前幾日無聊之時,習慣的拿一本小說坐在自己那方寸之地,

開個小檯燈,然後就這樣讀下去。卻不知怎麼也讀不下去,感覺在拿起書籍的一瞬間,自己沒有做的所有事情都被啟動了。

寢室的衣服是不是還沒曬?

是不是今天的英語單詞還沒有記完?

到了給家裡打電話的時間了麼?

也就是這樣和自己對峙了差不多半小時,突然一下的恍然大悟,我現在讀不下去書。嚇得我趕緊合上了小說。

我在想,心裡只有一個亂。怎麼能心無旁騖?所謂的學習與苦修,不過心無旁騖完成你的目標。當你完成以後,它會告訴你,繼續加油。你會成功!

在16年暑假,計畫了自己的一次遠行,想到更遠的地方去瞭解不同於湖南的風土人情,近乎3000公里的路程,用一台腳踏車,慢慢走過去。

之間經過了很多少數民族,所有的聚集地都是熱情洋溢。但我記得一個侗寨,很是不一樣,人很少,白天的巷道除了一排的民族服裝店裡的老闆,

鮮有外來人經過。

巷子很深,然後,我遇到一位老人家,帶著老花鏡坐在太師椅上,旁邊還有一個凳子,上面放著一個收音機,仔細聽了一下,好像是國家新聞聯播。我試探著上面去打擾了一下。老人家看到了我,便關掉了收音機,

用不太熟悉的漢話給我打招呼。這一舉動著實讓我被嚇的不輕,這麼長的時間,還是第一次在我問路的時候,給我這般大的禮遇--他直接把自己所有的事情停了下來,和我打招呼。我連忙給自己的緊張找臺階下,我說:您老不需要把收音機關掉的,你繼續聽便是了。

不知道為什麼,和這樣有仙骨的老人說話,總是不自覺地把詞說的不像是自己說的話。老人家也一笑“我和你說話,

那不然就錯過了收音機嘛?我聽收音機也沒辦法聽清你說的話這不是嘛。”

楞了一下,是否有深意深究。“銅仁直接從這座山翻過去,過去以後全是下坡”,沒等我反應過來,老人家已經把路給我指了出來,我連忙說謝謝,卻也沒怎麼聽到他說得是什麼,反復第二遍,才有認真聽清楚剛剛對我說過的話語。深感愧疚,對於自己剛剛的行為。

反思,自己剛剛在三心二意做些什麼。老人家能夠關掉收音機與我談話,這便是證據,老一輩的經驗,總會潛移默化的在自己的行為上面表現出來。

他告訴我,你要一心一意,才能做好事情。

像我這樣從湖南單人單車行走到遠方瞭解民族裡的中國,也是由於心裡那一份執著,遂一心一意,不管不顧,若有半點私情,便會打道回府,被自己唾駡。

我明白,心裡只有一個亂。怎麼能心無旁騖?所謂的學習與苦修,便是心無旁騖完成你的目標。當你完成以後,它會告訴你,繼續加油。你會成功!

對那位老人說的話很有記憶。在新華字典上,對於心無旁騖的解釋是這樣的:心無旁騖主要用於形容人的一種精神狀態。心中沒有另外的雜念。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

也是說,這是一種心境。

佛祖拈花,道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迦葉于佛祖座下苦修百年,孤寂百年,只為悟道。佛祖拈花,迦葉微微一笑,而步往極樂。若不然心無旁騖,怎會有這般百年苦修。若不然潛心修道,怎會有這般悟道?

