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庭教育中父母常犯的錯誤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家教,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健康更主要的是希望他們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但是往往,我們不注意的一些語言和行為會深深的傷害到孩子,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錯誤示範:

例如,媽媽常說爸爸不好、不認同爸爸,孩子為了能和爸爸連接,會採取強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發生相同的事。但因為這不被媽媽允許,所以孩子表面上會聽媽媽,然而私底下會像爸爸,甚至在潛意識裡跟隨著爸爸的命運而不自知。

當我們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時,我們正在給孩子什麼樣的資訊呢?

“你爸爸是懶惰、不負責的人,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死愛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你媽媽都不顧家,你以後千萬不可以像她一樣!”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肯定會出現這些行為:懶惰、不負責、死愛錢、愛嘮叨、不顧家。

為什麼?孩子是由父母的細胞結合而來,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孩子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心理需求。因為他心裡強烈需要和他的父母連接,但有關他爸爸/媽媽的資訊卻全是負面資訊,他當然只能跟這些資訊連接,做出相同的行為來滿足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

當夫妻因為對方的行為而否定他/她身為父母的身份,孩子就會和被排除的一方做出相同的行為模式。

簡單地說就是,當你越不尊重對方,孩子就會越像他/她。

正確方法: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既然與父母連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資訊來滿足孩子連接父母的需求。

"孩子你真了不起,

你和你爸爸一樣真聰明!”

你和你爸爸一樣講義氣!”

你和你爸爸一樣人緣兒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樣很孝順!”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善良!”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有愛心!”

你跟你媽媽一樣喜歡學習!”

你跟你媽媽一樣做事很認真!”

不只是稱讚孩子,重點是稱讚孩子“像爸爸”/“像媽媽”的地方,透過這種方式,孩子會朝好的資訊方向與爸媽連接,心中對歸屬感的渴望也會得到滿足。

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並允許孩子和他/她連接:“如果你像你爸爸,我會很高興。”“如果你像你媽媽,我會很高興。”

總結:

當孩子連接的渴望被允許了,

就不會那麼強烈地在暗地裡連接那些被否認的缺點。 專家認為,尤其是離婚的父母若能這樣做,孩子必能有好的發展,他們會學到大人有時候會吵架,夫妻有可能會分開,但是他們卻能承認彼此的位置,也承認對方的父母身份,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

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