所以我很是喜歡龍應台女士說過的一段話:“對於風景,是這樣的,風景只有一個人欣賞的時候,才叫作看風景,因為當有人陪同的時候,你的心,一半在風景上,一半在人身上,這不知是否是對與風景的不公平,但是,這確確實實就是這般。當你一個人獨自散步的時候,你的心才會全部放在風景上。”這樣看到的風景,才是風景。

寫的很好,道理也在其中不言而喻。

作為大學生,且說風景,走在求學這樣的一條道路上,卻不是說不與人同行。三人行,必有我師,孔老夫子所言,必然是對學問探索所感悟。我所說,若有“那些”在你的求學道路上,你便沒辦法做到。因為啊,你的一半的心思都放在了“那些”上。

怎麼辦呢,佛曰:放下。我曰:出去走走。

一念一清靜,求學問道,首先便是放下。

剛剛正好看到一個藥方:蒼耳,全株有毒,幼芽和果實的毒性最大,莖葉中都含有對神經及肌肉有毒的物質。種仁和子葉含毒蛋白、毒甙等可能是主要的有毒成分,可損害心、肝、腎及引起出血。中毒原因主要是誤食蒼耳果實或幼苗(誤為豆芽)。直接吃生蒼耳子者食4~8小時發病,食蒼耳子餅者10~24小時發病,食幼苗者1~5天發病。

如是“放不下”,馬馬虎虎寫下這篇科文,那會不會誤人子弟,致人死亡?不知道,但我知道肯定是行不通的,以上。

(部分圖片來自網上)

今日話嘮:DJ小悟空

老人家能夠關掉收音機與我談話,這便是證據,老一輩的經驗,總會潛移默化的在自己的行為上面表現出來。

他告訴我,你要一心一意,才能做好事情。

像我這樣從湖南單人單車行走到遠方瞭解民族裡的中國,也是由於心裡那一份執著,遂一心一意,不管不顧,若有半點私情,便會打道回府,被自己唾駡。

我明白,心裡只有一個亂。怎麼能心無旁騖?所謂的學習與苦修,便是心無旁騖完成你的目標。當你完成以後,它會告訴你,繼續加油。你會成功!

對那位老人說的話很有記憶。在新華字典上,對於心無旁騖的解釋是這樣的:心無旁騖主要用於形容人的一種精神狀態。心中沒有另外的雜念。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

也是說,這是一種心境。

佛祖拈花,道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迦葉于佛祖座下苦修百年,孤寂百年,只為悟道。佛祖拈花,迦葉微微一笑,而步往極樂。若不然心無旁騖,怎會有這般百年苦修。若不然潛心修道,怎會有這般悟道?

所以我很是喜歡龍應台女士說過的一段話:“對於風景,是這樣的,風景只有一個人欣賞的時候,才叫作看風景,因為當有人陪同的時候,你的心,一半在風景上,一半在人身上,這不知是否是對與風景的不公平,但是,這確確實實就是這般。當你一個人獨自散步的時候,你的心才會全部放在風景上。”這樣看到的風景,才是風景。

寫的很好,道理也在其中不言而喻。

作為大學生,且說風景,走在求學這樣的一條道路上,卻不是說不與人同行。三人行,必有我師,孔老夫子所言,必然是對學問探索所感悟。我所說,若有“那些”在你的求學道路上,你便沒辦法做到。因為啊,你的一半的心思都放在了“那些”上。

怎麼辦呢,佛曰:放下。我曰:出去走走。

一念一清靜,求學問道,首先便是放下。

剛剛正好看到一個藥方:蒼耳,全株有毒,幼芽和果實的毒性最大,莖葉中都含有對神經及肌肉有毒的物質。種仁和子葉含毒蛋白、毒甙等可能是主要的有毒成分,可損害心、肝、腎及引起出血。中毒原因主要是誤食蒼耳果實或幼苗(誤為豆芽)。直接吃生蒼耳子者食4~8小時發病,食蒼耳子餅者10~24小時發病,食幼苗者1~5天發病。

如是“放不下”,馬馬虎虎寫下這篇科文,那會不會誤人子弟,致人死亡?不知道,但我知道肯定是行不通的,以上。

(部分圖片來自網上)

今日話嘮:DJ小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